論發展的十大關係。總結過去,正視未來!!!

iNeuOS工業網際網路系統發表於2021-11-25

目       錄

1.      產品型市場和專案型市場之間的關係... 2

2.      堆砌程式碼與基礎框架之間的有關係... 3

3.      業務或技術深度與廣度之間的關係... 3

4.      公有云建設與私有專案之間的關係... 4

5.      發展與方向正確之間的關係... 4

6.      產品與商業模式之間的關係... 5

7.      人力資源與未來發展之間的關係... 6

8.      專案實施與產品迭代之間的關係... 6

9.      全行業擴充與某行業突破之間的關係... 7

10.   團隊收入與回饋社會之間的關係... 7

11.    結束語... 8


        曾經有一位偉人在1956年寫過一篇文章《論十大關係》,收錄在《毛**ze**東選集》第五卷。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這篇文章是在國家建設各方面的指導思想。在發展過程中,防止出現極端主義、教條主義等情況起到了關鍵作用,為後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團隊從小發展到大的過程,同樣面臨選擇和路徑的問題,先幹什麼、後幹什麼或同時乾的效果會完全不同大家都有目標,拆解目標、路徑、實施、驗證和結果,我們怎麼走出一條可迭代的持續路徑?需要我們做出大量的工作。這是發展模型思維模式不是單一因素的問題,而是多維因素交織又相互作用的空間環境,也可以把這個空間環境理解為風水。因時因地因勢的環境改變,又要做出相應關係的調整,適應發展的目標。

1.   產品型市場和專案型市場之間的關係

  對這個問題感觸比較深。2017年,我就找過人員一起開發類似iNeuOS工業網際網路作業系統的平臺,沒有合作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產品和專案的分歧,類似於華為的技術研發和聯想的技術貿易路線,無法達成一致。他們認為產品和技術都不缺,唯一缺少的是專案,所以找人、找關係、找專案才是重點。我認為他們所說的產品”和“技術”並不是真正的體系化和產品化的產品,另外沒有專案的時間裡可以把精力投入到產品持續的規劃和開發中

  實際產品型和專案型並不矛盾,這個的核心問題是對發展的認知和發展起步階段切入點的選擇。行走江湖之中,沒有權勢、沒有關係、沒有資本、沒有門戶的四無人員,付出小點的成本、多一些精力,買點鐵、爐子、木炭等,鍛造一把並不鋒利的刀,用漂亮的布給包裹起來,給刀起個響亮的名稱,再把氣質裝的像俠客一樣,總能有立足之地吧。一個四無人員,一點都不想付出,在任何時代要麼是騙、要麼純裝B、要麼嗟來之食,不是長久發展之計

  假設我們發展的目標都是為了賺錢,實施路徑需要解決怎麼進行交換和尋找變現的途徑。從2017年到2021年的發展路徑來看,我們現在走的道路無疑是正確的。

2.   堆砌程式碼與基礎框架之間的有關係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系主任對我說過一句話:軟體需要一個程式碼塊一個程式碼的積累。這句話對於一個初學者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對於發展來講不一定正確。

  程式設計的時間長了,踩過坑積累了經驗,完成過功能積累了程式碼,但是大部分人會掉入到類似“中等發展陷阱”的狀態中,工作狀態很好,複製和貼上能夠很快完成任務。在不斷重複堆砌程式碼的工作中,唯一不同的是可重複使用程式碼的比例是多少的問題。最近,和幾個國企團隊交流,他們也承認:有活就幹,沒有什麼積累

  既然有了經驗、有了積累的程式碼塊,怎麼向基礎框架和產品跨域?這需要一個附加條件:從技術角度對業務場景進行抽象,不是抽象一個介面,而是抽象N多個介面,這樣才有生命力。就是要從技術向工程技術能力的提升,在《作為軟體開發人員,看中國工業軟體差在哪?》提到過這個問題。能夠達到這一個層次,作為領導者必須得有推倒重來的勇氣,否則無從談起。

3.   業務或技術深度與廣度之間的關係

  這是個人或團隊發展過程中無法迴避的四象限選擇,這裡邊有兩個核心問題:1)發展起步階段的切入點落在哪個象限?(2)何時何地向其他象限發展?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必須很好的思考和回答這兩個問題,否則就沒有章法。

  團隊初創起步階段比較艱難,但是向其他象限擴充同樣比較艱難。我認為突破最大的瓶頸是領導或是老闆,他們要麼懂業務、要麼懂技術、要麼都不懂、要麼不敢向未知領域發展

  iNeuOS工業網際網路作業系統相對做到了技術深度,我們也在思考向技術廣度發展,例如:AI、雲端計算、資料治理、區塊鏈等方面;向業務深度和廣度發展,例如:行業工藝機理層面、通用業務層面等方面。但是選擇的過程是在與現在產品互補、團隊穩定與整體運營等方面平衡的結果,其實是發展模型自我認知不斷迭代的結果

 

4.   公有云建設與私有專案之間的關係

  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涉及到業務、技術、運維、團隊和資金等方方面面。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都是重資本,一般性的企業肯定是玩不起。垂直行業的公有云平臺建設,更側重行業屬性,技術相對弱化,在行業壁壘及其他影響因素的限制條件下也不容易建設。受行業邊界的限制,普世性的行業應用和擴充比較困難。以全中國的市場空間也才有知名的幾個通用公有云,小眾的行業雲平臺機會比較渺茫。但是,我們團隊建設的面向鍊鐵行業的鋼鐵行業雲平臺,相對比較成功。

  有人問iNeuOS工業網際網路作業系統是否支援本地部署,其實我們就是面向本地部署,線上只是演示的系統。如果我們的系統搞成公有云的模式,從硬體、軟體、人員、運維等全部需要突破,無法控制成本。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私有本地部署可以把“雲”的部分去掉,更關注於行業業務應用部分。

  但是,我一直認為公有云建設和私有專案之間不衝突,有一定的互補性。公有云的方案移動到私有本地部署相對容易些,更需要關心的是資金和定製化的業務。更注重私有本地化部署的企業,有實力的情況下,應該嘗試公有云建設,一是能力的整體提升,二是探索加速變現的渠道

5.   發展與方向正確之間的關係

  每個人都可以談論發展,但是相對於方向來講,在一個團隊裡能夠做出相對正確抉擇的人有且只有一個。新中國成立、公司上市,這個路徑就是唯一正確,任何一個節點出現問題,時機錯過了。學習歷史是正視未來,但是歷史不能假設。

  大家都喜歡開會討論,如果是最終連一個錯誤的決定都沒有,那麼即不存在發展、也不存在方向的問題。《烏合之眾》有一個核心的觀點,為了融入和認同感而降低自己的判斷和智商。所以,我們在談論發展與方向的問題,首先就要避免這種情況的存在,否則就是內卷。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永遠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如果戰略方向失明,發展速度快與慢直接反映是傷亡大小的問題。但是現在人們大多急功近利,即付出即回報,實際上沒有3-5年的持續投入很難有實際的回報或跨越式的發展如果藉助資本來發展,那麼不可否認可以縮短試錯的週期,但是不能夠違背發展過程和規律

  iNeuOS工業網際網路作業系統的後臺框架是從2015年底開始重構,2017開始規劃開發應用系統,2018年正式投入人力開始開發,到2021年持續發展了6年的時間,最近兩年才實現整體本質上的突破,逐步正向迭代發展。只看發展速度,我本人是比較焦慮的;看發展方向,我本人又是淡定的。發展與方向是一個辯證的關係,本質是時間與空間相互協調的過程。如果人高速移動,那麼人會變形,要時常停下指令碼來思考。

6.   產品與商業模式之間的關係

  有了產品是不是就高枕無憂了?我看到過大學教授研製的很多感覺不錯的產品,但是最終沒有形成市場化、商業化和生態化。就像俠客攜帶寶刀行走江湖,但是不一定能當武林盟主。

  擁有產品只是我們發展過程其中一個階段,後面可能面臨品牌化、市場化、商業化和生態化,更直白的說產品只是搞“傳銷”的一個介質。有人拿iNeuOS與某控對標,我們拋開技術和框架不同之外,商業合作模式是不是可以走某控的模式?我們是這樣思考的,如果自己的產品和市場上同類產品類似,那麼競爭優勢在哪,是不是要有不同的商業模式;如果自己產品和市場上同類產品不一樣,那麼是不是要有與之匹配的商業模式加強市場競爭優勢呢。

  總之,產品與商業是硬幣的兩面,這才是價值。商業模式是包含多種因素的複雜邏輯,一直在探索中,在此不做深入討論。

7.   人力資源與未來發展之間的關係

  決定發展的核心因素是人,決定發展結果是怎麼用人。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但是為什麼大部分人做不到呢!有的老闆認為大部分人都是平庸的,團隊的發展就用差不多的人就行了,這樣也好控制。但是我們從發展的結果導向來思考人力資源的問題,誰能最快最好的達成目標結果!我們承認大部分人是平庸的,那麼我們是不是更應該用能力強的人呢?!因為能力強、又合拍的人不好找呀!既是思維模式的問題,又是帶頭人胸懷的問題

  團隊在發展過程中,為什麼會出現人力資源內耗的問題?一是人性的原因,大部分人是弱者,弱者的同理心更容易報團,不太適合強者的生存,這考驗一個團隊有沒有糾錯的能力;二是團隊戰略規劃和實施路徑不清晰,戰略方面領導朝令夕改、優柔寡斷,實施路徑方面磨磨唧唧、嫉賢妒能。人員在推動發展的過程中的內耗貌似很難避免,但是從宇宙觀來考量內耗又微不足道

  人力資源與當前的發展現狀要匹配,可以以發展目標為導向適度超越現狀配置人力資源。關鍵是如何評估發展現狀和目標,這可能也是初創企業很快消失的原因

8.   專案實施與產品迭代之間的關係

  專案實施的過程中進行產品化的工作,本身是一舉多得的事,但是往往相互矛盾,就算進行產品化,產品可擴充套件的能力也有限。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因素:(1)人員主要的職責目標是完成專案,產品化的意願和人員整體素質受限;(2)團隊整體組織結構缺少產品化的過度環節,這個和團隊創立之初的基因關係。產品應用於專案中,定製化業務功能受控在50%以內,我認為就算是比較成功。我們在開發iNeuOS產品的發展過程中保持著良好的設計和定力,應用到中核某測控專案實踐過程中表現比較突出。

  不管是專案實施中進行產品化,還是產品應用到專案中,形成相互促進的迭代關係是比較理想的狀態。肯定要走產品化的路線,現在使用者對實施方的要求不斷提高,價格壓的越來越低,從零開始的專案基本沒有利潤

  產品化也受限於應用場景,但是對使用者也具備戰略性的忽悠能力。

9.   全行業擴充與某行業突破之間的關係

  這也是我們現在考慮的主要問題,iNeuOS能夠應用到全行業的基礎能力建設中,但是也想聚焦某個行業能夠深入業務應用,也就是處理“業務或技術深度與廣度之間的關係”過程中從技術深度向行業業務深度發展,從技術和業務兩個層面構建發展的地基,這樣才能夠走的更長遠。但是找準行業、深入行業也比較困難,這是高於現在換檔發展的問題。

  單點突破某個行業,受限於行業週期發展的波動和行業規模,從強向大發展的過程也必然是向全行業擴充的過程。從做事角度看,在某個行業後會有固化的思維模式,在向全行業擴充的過程會出現兩種極端情況:套用現在做事模式的固執己見和畏手畏腳,以事實為依據的客觀評價才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前提條件。

  全行業和某行業突破是發展過程中做大和做強轉型期的必然選擇,但是轉型陣痛期也不是每個企業能夠承受的。

10.  團隊收入與回饋社會之間的關係

  最近曹德旺出資100億建大學,這是企業家的善舉。養活自己、養活家庭、養活團隊……,這都是回饋社會的一種方式。現在社會生存壓力比較大,能夠達到這個層次已經很不錯了。這些都是和自己直接相關的人,我們努力的方向是回饋社會給那個不相關的人。

  從利他角度看,只有更高層次影響更多人,才能達到自己比較理想的目標。從自己或團隊角度來講,善心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要視團隊發展狀況量力回饋社會,為國家共富做出微薄的貢獻

11. 結束語

  總感覺有些沒有說清楚,但是說透又感覺太多廢話,就這樣吧!!!


 物聯網&大資料技術 QQ群:54256083

物聯網&大資料專案 QQ群:727664080
QQ:504547114
微信:wxzz0151
部落格:https://www.cnblogs.com/lsjwq
微信公眾號:iNeuOS
論發展的十大關係。總結過去,正視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