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從『價值角度』來重新認識社群運營
有人問我,運營是什麼?
某大牛曾說過,大部分人做的運營,其實就是找使用者,留使用者,做轉化。
運營是一個門檻低,但上限高的工種,大部分人憑經驗,靠模仿也能做得有模有樣,似乎不太需要專業知識來支撐。
例如想運營一個日雜小賣部,只要找個人流量大的臨街鬧市,基本上存活沒問題。
因為大家看到的都是這樣,這種模式已經經過了市場的檢驗,臨街鬧市帶來了穩定的客戶流,日雜用品又屬於低客單,高復購產品,解決了這2個問題,運營不會有太大問題。
但如果是高客單,低復購,也沒有線下門店這種來解決使用者可感可知的信任渠道,又或是虛擬服務,那如何找使用者,留使用者,併產生轉化呢?
我們換個角度再來看這個問題,找使用者到留使用者、做轉化,其實涉及3個核心問題:
- 你找到了使用者
- 使用者願意跟你走(持續互動)
- 最後願意聽你的(做正向決策,如購買)
就好像你去推廣兒童繪本,肯定是去找剛為人父母這樣的群體,繪本雖然是為孩子買的,但實際使用人是父母,且父母才是做決策和最終付費的。
你找孩子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轉化率就會低很多:我覺得挺好的(或太貴),但得回去問下孩子的爸媽,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同樣,房產中介在推高客單低復購的房子面前,也會潛意識裡敲定你的決策能力和購買力,如果你是哪種拿不下主意,要問朋友,父母的客戶,他們的熱情度會低很多。
一旦確定了具備上述條件,便會窮追猛打,也會用一些銷售常用套路,無時無刻不在告訴你,同時有好幾個客戶都看中了,且進入了意向溝通環節。
對房產成交來說,其實就是滿意度下的衝動消費,絕對拖不起讓客戶回家各自諮詢,一旦客戶選擇性多了,迴歸理性,成交率會大打折扣。
上面2個生活案例,說明了找精準使用者的重要性,我覺得還是核心2個原則:
1)吸引產品的核心體驗者
例如玩具是給孩子玩的,可以先無條件先給孩子試玩,孩子喜愛,開心是第一步。
2)找準購買產品/服務的核心決策者
這類使用者不僅具有決策權,往往也具有相匹配的購買力,集中火力,會事半功倍。
小結一下,當在給孩子試玩,營造孩子滿意度的同時,其實就是在:
- 面向體驗使用者,塑造價值(孩子喜歡,愛不釋手)
- 面向決策使用者,塑造價值感知(你看,孩子多喜歡)
成雙出入的情侶,先吸引女性,再面向男性,也是類似。當然,也有很多情況下,體驗和決策都是同一使用者。
那最終上面這個繪本、玩具,爸媽會不會真的就買下來呢?不一定,可能有以下幾個模型:
- 孩子無動於衷,家長冷漠
- 這玩具家裡好多,寶寶我們下次再買,結果沒有下次
- 太貴了,人家其他店便宜很多,放棄購買
- 家裡好多,但拗不過孩子,依舊購買
- 孩子喜歡就買了,反正也沒多少錢
- 剛好需要,直接購買
對吧,即使產品體驗者滿意度有,但是也不一定形成正向購買,與之匹配是決策成本,因人而異,價格,體驗滿意度,可替代性,可選擇性等因素,都會是決策阻力。
所以,
決策成本<產品收益(對使用者的價值),使用者購買慾望更高
決策成本>產品收益價值,使用者購買慾望更低
特別是有預期風險的收益,例如沒有用過的產品,決策成本也會隨之增加,相反,復購率高的,產品收益價值穩定且可期的,決策成本也低。例如日常買礦泉水。
但是不管怎樣,從找到使用者,面向使用者塑造價值和價值感知,到最終產品/服務的價值收益大於使用者決策成本,形成購買轉化,都是價值線在貫穿著整個使用者行為路徑。
那什麼是價值線呢,我是這樣理解的:
使用者有需求,誰能提供服務來滿足此需求,那就是一條價值線,這個價值線越不可替代,越普適,能夠運營轉化的使用者就會更多。
需求+服務=價值線
- 運營者通過洞察使用者,提煉出核心使用者訴求,就能引起使用者注意(間接篩選目標使用者);
- 通過服務展示、成功案例來塑造價值感知,形成初步轉化(例如入群,加好友諮詢)
- 再次通過塑造產品/服務的真實價值體驗,降低使用者決策成本,形成最終轉化(購買、長留存)
這系列使用者行為背後,都有一套基於使用者認知價值和決策邏輯。
如果回到做社群運營,使用者為什麼要入群呢,不管是廣告者,還是正常使用者,一定是基於某個價值吸引點的,這年頭沒人閒著沒事幹。
那入了群,為什麼很容易流失呢,因為群內的價值塑造和使用者感知不夠,相反佔用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收益價值<成本)
1)價值塑造,和使用者本身有關係
例如遊戲使用者脫坑,不再關注,再好的群基本上也會失去價值(群服務在,但使用者需求缺失,價值線不成立)。
2)也和群服務,服務感知有關係
使用者在群內發起需求被滿足,或使用者通過感知其他使用者的需求被滿足,這種情況下,使用者對群的價值認知會長期穩定,不脫坑的前提下,基本上不會退群。
所以,我們看到,一個群穩定後(社交新鮮感缺失),活躍的始終是少部分人,因為他們的社交需求相對旺盛。
社群基於人與人的關係集合,能夠一定程度上滿足這些人的社交需求,且長期的群內互動,能夠及時讓活躍使用者獲得正向反饋,穩定該群價值認知。
但是很多時候,使用者不退群也不活躍,卻會在有需求的時候來群裡,如果被群服務滿足,則進一步穩固群價值認知,長線留存會更好。
相反,多次需求發起後,無果,則會逐步喪失對群的價值認知,一旦價值線失去,要麼退群,要麼長期失活。
需要說明的是,沉默會成為常態,但退群不會,後者需要更多使用者成本,即使用者懶。
退群現象主要分為3種:
- 使用者脫坑,且社交需求不強,群價值線缺失,直接退群
- 群價值線缺失,使用者長期沉默,不經意間的退群
- 需求多次發起未果,情緒化下的退群
使用者長期沉默的群,還能否短期喚醒呢,其實是可以的。使用者長期沉默,但意識中多少會存在社群基於人與人的關係屬性,網聚人的價值認知。
只要出現那種助力活動,且與該群群體強相關的多人助力,這些沉默使用者都被炸出來了,還是使用者需求-價值線在引導著使用者行為。或使用者走投無路,實在搞不定了,有傾訴的需求。
不得不說的是,這種滿屏刷屏的助力活動,其實是非常破壞社群運營生態的,核心還是破壞了社群價值體系的感知。
滿屏的刷屏助力,非常影響他人體驗,原本群內多種價值線被強行踐踏,一旦這種現象持續時間過長,使用者的需求-價值線將得不到滿足,形成上述提到的,情緒化退群,這一點也得到了我的多次驗證。
從價值線來重新認識運營,我們的思路和方向也會更加清晰,只要運營者有足夠的使用者洞察力,且能搭建相匹配的群服務,構建價值體系,群運營生態就會是長期健康的。
有效流量在,後期做運營轉化的群基礎就在。
此外,從價值體系邏輯來認識運營,還可以強化運營者的決策能力,別人的優秀案例,一定是符合了某種使用者價值線的,優秀在哪?
別人做失敗的案例,失敗在哪,如何改進就會是一個更優的解決方案?
運營不是人云亦云,盲目借鑑。基於不同的運營物件,不同的需求洞察,本身就沒有萬能公式,但運營目標和使用者行為-價值線是相通的。
具備一定的邏輯認知,結合實際成本來合理制定目標,做決策,才是一個可靠的、合格的運營人應該具備的素質。
浮躁之中,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作者:屈強
來源:進擊的藍貓
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YwydBLc3SMkEs2o0Mrd-zg
相關文章
- 從JDK角度認識列舉enumJDK
- 從研發與運營角度談遊戲內道具的定價遊戲
- 社群運營要做些什麼?從內容角度能夠怎樣調整?
- 數字化時代,重新思考IT運維價值運維
- 從資訊的角度思考社群
- 從“礦石”到“鑽石” 浪潮資料運營創造新價值
- 硬核乾貨:認識遊戲視覺設計,從理論武裝到實操遊戲視覺
- SEO優化怎樣從運營的角度思考問題?優化
- 社群社群運營,如何打造火爆營銷的方法?
- 從egg.js重新認識node後端開發JS後端
- 從騰訊佈局教育,重新認識教育科技
- 重新認識快手:人工智慧的從 0 到 1人工智慧
- “三無”產品的社群運營之路——妄想山海社群運營覆盤
- 重新認識下JVM級別的本地快取框架Guava Cache——優秀從何而來JVM快取框架Guava
- 從功能方面分析美顏SDK的營銷價值
- 重新認識 React 生命週期React
- 重新認識了下Entity FrameworkFramework
- [Android]元件化-重新認識AndroidManifestAndroid元件化
- 知識乾貨:基礎儲存服務新手體驗營
- 小白如何運營社群,新人必看
- 社群運營9大絕招
- 社群運營需要哪些技能?新媒體運營學習
- 【純乾貨】網站運營思路,如何用網站賺到錢網站
- 認識MRD檢測的價值,臻和科技帶來高質量MRD檢測產品
- 從原始碼角度來讀Handler原始碼
- 乾貨好文帶你認識WebRTC伺服器的常見架構Web伺服器架構
- 城市未來碎碎念—從城市運營商到萬物運營商
- 乾貨:排程演算法的價值與阿里的應用實踐演算法阿里
- 重新認識原型和原型鏈一原型
- 重新認識 async/await 語法糖AI
- 重新認識原型和原型鏈二原型
- 重新認識原型和原型鏈三原型
- 重新認識Docker Compose之Sidecar模式DockerIDE模式
- 重新認識受控和非受控元件元件
- 從filecoin銷燬機制看fil未來價值
- 乾貨:射擊遊戲中強烈的手感如何營造出來?遊戲
- 重新認識Java微服務架構-認證服務Java微服務架構
- 釋放資料價值:DAYU資料運營新能力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