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軟國際用一場自我進化,推動雲市場跨入下一幕
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意味著挑戰與問題,也隱藏著金礦與機會。
蒸汽機和鐵軌的發明推動了現代工業的崛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資訊化革命,提升了中國的數字化水平。雲與智慧的趨勢下,中國數字產業首次到了全球創新前沿,成為新時代的領航者。
面對歷史機遇,大家很容易將目光聚焦在新科技企業、雲廠商身上,卻忽略了一個現實情況。那就是千行百業的數字化,並不是在一張白紙上描繪全新的圖畫,許多行業、企業此前都已完成了資訊化IT體系建設,轉型升級要考慮既有IT系統與新技術、新平臺的相容,找到有序演進的發展策略,才能在新技術土壤上實現轉型價值最大化。
所以,資訊服務企業如何理解數字化轉型需求,如何抓住雲與智慧的機遇,同樣值得關注。
我們一直關注的中軟國際,正是這樣一家企業。作為資訊化到智慧化的“傳火者”,中軟國際是如何認知數字經濟的呢?
10月15日,中軟國際召開了成立20多年來的第一次大規模科技盛會——首屆中軟國際雲服務大會。這場會議中,有許多亮點值得思考。中軟國際的自我進化背後,也隱含著雲市場的新變局。
時代的碰撞:資訊化到智慧化的傳火者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PC為主導的資訊革命,全球資訊服務業(即第四產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本輪數字經濟的崛起,新基建對數字基礎設施的迫切需求,再一次為第四產業帶來了全新的機遇。
根據IDC預測,到2022年,全球65%的GDP將由數字化的產品和服務推動。在中國,直接來源於數字化轉型的投資從2020年到2023年將以17.2%的複合年增長率穩步增長,到2025年數字化推動的經濟佔比將超過70%。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認為,抓住數字經濟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將為企業帶來新的機會,而這一升級過程需要一系列提供資訊化服務的專業企業,提供資訊化諮詢。
過去20餘年來,中軟國際一直專注於中國軟體和行業資訊化服務,蟬聯Gartner全球IT服務市場份額TOP100,是國內最大的軟體與資訊科技服務企業之一。面對雲與智慧革命,圍繞千行百業的數字化,中軟國際又一次踏上傳遞技術火種的征途。
(中軟國際董事局主席、CEO 陳宇紅)
此次雲服務大會上,中軟國際董事局主席、CEO陳宇紅表示:“中軟國際將繼續搭乘全球數字化轉型的浪潮,持續夯實基礎業務,致力於將中軟國際打造成為政企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首選解決方案供應商;並希望在未來10年,成為全球IT服務市場的TOP10玩家,做到‘十分天下有其一’。”
當我們好奇中軟國際為什麼要大踏步進入雲服務領域,不如說早在20多年前,中軟國際就已經參與到中國資訊化程式中,在數字經濟中擁有了一席之地,這些都為今天順利踏上智慧與雲的舞臺,做好了自我進化的前提準備。
全新的舞臺:中軟國際的下一個賽點
明確了目標之後,中軟國際需要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是它?
我們走訪過許多傳統行業和政企部門的數字化專案,發現數智技術能夠落地紮根的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懂雲,二是懂行。
懂雲,因為上雲是政企數字化的一致選擇,利用雲端計算靈活、敏捷、可靠的特點,能夠降低數字化轉型的成本和技術難度。但是,上雲並非一片坦途,還有不少挑戰。
此次大會上,中軟國際聯合IDC釋出的《“多雲運營服務商”白皮書》就指出,日益增加的業務複雜度和層出不窮的數字化技術,讓企業在雲端面臨著技術、運營、資料和人才等全方位的挑戰。要發揮以云為基礎的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價值,企業需要在技術、流程、組織與企業文化上進行全面轉型。
這顯然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這個過程中,有多雲運營服務商來提供全棧服務,幫助企業解決購雲、上雲、管雲、用雲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彌合企業與雲廠之間的能力鴻溝,能讓政企數字化之路走得更加平穩順利。這也給中軟國際所在的第四產業帶來的發展機遇。
而要懂行,是因為許多政企此前已經根據組織需要,建立了龐大複雜的IT系統,IT系統的雲化改造,需要與新技術、新平臺、新工具相適配。舉個例子,傳統 IT 治理強調以 IT 資源為導向,而數字經濟時代IT資源需要在雲上構建,以雲端計算為新型架構的 IT 佈局要支援企業業務創新發展需求,實現異構環境的統一管理、自動高效的智慧運維、提高數字資產的利用率……
這時候,就需要具備資訊化服務背景的企業,瞭解傳統IT體系,懂得政企客戶在IT佈局上的現實痛點和遷移挑戰,進而為其打造出更符合自身業務發展的雲產品和服務組合,助推企業數字化轉型。
比如中軟國際就與華為雲戰略合作,成為華為“創新科技新長征”戰隊的一員。中軟國際總結了行業資訊化的規律,結合最新的技術架構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軟體產品,針對電子政務、金融、製造業等行業,開發出了多個符合中國國情和企業需求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既懂雲又懂行的中軟國際,自然也就成為傳統IT與雲時代的橋樑,也是雲廠商與客戶之間的橋樑,得以在數字經濟中佔據了特殊的一席。
變革的序曲:醞釀雲時代的數字轉型新正規化
資訊產業的深厚經驗,讓中軟國際率先洞察了政企客戶在雲時代的需求與痛點,積極自我進化,進行了一系列戰略轉型,構建了包含“基石業務、雲智慧業務和新興業務”的三條增長曲線,形成了有質量、有價值、有意義、共生共促的發展矩陣。
此次大會上,中軟國際也亮出了引領政企雲服務市場的實力與底氣,雲服務品牌CloudEasy全面升級,提出了數字轉型新正規化——全生命週期全棧雲服務。
(中軟國際高階副總裁、雲智慧業務集團總裁 孫佳韡)
具體來說,CloudEasy助力政企雲主要分為三步。
第一步:上雲。
上雲是“用數”、“賦智”的基礎和前提,是政企打造未來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但上雲並非坦途,對於技術能力相對較弱的傳統企業來說,前期諮詢、實施遷移、雲端管理運維等每一個階段都充滿了挑戰。
舉個例子,許多傳統企業IT系統眾多,資料之間標準不統一、型別複雜、大量資料重複且不打通,形成了許多資料煙囪。為此,中軟國際打造了CloudEasy CBP雲商業平臺,結合華夏雲網的自運營經驗及能力,以及多個政務雲專案實踐經驗,可以大大簡化政企上雲難題。
此前,中軟國際就基於CloudEasy CBP,幫助雲上貴州政務雲搭建一體化運營平臺,實現100%申請流程線上化,提升了政務雲的服務效率。
第二步:管雲。
很多政企都不希望“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會選擇將IT基礎設施建設在多種雲環境中。傳統IT、單雲、混合多雲等共同發展的現狀,自然也就帶來了管理運維的難題。
每家雲服務商的產品技術規格、售後服務支援等都各不相同,還涉及到多種資料來源、多個賬號、多種技術銜接等複雜問題。這時候,多雲運營服務商的優勢就顯現出來。
以中軟國際為例,就利用CloudEasy CMP雲管理平臺、CloudEasy CMS雲管理服務,對客戶不同IT環境所有的基礎設施,進行統一運營管理,實現企業多雲管理,打破不同雲廠商之間無法高效管理運營的壁壘,降低了雲上管理的難度,提高了雲資源的使用效率。
第三步:用好雲。
政企客戶引入雲服務,本質上是希望藉助AI、邊緣計算等技術力量,釋放資料潛力,最佳化經營決策、創新商業模式、刺激業務增長,進而獲得競爭優勢。因此,幫助企業用好雲,釋放雲上大資料的價值,就成為了雲服務商的重要能力。
針對這一需求,中軟國際打造了CloudEasy CAP雲應用平臺,提供多樣的應用服務,比如資料分析、預測、客戶畫像、精準營銷等等,簡化數字化的建設流程,為企業提供多元化工具,從而加速業務創新。
“上雲、管雲、雲創新”,覆蓋雲服務全鏈條、全生命週期的CloudEasy系列產品平臺,將政企數字化過程中涉及到了資料、資源、採購、業務等,可以納入到頂層規劃及統一運營中,打造真正具備全域競爭力的“未來政企”。
此次大會上,中軟國際線上雲服務“華夏雲網”也正式商用,包含70+功能模組的雲管理基礎功能將永久免費,幫助企業降低上雲用雲成本。
全域性眼光、紮實技術、多元平臺、普惠成本,這些特點也讓中軟國際不斷收穫了市場認可,成為政企上雲的優質夥伴。IDC釋出《中國第三方雲管理服務市場份額報告,2020》顯示,中軟國際市場份額躍居第二,增速第一。
從這個角度看,藉助雲產業第三波浪潮的東風,中軟國際確實有可能乘風破浪,躋身世界雲服務市場領導者的行列。
生態的群舞:以擁抱千行百業的姿態,擁抱未來
作為多雲運營服務商,除了技術底座和服務能力要足夠有說服力之外,紮根行業的創新實踐也不可或缺。
此次大會上,中軟國際也攜手夥伴,共建雲服務大生態。我們看到,中軟國際的雲實踐已經深入中冶寶鋼、張家港智慧城市、沃豐科技、聯合藍海等企業,助力它們成為數字化先鋒。
在張家港,中軟國際為構建智慧城市神經中樞——數字平臺和智慧大腦應用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援;與中冶寶鋼深入合作,實現資料資產的可視、可管、可控,完成智慧化運維升級,助力鋼鐵強國;以華為雲技術為底座,以中軟國際應用為支撐,聯合藍海打造工業網際網路智慧體雲平臺,以資料驅動製造;沃豐科技與中軟國際聯合打造的營銷服務全流程SaaS,為企業提供營銷管理、銷售過程管理、服務交付管理和客戶服務管理一站式解決方案……
在這個過程中,中軟國際的全鏈條、全週期的雲管理服務能力更加真實地從產業中展現出來。就拿中冶寶鋼來說,作為傳統鋼鐵行業,中冶寶鋼的數字化痛點主要是:全國各分支業務部門的IT基礎設施水平不同。雲基礎設施不能影響生產的穩定連續執行,運維難度很大。
針對這一行業客戶的需求,中軟國際的做法是:首先是頂層規劃,為其總部建設部署了私有云平臺,搭建可靠、彈性、高效的雲基礎設施,對雲資源、雲服務進行統一運維和管理;其次,針對具體業務場景,為下屬的鋼鐵廠維護部門部署邊緣雲,在冶金關鍵裝置上安裝感測器,並配套開發了智慧檢修、智慧診斷應用軟體,只用了2-3個月就快速上線了相關的應用;另外,深入運維場景,透過大資料和機器學習逐步實現故障發生之前的預警,將運維效率提高了10%左右,為下一步進行“黑燈工廠”運維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以上案例我們看出,隨著雲服務的逐步普及與深化,對於雲服務商的訴求也不再是單一的技術棧範圍,而是一道包含了技術高度、資料管控、行業經驗、業務洞察、全域性視角、服務意識等等在內的“綜合題”。沿著這一邏輯向前推演,會發現接下來雲市場也將跨入下一幕。
與數字經濟崛起的脈搏同頻共振,是千行百業的必然選擇,也是中軟國際自我進化的生長脈絡。
廿載產業實踐,一朝高調發聲。中軟國際用一次行業盛會,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也讓我們聽到了中國第四產業展翅騰飛的一聲啼鳴。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83867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解讀IDC中國邊緣雲市場最新報告:阿里雲蟬聯中國公有云市場第一阿里
- 從上雲到用雲,中軟國際一“棧”到底
- 中國金飾市場 – 悄然進步
- 國際尼古丁袋市場發展最新動態與EGP口含袋市場
- 德勤&天貓國際:2020中國進口消費市場研究報告
- 中國市場下一代智慧座艙發展路徑辨析
- LED螢幕海外市場持續復甦,中國市場份額逐步回落
- 中國視訊雲千億市場,阿里雲四年穩居“第一”阿里
- 汽車後市場白皮書:電氣化重塑中國汽車後市場
- 中國 PLM 市場分析
- CCW Research:2019年中國CDN市場排名 阿里雲市場份額超30%阿里
- 電通:重返國際市場的中國遊客(附下載)
- 高力國際:2020中國物業市場展望(附下載)
- FedEx:進軍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市場
- 走出陰霾,中國旅遊市場拉開復蘇大幕
- 一文看懂中國手遊市場
- 阿里雲國際版-雲端計算在IT產業中的十個應用場景-Unirech阿里產業
- IDC: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市場分析
- 交銀國際:展望2022年中國市場策略(附下載)
- 自動化測試在國際軟體測試中的應用
- 2022年中國雲市場份額:阿里雲騰訊雲下降阿里
- AI諮詢會是下一個萬億市場嗎?AI
- NEC正式在中國市場發售PLM雲服務
- 2018年中國移動電競市場分析
- 電通:中國電動車市場成功之路
- 2017年中國柴油發電進組進出口市場簡報
- IDC:2020年中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解決方案市場廠商市場份額
- 雲棲大會|盛宴之下,共赴一場影片雲的進化論
- 推動大模型自我進化,北理工推出「流星雨計劃」大模型
- 強化學習在金融市場中的應用(上)強化學習
- 中國分析平臺市場指南
- 遊戲市場將突破 2,220 億美元,動遊戲市場將進一步領先於 PC 和主機市場遊戲
- 2023年中國政務雲端計算市場支出市場份額(附原資料表)
- 遊戲/應用出海本地化策略 | 韓國市場篇遊戲
- 遊戲/應用出海本地化策略 :泰國市場篇遊戲
- 中國IDC市場——疫情下暗藏轉型新動力
- 群邑智庫:中國動畫電影市場分析動畫
- 雲棲大會|盛宴之下,共赴一場視訊雲的進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