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昨日釋出了最新的中期經濟展望報告。報告預計2021年全球GDP增長率為5.5%,2022年為4%。到2021年年中,全球經濟產出將超過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即便全球經濟前景有所改善,但許多國家的產出和收入到2022年底之前將維持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前的預期水平以下。該報告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8%,2022年預計將增長4.9%。
根據報告顯示,全球經濟復甦在望,但更快、更有效地在全世界推廣疫苗接種至關重要,同時要尊重必要的健康和社交隔離措施。近幾個月來,許多行業的經濟活動都有所回升,並適應了大流行的限制。疫苗的部署雖然不平衡,但最終將獲得動力,政府的財政刺激措施(尤其是在美國)可能會極大地促進經濟活動。
《中期經濟展望》呼籲加大疫苗接種力度,採取更迅速、更有針對性的財政刺激措施,以促進產出和信心,並維持對受疫情嚴重打擊的人和企業的收入支援,同時為可持續復甦奠定基礎。“速度是關鍵”,經合組織祕書長安赫爾-古里亞說,“沒有自滿的餘地。必須更快地在全球範圍內部署疫苗。這將需要比我們迄今為止看到的更好的國際合作和協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更好地向前發展上,為所有人的繁榮和持久復甦奠定基礎。”
經合組織預測2021年美國經濟增長為6.5%,自12月以來上調超過3個百分點,部分反映了現在計劃的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與疫苗接種的持續步伐,這也有助於提升全球的產出。在財政刺激水平較低、疫苗推廣速度較慢的歐元區,《中期經濟展望》認為GDP將增長3.9%,上調0.3個百分點。亞太地區的前景更加光明,多個國家有效控制了疫情,工業活動重獲活力。中國今年的GDP增長預計為7.8%;日本為2.7%;韓國為3.3%;澳大利亞為4.5%。拉丁美洲和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復甦可能會比較溫和,因為疫苗部署緩慢,額外政策支援的空間有限。
儘管《中期經濟展望》稱發達經濟體的物價壓力普遍保持溫和,全球經濟復甦前景的改善將導致金融市場對通脹率上升的預期。在新興市場經濟體,通脹率可能進一步上升。幾乎所有地區的公共債務水平都急劇上升,但大多數經合組織經濟體的償債成本繼續得益於極低的利率,從而保護了財政可持續性。
報告稱,在經濟仍然脆弱並受制於限制措施的情況下,政府為維護就業和企業提供的重要支援應繼續保持。需要特別注意支援年輕人和技術水平較低的人,以避免2008年金融危機後對這些弱勢群體的就業前景造成長期損害的情況再次發生。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