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物志(二):獨居者的智慧生活指南

naojiti發表於2021-03-06

牛年春節,一條#獨居女子受困30小時#的新聞在團圓夜登上了熱搜。獨居生活求助之道,也讓人們突然意識到,早在數年前NHK紀錄片中提到的日本“無緣社會”,已經不是“別人家的故事”,而是當下中國無可阻擋的大趨勢。

急病、意外、焦慮、孤獨……獨居生活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新問題。但與此同時,自由、輕鬆、低負擔,也是獨居的題中之義。

其實早在十年前,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一人戶家庭比例就已經達到了24.8%(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與美國、英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的單身家庭所佔比例接近。只不過,許多有獨居帶來的負面影響在高速增長的轉型期被消化或轉化了。

那麼,當中國進入發展“新常態”,單身族、老齡化越來越多,如何提升獨居者的生活質量與幸福感,也就成為一個不容忽視、勢在必行的社會議題。

而與十年前所不同的是,今天,我們有AI。

對很多獨居者來說,與陌生人打交道是一件帶有壓力和未知的事情,那麼,不妨考慮一下與智慧之物們“再續前緣”吧。

(某電商平臺的《空巢青年圖鑑》)

技術的應許之地:讓獨居者成為“有緣人”

日本的經歷已經證明,“無緣社會”會導致許多社會問題:有人擔心自己“獨自死在家中,卻沒人發現”;有人因為常年沒有可以說真心話的朋友而倍感孤獨;有時候僅僅因為忘帶鑰匙進不了房門,都能讓城市獨居白領行走在崩潰邊緣……

開篇提到的故事中,獨居女孩的求生30小時中,就經歷了敲擊水管、呼喚各種智慧系統等各種求助方式,是靠一個素不相識的鄰居伸出援手獲救。

必須承認,有時候忽視群體需求、社會支援缺位,也是一種殘酷。

在這個人與人的邊界感和距離感愈加割裂的年代,萬物互聯互通、科技無處不在能否成為獨居者的庇護所呢?

答案是可能的。

我們知道,獨居者不用承擔組建家庭、生兒育女的成本,反而在個體消費與自身投資上更有意願,這也直接帶動了“單身經濟”:小型家電、家政服務,甚至小型出行代步工具“老頭樂”都被單身青年們帶火了。

那麼,智慧硬體究竟該如何與獨居者建立“緣分”?

安全,是獨居生活最迫切的訴求。老年人擔心意外死亡,年輕人則既擔心外出時家裡的安全情況,又害怕獨自在家時的潛在危險。甚至相比於危險本身,這種恐懼和焦慮反而是更可怕的“酷刑”。

而受限於隱私空間,獨居者的安全保障往往只能由硬體來完成。

首先是全屋安全。目前不少智慧攝像頭、智慧門鈴都開始以“異常報警”為賣點。一旦發現門外或室內出現陌生人逗留踩點,都能夠抓拍報警,並上報到手機提醒,同時將畫面儲存在雲端做備份。

海外有開發者打造的智慧門鈴,帶有“safesound變聲對講”,使用者可以進入手機對講模式,用“大叔音”“猛男音”與門外的快遞員或者陌生人對答,能夠有效緩解獨居女性的焦慮感。

此外,針對需要及時救助的意外情況,近年來也湧現出不少新的硬體與服務。

比如給智慧攝像頭搭載摔倒檢測演算法,可以識別人體動作,一旦發現指定的人摔倒,可以立即向繫結人的手機傳送通知,必要時報警或尋求醫療救助。

但有的地方並不方便被攝像頭24小時捕捉怎麼辦?上海就想了一個辦法,給通過智慧水錶來判斷獨居者生活是否正常。如果超過12小時智慧水錶的讀數低於0.01立方米,可能就是人不在家或有了意外情況,當地的“一網統管”平臺就會及時預警,居委會上門核實。這一服務不僅備受老年人好評,就連不少“單身狗”也表示想要擁有。

當然,不是所有城市都有這樣的數字化服務意識與能力,對於一些人來說,可穿戴裝置或許是更簡單易行的方案。

比如海外就有家屬給獨居老人安排上智慧手環,通過室內定位技術和多種感測器來記錄和監測老年人的日常,一旦出現較大的行為波動,就會向預設好的手機傳送報警資訊,讓家屬可以第一時間應對。如果老人忘記佩戴,還會發出通知提醒。

美國運營商AT&T推出的一款報警產品,可以檢測佩戴者是否跌倒,同時與AT&T自己的移動寬頻網路進行了緊密結合可以自動向事前預定好的緊急排程中心發出警報並傳送配搭者的位置。裝置上面還設有一個手動的呼叫按鈕,內建一個擴音聽筒,按下呼叫按鈕即可啟用並同時立即傳送佩戴者當前位置資料,一次充電可連續使用達36個小時——如果老年獨居者能想起來及時充電的話。

這並不是無謂的擔憂。日本就有公司發現,不少認知障礙症的老年人出門經常忘記帶手機、手環等裝備,但一定會穿鞋子,於是專門推出了一款帶有衛星定位系統(GPS)的皮鞋。內建GPS晶片可以通過智慧手機或電腦進行定位。共享專用網站的ID和密碼後,家人、熟人及看護人員就可追蹤到位置資訊。

如果老人不出門、不摔跤,是不是就高枕無憂了?但老年往往伴隨著多種能力的退化與病變,就拿帕金森患者老說,往往會出現手抖的情況,一旦家人無法及時監督,可能連吃飯服藥都是問題。針對這一需求,谷歌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一款手持式機器人裝置,為手腳不自主抖動的患者設計的防抖勺—LiftwareSteady。內建有微型計算機和感測裝置,可以感知顫抖的方向和力度,然後通過電機反向運動來抵消一定的振幅,從而消除顫抖的影響。

此後,不少科技企業都打造了類似功能的智慧防抖勺,可以讓帕金森患者獨自完成吃飯等操作。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感覺獨居生活也太不方便了,這麼麻煩還不如合住或結婚。倒也不用這麼悲觀,解決了生存安全的問題,接下來,自然也應該思考,如何利用智慧科技將獨居生活過得更加有滋有味。

很多人想必都有過“懷疑自己沒鎖門”“開關到底拔沒拔”之類的煩惱,這時候就算不是獨居者,一旦遇到室友外出照樣抓瞎。

面對這種類似強迫症的煩惱,就有開發者搞出了一種智慧感測器。貼在門上之後,如果著急出門忘記鎖門,Dooris就會自動向智慧手機傳送通知,提醒你及時回來鎖門,不用離家好半天還在“鎖沒鎖門”和“回不回去”之間掙扎。

有多少情侶是因為“多喝熱水”分手的,有多少子女擔心異地父母的身體狀況,那麼智慧家用急救箱可以考慮安排上了。與傳統的家庭藥箱相比,智慧藥箱可以提醒必備藥物的緊缺和過期期限,避免需要時買不到藥的尷尬。還可以根據設定通知服藥,防止誤服和漏服。也可以讓關心的人及時瞭解獨居者的健康狀況,防止加重病情。這可比指望同住者的洞察力靠譜多了。

如果說上述都只是一些偶發的小麻煩、小狀況,那麼孤獨感,可能會伴隨獨居生活的始終。

這裡需要明確的是,獨居者並不是真的沒有朋友,只是從工作交往中難以建立深遠而長久的聯絡,和網路上的朋友也只是虛擬交流,幾天消失不見對方也不會感覺到有哪裡不對。

這也指向了物聯網中的“物”所對應的根本價值,也是本系列《戀物志》的核心奧義:智慧硬體的存在,是為了讓人享有更好的連線、陪伴與服務。

所以很多硬體廠商也開始朝情感陪伴方向思考,並交付出了許多有趣的產品。

比如以色列初創企業Intuition Robotics打造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伴侶,就以北歐女神Elli命名,來跟獨居者互動,解決社交孤獨。Elli.Q能夠主動和人進行互動,提議對方觀看TED演講、聽音樂、玩遊戲等;如果主人整天困在家裡,外面天氣也不錯,她還會建議對方出去散步。並三不五時地詢問主人是否想要通過Facebook Messenger等即時通訊平臺與家人或朋友進行聯絡。

很多獨居者也會面臨性需求的難以滿足,所以近年來情趣用品廠商也很有主觀能動性地搭上了網際網路和智慧的熱潮,研發出了智慧跳蛋、智慧飛機杯等新玩意兒,靠手機遙控就能嗨皮起來,解決生理和心理的雙重需求。

話題延伸到這裡,或許會發現,獨居的同時積極地享受生活,可能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有效智慧”和“無效智慧”:獨居經濟的紅利怎麼吃?

最近很流行的一組概念“有效XX”和“無效XX”,所謂“有效”,指的是根據個體特徵來實現價值最大化,而“無效”則是指那些通用的、約定俗成但並不能放大個體優勢的東西。

既然獨居者本身就是“家本位”向“個人本位”轉變的產物,那麼面向這一市場的硬體,自然也應該追求“有效智慧”。

但實話講,許多面對獨居需求研發的智慧硬體並非盡善盡美。甚至因為獨居風潮還在初期,不少產品都存在“無效智慧”的問題。如果要追溯背後原因的話,可能是三種視角的缺位:

1.消費硬體的產品視角。雖然現在很多智慧硬體都以獨居者看重的安全、陪伴等概念,但很多隻是通用產品的“換殼”版本,使用者體驗並不好。

舉個例子,針對老年人的硬體產品除了要有定位、防走失,還需要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學習成本、字型大小、操作難度等等。

再比如獨居者對硬體的安全效能更加註重,在產品設計層面就要從資料流加密、使用者控制加密等層面,更為嚴苛地滿足獨居人群反入侵的防禦需求。

隨著消費硬體市場的不斷細分,讀懂獨居者實際需求的廠商才能收穫更長遠的發展。

2.錢景背後的女性視角。

提到開發者與廠商對使用者需求的洞察,可能女性視角的匱乏就是需要補足的當務之急。

單身經濟最早就來源於“單身女子經濟”概念,一些“主動單身”的女性對智慧硬體的認知和購買意願都是很強的,但目前女性硬體開發者的佔比卻很小,這就使得很多產品都需要女性付出額外的精力或努力適應才能發揮作用。

女性也對隱私更加註重,在許多私密空間不願意安裝攝像頭、攜帶手機,這些都增加了意外時無法聯絡外界的可能性,因此,跨終端智慧互動、語音互動等技術可能會更符合女性獨居者的現實需要。

而我們發現,這種女性視角為出發點的原創型產品,在國內廠商中還比較少見。

3.弱勢群體的普惠視角。

當然,還有許多群體的“獨居”並不是主動選擇的,而是現實下的無奈妥協。

過去十年間,中國一共消失了90萬個自然村落。年輕人的外出、對家鄉的眷戀,讓很多老年人不願意跟隨家人到城鎮生活,選擇獨居。

還有一些失獨老人、社會邊緣人群等等,他們與外界的“無緣化”並不是主動地、自願地,加上長期“無緣”帶來的資源不足,很多人居住環境中的Wi-Fi條件也並不理想,無力支付高昂的智慧硬體成本。如何提升這些獨居者的生活質量,或許需要更多社會力量的思考和協助。

舉個例子,在C端升級意願不強烈的情況下,政府或養老機構、社會企業等能不能起到“兜底”作用,將一些行而有效、滿足剛需的智慧硬體納入到福利保障當中?一些價格低廉、互動簡單的硬體如智慧音響,能否開發出更具針對性的健康提醒、意外預警、報警急救等功能?

這也讓我們無法忽視一個問題,那就是讓獨居者避免成為“無緣人”的路徑,除了買買買,除了硬體與物品,或許還需要社會做得更多。

美國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艾裡克·克里南伯格在《單身社會》中指出,我們的社會已經從一個保護人們免受傷害的社會,轉變成了允許人們將自己才能的社會。人們正生活在奇妙的個人主義時代中。

獨居者的出現與崛起,本身就是社會進步、生產力發展、制度成熟的現象,不少發達經濟體都已經進入了單身社會形態。某種意義上來說,獨自生活的人,往往也會帶動一個有生氣的充滿活力的城市。

一方面,需要社會包容,來降低傳統熟人社會對獨居者的無形歧視。開篇提到的被困獨居女性,就在新聞爆發後遭遇了來自許多陌生人的惡意,質問她的選擇,這種劇烈轉型期帶來的觀念衝突與衝擊,需要建立更包容的輿論環境來予以消解,讓更多人無懼“特立獨行”。

另外,對於一些獨居者逐漸“無緣化”的趨勢,也需要社會支援網路儘早轉型,幫助其建立人際紐帶,擁有及時求助的安全感。

比如日本就建立了志願中心,為老年人、殘疾人、失業者等社會孤立的高發或潛在群體,設立熱線電話,同時提供面談以及同行支援。2012年8月通過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推進法》,還鼓勵人們勇於向外界求助,號召國民“相互麻煩”,在“自助”的基礎上倡導地域社會的“共助”。

當“自助”與“共助”成為新的社會支援渠道,或許那種依靠熟人體系抱團取暖的傳統價值觀會進一步鬆綁,讓更多人自由地享受現代生活。

Fuseproject CEO兼首席設計師維斯·貝哈(Yves Béhar)曾這樣形容自己設計的陪伴機器人:“Elli.Q並不能代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不過她能促進人健康、積極地享受獨居生活。”

獨居生活,與單身經濟下的智慧硬體產業,都要在理想與現實中複雜地交織、演進。而你我,都是這場社會實驗的局中人。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76159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