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國研新經濟研究院釋出《數字消費券促新基建與新消費同頻共振》報告:數字消費券對提振消費和促進經濟回升有明顯效果,消費券是“新基建”與“新消費”之間的數字橋樑,使兩者同頻共振成為可能。
報告說,傳統消費券相比,數字消費券具備引導新基建、聚合新要素、厚植新生態、培育新消費、助力新主體、協同新治理等六大效應。
消費券領取後基本都用了
報告指出,網際網路平臺以消費者和商戶為架構、以數字化為磚瓦搭建新經濟服務大廈,其參與發放消費券就是該大廈“試運營”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以數字消費券為紐帶,“新基建”與“新消費”有了同頻共振的基礎。
資料顯示,今年3月以來,湖南、嘉興、青島、重慶、深圳、武漢等50餘省、市、區通過微信向市民陸續發放或規劃發放超百億元消費券,對拉動市民消費、增加商店生意、提振經濟發展發揮了明顯作用。
消費券呈現出非常好的經濟拉動效果。以微信消費券在重慶大渡口區的發放為例,整體槓桿率達25倍;江門市、中山市、深圳市的羅湖區和龍崗區,整體槓桿率超20倍。
再從全國資料來看,通過微信發放消費券核銷率較高,湖南省核銷率高達99.6%,也就是說,使用者領取了消費券後,基本都用了,而不是束之高閣。截至6月1日,武漢市消費券核銷率達到84.7%。
老年人也能方便使用消費券
以微信消費券發放流程為例,從數字化精準定向人群、朋友圈廣告高效曝光、一鍵跳轉小程式授權會員,消費者從陌生使用者到會員只需要三個步驟。這大大減少了跳轉中間流失率, 迅速將公域流量沉澱為小程式私域使用者,從而帶動線上客流量,實現銷售閉環。
在科技普惠方面,通過微信發放消費券的模式惠及更多老年人,全國大於50歲使用者消費券核銷率超過76%,高於30-40歲的消費主力人群。
在提升企業數字化經營能力方面,消費券間接起到為中小微企業減免稅收的作用,依託平臺發放消費券,除了可以進一步培育使用者的數字化消費習慣,也有助於培育企業和商家的數字化思維習慣。
在助力政府高效能治理方面,地方政府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發行數字消費券,是數字政府建設、健全治理現代化體系、提升治理現代化水平的新擴充。
可關注數字消費券遠期效應
報告指出,數字消費券不僅對眼下促進消費和經濟復甦效果顯著,遠期效應也值得關注。
具體來說,數字消費券有效聚合了網際網路技術以及資料、演算法、算力等新要素。從大資料的邏輯出發,數字消費券通過對人群進行精準畫像,為各地精準施策提供科學依據,實現精準發放,有效防止了“為發券而發券”的現象。
以基於超過12億月活使用者的微信社交流量生態為例,其領券的入口多、用券的方式廣、消費閉環的鏈路短。比如眼下最熱的直播帶貨,在微信生態下可以實現全鏈路應用:商家通過朋友圈或者公眾號廣告,精準吸引目標人群,引導使用者進入小程式領券並進行小程式直播預約,直播時邊看邊買,在互動中用券消費、實現直播間內交易轉化。
數字消費券所連通的服務已不同於只聚焦旅遊、購物、教育等傳統消費領域的紙質消費券,觸角擴充套件到餐飲、文旅、健康、購車、百貨、超市、圖書等多元化消費業態。
從消費券實踐來看,平臺經濟和產業網際網路正在提升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經營能力、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