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收集了74個社群生鮮品牌的相關資料,涉及5368家門店,其中既有一二線城市企業,也有來自三四線市場的社群生鮮品牌;既有生鮮傳奇、百果園、樸樸超市等熱門企業,也有在業內不為人熟知的新面孔。從樣本的選擇上來說,兼顧到資料採集的全面性。
這兩年,社群生鮮被視為一條擁有萬億規模的賽道,無論是傳統零售企業,還是擁有網際網路背景的資本大鱷,都瞄準了這塊巨大的蛋糕。那麼,我國當前的社群生鮮經營到底處於什麼樣的階段?呈現哪些特徵?它的痛點和短板在哪裡?這份《2018中國社群生鮮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給你參考。
給社群生鮮“畫像”
面314平方米、日商一萬七、毛利率19.6%
《報告》針對74家樣本企業的資料進行梳理、核實,將這些社群生鮮的核心指標進行加權平均,最終得出社群生鮮的“畫像”。假設它是一個社群生鮮模型,那麼這些資料勾勒出它的基本狀況:
從面門店數來看,它是一家擁有24家連鎖店的社群生鮮品牌;單面積為314平方米,日均銷售額為17000元。該店的生鮮佔比較高,達到了53%,生鮮品類毛利率為19.6%,客單價為23元。
這家社群店品牌也開通了線上業務,但線上銷售佔比只有9.6%。從成本構成來看,人力成本和租金分別站到銷售額的8%和5.6%;與去年同期相比,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雙雙上漲,上漲幅度達到9%和4%。
上述資料是報告組透過計算平均值得到的一個行業綜合水平,但由於我國市場差異大,不同生鮮業態的經營模式迥異,對應到具體的某個企業上面,個別資料可能會產生較大的差異。
“風口”逐漸停了
社群生鮮經歷四個發展階段
社群生鮮的“風口”是怎麼吹起來的?《報告》跟蹤了57家社群生鮮品牌的創立時間,發現大部分樣本企業是2015年之後建立的,特別是2017年,新誕生的社群生鮮品牌數量達到了高峰,而在2018年這一數字有所回落。
資料顯示,社群生鮮盲目擴張的“風口”逐漸緩下來了。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經過了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嘗試,一些新入者覺得生鮮業態比較難做,下手比較謹慎了;二是今年二季度出現資本寒冬,融資遇到困難,大家沒錢燒了。
《報告》認為,社群生鮮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15年之前,其特徵是傳統社群店向生鮮加強型超市轉型;第二個階段是2016年開始,社群生鮮進入了全品類的生鮮專業店時代,代表事件是生鮮傳奇的創立;第三個階段是新零售的風口刮到了社群生鮮領域,代表事件是京東旗下的啟承資本投資了錢大媽;最後一個階段是“便利店+生鮮”的複合業態的興起,代表案例有好鄰居最新一代的“社群全渠道會員店”,以及超市發與羅森合作的“超-羅便利店”等。
多數企業門店數在10-100家之間
社群生鮮店“頭部企業”正在形成中
社群生鮮是近兩年在業界熱門起來的業態,因此它還處在“初級階段”。《報告》公佈的資料顯示:37%的社群生鮮品牌門店數是個位數;51%的社群生鮮品類門店數在10-100家之間;而門店數100家-300家之間的社群生鮮品牌佔比為7%;門店數超過300家的企業只有5%。而這些門店數超過300家的品牌多為百果園、鮮豐水果等一些頭部的水果連鎖店。
社群生鮮三大特徵
門店小型化、生鮮佔比高、客單價低
《報告》顯示,社群生鮮呈現三大特徵。首先是門店小型化。62%的社群生鮮店的門店面積在300平方米以內。一些業內人士對於社群生鮮店的面積有一個共識:他們認為300平方米的門店是經營社群生鮮價效比最高的門店,面積小了則無法容納足夠品項的商品;面積太大則面積利用率不足,而300平方米的面積剛剛好。
其次是生鮮佔比逐步。多數社群生鮮品牌的生鮮銷售佔比超過了40%,其中有29%的社群生鮮品牌生鮮銷售佔比超過了80%。這意味著,經營全品類生鮮、以生鮮品類為主的專業店越來越多。
最後是客單價低。由於社群生鮮品牌以解決消費者一日三餐為主要目的,它的經營面積與綜合性賣場相比要小很多,這使得它的客單價相對較低。資料顯示,接近一半的社群生鮮店客單價在20元-30元之間,社群生鮮平均客單價為23元。
線上銷售佔比9.6%
第三方平臺為主要實現工具
伴隨著全渠道零售的深入人心,開通線上業務成為多數實體店的選擇。《報告》顯示,57%的社群生鮮品牌開通了線上業務。在開通線上業務的企業中,有48%的企業是透過第三方平臺來實現的;有31%的企業透過小程式來實現;還有21%的企業自建平臺開展線上業務。
但總體而言,社群生鮮企業線上佔比普遍不高。資料顯示,一半的企業線上銷售佔比在10%以內,而線上銷售佔比超過20%的企業只有11%。綜合統計下來,調研樣本企業的平均線上銷售佔比為9.6%。
今年5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波士頓諮詢公司聯合釋出的《2018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便利店企業的平均線上銷售佔比為8%。上述兩個資料相互印證,說明我國實體店的線上銷售佔比還在很小的範圍,有待提高。
人力成本上漲超過租金漲幅
一線城市日均租金可達9元每平方米
《報告》針對社群生鮮的租金水平進行了調研。資料顯示,一線城市的日均租金可達9元每平方米;二線城市這一數字為3.3元;而三四線城市日均租金為2元每平方米,租金差異較大。
對社群生鮮企業來說,比租金更加沉重的負擔是人力成本。《報告》顯示,人力成本佔到了銷售額8%,與去年相比增加了9%。為了應對人力成本不斷增長帶來的經營壓力,有一半的社群生鮮門店採用了合夥人機制。
《報告》指出,國家出臺了關於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的《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這一政策或將繼續推高零售企業的人工成本。
本文來自CCFA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援我們發展可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