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已經成為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國民級應用
是一款強社交的應用
近一年來直接帶動的資訊消費1742.5億元
微信經歷的四個階段:
1、交友:人與人之間的聯絡,聊天,朋友圈,附近的人,漂流瓶;
2、公眾號:連線人與人,人與服務,人與裝置,開啟了自媒體新時代;
3、微信支付:微信官方統計,在紅包上線,春節期間,一夜之間繫結了兩億張銀行卡;而支付寶用了六年的時間才實現了這個兩億多使用者的目標,兩億張銀行卡繫結,一夜之間改變了移動支付的格局;
4、小程式:連線人與場景的互動,人與萬物的連線;
小程式的目標將成為我們習以為常的“一個生活方式”,會變成觸手可及的服務入口,連結一切,生活變得無限可能。
從微信的誕生到微信公眾平臺再到小程式,每一步都走的都穩紮穩打,每一次都會有部分的傳統行業迎風而上成功與互聯接軌,也有企業被摔打的慘不忍睹。每一次的機遇就如同海上的巨浪,有人能借此巨浪到達成功的彼岸,也有人被巨浪拍進深海,畢竟時機稍縱即逝,還要看個人借勢能力。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BAT等網際網路巨頭努力想做的是要連結一切,成為移動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即使在這樣的網際網路下環境下,不是所有的人都看好微信以及他的產品,因為無論公眾號還是小程式基於原有的產品基礎上重在運營。
交通出行類的摩拜、深圳通;電商類的拼多多、蘑菇街;生活類的街電、充電怪獸等,都通過小程式取得了成功。
當然,也有一部分小程式另闢蹊徑。
就像打卡小程式,走的是社群+小程式模式。小打卡是一款基於朋友間相互監督的小程式,能互動、功能多、又比微信群有秩序。
很多使用者拿“小打卡”用作自己“早起、健身”的習慣養成工具,有人拿“小打卡”作為自己的時間效率管理工具,也有老師拿來做督促學生閱讀學習的管理工具,還有企業拿小打卡作為企業內部的學習、培訓的管理工具。
而目前,它已經圈粉100萬。
而社群+小程式模式,也是現在很多商家去推廣的方式之一。現在小程式還處於紅利期,只要玩出了創意,還是能獲得巨大收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