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以下簡稱 “中小企業”)經濟執行總體平穩,主要效益指標保持增長,但穩中有憂。受國內外複雜多變經濟形勢影響,中小企業下行壓力較大,中小企業數量減少,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回落且比重下降,虧損面擴大,從業人員減少,中小企業發展依然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
一、中小企業總體執行情況
(一)中小企業戶數同比減少 6494 戶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8 年末,中小企業 36.9 萬戶,比 2017 年末減少 6494 戶企業,2011 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以下簡稱 “規上企業”)戶數的 97.6%。其中,中型企業 5.0 萬戶,佔中小企業戶數的 13.5%;小型企業 31.9 萬戶,佔 86.5%。
圖 1 2011-2018 年中小企業戶數變化情況(單位:萬戶)
分地區看,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中小企業戶數分別為 21.5 萬戶、8.7 萬戶、5.2 萬戶和 1.6 萬戶,佔全部中小企業戶數比重分別為 58.2%、23.5%、14.0% 和 4.3%,比上年末分別減少 1429 戶、2980 戶、1218 戶和 867 戶。分省市看,中小企業戶數佔全部中小企業比重超過 5% 的省市有 6 個,分別為:廣東(12.4%)、江蘇(12.1%)、浙江(10.8%)、山東(10.2%)、河南(5.8%)、安徽(5.2%),其中,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和安徽中小企業戶數比上年末分別減少 2356 戶、271 戶、1869 戶、1904 戶和 1015 戶,廣東比上年末增加 4354 戶。
圖 2 2018 年末中小企業戶數地區分佈情況
分行業看,製造業、採礦業中小企業戶數分別為 34.8 萬戶、1.1 萬戶,佔全部中小企業戶數的比重分別為 94.1%、2.9%,比上年末分別減少 1505 戶、5361 戶;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1.1 萬戶,佔全部中小企業戶數的 3.0%,比上年末增加 621 戶。
製造業 31 個行業中,中小企業戶數佔製造業中小企業總量比重超過 5% 的行業有 9 個,分別為:非金屬礦物製品業(10.0%)、農副食品加工業(7.1%)、通用裝置製造業(6.8%)、金屬製品業(6.8%)、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6.7%)、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6.6%)、紡織業(5.4%)、橡膠和塑料製品業(5.3%)、專用裝置製造業(5.1%),其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紡織業中小企業戶數比上年末分別減少 719 戶、1428 戶、1289 戶、1019 戶,通用裝置製造業、金屬製品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專用裝置製造業比上年末分別增加 40 戶、2764 戶、265 戶、178 戶、210 戶。
(二)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8.4%
2018 年,中小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57.9 萬億元,佔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 56.7%,同比增長 8.4%,增速比上年回落 0.9 個百分點;比同期規上企業增速(8.5%)低 0.1 個百分點,比大型工業企業增速(8.7%)低 0.3 個百分點。其中,中型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23.3 萬億元,同比增長 8.7%;小型企業主營業務收入 34.7 萬億元,增長 8.1%。
從地區看,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中小企業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33.3 萬億元、13.3 萬億元、9.4 萬億元和 2.0 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6.9%、10.6%、11.1% 和 6.8%。全國 31 個省市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呈 “30 升 1 降”,其中,增速超過 15% 的省市有 3 個,分別為:海南(26.7%)、雲南(16.9%)和內蒙古(15.9%);同比下降的省市為:吉林(-2.5%)。主營業務收入佔比超過 5% 的地區有 5 個,分別為江蘇(13.1%)、廣東(11.7%)、浙江(8.9%)、山東(7.7%)和福建(6.4%),5 省合計佔全國中小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 47.8%。
圖 3 規上企業、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
圖 4 2018 年中小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地區分佈情況
從行業看,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 52.8 萬億元,同比增長 8.2%;採礦業主營業務收入 1.8 萬億元,同比增長 6.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主營業務收入 3.3 萬億元,增長 11.2%。
製造業 31 個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均為增長,其中,增速超過 15% 的有 4 個行業,分別為: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22.1%)、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20.6%)、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20.2%)、非金屬礦物製品業(15.6%)。主營業務收入佔比超過 5% 的行業有 8 個,分別為: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9.3%)、非金屬礦物製品業(8.4%)、農副食品加工業(7.6%)、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7.0%)、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裝置製造業(5.9%),金屬製品業(5.5%)、汽車製造業(5.4%)、通用裝置製造業(5.3%),8 個行業合計佔製造業中小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 49.4%。
(三)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 8.0%
2018 年,中小企業主營業務成本 49.3 萬億元(佔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成本的 57.5%),同比增長 8.0%,比上年回落 1.2 個百分點;比同期規上企業增速(8.3%)低 0.3 個百分點,比大型企業增速(8.6%)低 0.6 個百分點。其中,中型企業主營業務成本 19.4 萬億元,同比增長 8.3%;小型企業主營業務成本 29.8 萬億元,同比增長 7.8%。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的成本為 85.06 元,比上年回落 0.99 元。其中,中型、小型企業分別為 83.62 元、86.03 元,比上年分別降低 1.20 元、0.81 元。
分地區看,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主營業務成本分別為 28.4 萬億元、11.4 萬億元、7.8 萬億元和 1.7 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6.8%、9.5%、10.6% 和 6.2%。全國 31 個省市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呈 “30 升 1 降”,其中,增速超過 15% 的省市有 2 個,分別為:海
圖 5 中小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元)
南(26.7%)和內蒙古(15.2%);同比下降的省市為:吉林(-3.1%)。主營業務成本佔比超過 5% 的地區有 5 個,分別為江蘇(13.1%)、廣東(11.8%)、浙江(8.9%)、山東(7.9%)和福建(6.6%),5 省合計佔全國中小企業主營業務成本的 48.2%。
分行業看,製造業主營業務成本 45.1 萬億元,同比增長 7.9%;採礦業主營業務成本 1.3 萬億元,同比增長 5.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主營業務成本 2.8 萬億元,增長 10.9%。製造業 31 個行業,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均增長,基本與主營業務收入同步。
(四)利潤總額同比增長 11.4%
2018 年,中小企業實現利潤總額 3.4 萬億元,佔規上企業利潤總額的 51.6%,同比增長 11.4%,增速比上年回落 1.5 個百分點;比同期規上企業增速(10.3%)高 1.1 個百分點,比同期大型企業增速(9.2%)高 2.2 個百分點。其中,中型企業利潤總額 1.6 萬億元,同比增長 11.0%;小型企業利潤總額 1.9 萬億元,同比增長 11.8%。
圖 6 規上企業、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利潤總額增速
分地區看,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利潤總額分別為 18725.5 億元、8241.9 億元、6375.5 億元和 879.2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6.0%、24.0%、13.9% 和 11.6%。全國 31 個省市利潤總額同比呈 “24 升 7 降”,其中,增速超過 20% 的省市有 8 個,超過 30% 的省市有 3 個,分別為:海南(44.3%)、山西(35.0%)、安徽(34.4%);同比下降的 7 個省市分別為:廣西(-0.3%)、吉林(-4.4%)、北京(-5.2%)、西藏(-6.9%)、河北(-8.2%)、天津(-11.2%)和甘肅(-11.9%)。利潤總額佔比超過 5% 的地區有 6 個,分別為江蘇(14.2%)、廣東(10.8%)、浙江(8.2%)、福建(6.6%)、山東(5.9%)、河南(5.3%),5 省合計佔全國中小企業利潤總額的 50.9%。
分行業看,製造業利潤總額 3.0 萬億元,同比增長 10.8%;採礦業利潤總額 2050.9 億元,同比增長 13.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總額 2606.6 億元,同比下降 17.7%。
製造業 31 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呈 “26 升 5 降”。其中,增
圖 7 2018 年中小企業利潤總額比重地區分佈情況
速超過 15% 的行業有 5 個,分別為:非金屬礦物製品業(43.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35.0%)、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32.7%)、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27.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17.6%);同比下降的 5 個行業分別為:其他製造業(-1.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製品業(-2.9%)、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5.7%)、汽車製造業(-6.6%)、造紙和紙製品業(-10.1%)。利潤總額佔比超過 5% 的行業有 7 個,分別為:非金屬礦物製品業(12.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10.9%)、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6.1%)、醫藥製造業(6.0%)、通用裝置製造業(6.0%)、農副食品加工業(5.6%)、汽車製造業(5.1%),7 個行業合計佔製造業利潤總額的 51.8%。
(五)中小企業虧損面為 15.2%
2018 年末,中小企業虧損 5.6 萬戶,企業虧損面為 15.2%,比上年末縮小 0.1 個百分點,比上年末擴大 3.4 個百分點,比同
圖 8 中小虧損企業虧損總額和虧損面變化情況
期規上企業虧損面(15.1%)高 0.1 個百分點,比大型企業虧損面(13.7%)高 1.5 個百分點。其中,中型企業虧損面 16.5%,小型企業虧損面 15.0%。
2018 年,中小企業虧損企業虧損總額 5302.3 億元,同比增長 15.2%(上年為同比下降 10.7%);比同期規上企業增速(8.5%)高 6.7 個百分點,同期大型企業同比下降 2.9%。其中,中型企業虧損總額 2501.0 億元,同比增長 14.5%;小型企業虧損總額 2801.3 億元,同比增長 15.8%。
分地區看,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虧損面分別為 15.9%、10.2%、17.3% 和 25.2%。全國 31 個省市中,虧損面超過 20% 的省市有 7 個,大多在西部地區,其中甘肅(33.7%)企業虧損面最高;福建(6.0%)企業虧損面最低。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虧損企業虧損額分別為 2744.4 億元、804.6 億元、1282.9 億元和 470.6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23.4%、5.2%、9.5% 和 6.3%。全國 31 個省市中,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呈 “26 升 5 降”,其中,虧損企業虧損額增速超過 30% 的省市有 6 個,分別為:廣東(41.3%)、北京(34.7%)、陝西(31.8%)、浙江(30.8%)、江蘇(30.2%)、江西(30.1%);同比下降的 5 個省市分別為:河南(-1.3%)、福建(-3.6%)、山西(-6.1%)、海南(-10.6%)、貴州(-14.4%)。虧損企業虧損額佔比超過 5% 的地區有 5 個,分別為浙江(10.1%)、廣西(10.1%)、河南(8.3%)、安徽(7.3%)、吉林(5.1%),5 省合計佔全國中小企業虧損企業虧損額的 40.9%。
圖 9 2018 年中小虧損企業虧損額比重地區分佈情況
分行業看,製造業中小企業虧損面 14.8%,採礦業虧損面 20.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虧損面 22.4%。製造業 31 個行業中,12 個行業虧損面超過 15%,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虧損面 23.2%,虧損面最高。
製造業虧損總額 4181.3 億元,同比增長 20.7%;採礦業虧損總額 321.8 億元,同比增長 4.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虧損總額 799.0 億元,同比下降 3.7%。
製造業 31 個行業中,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呈 “25 升 1 平 5 降” 其中,增速超過 50% 的行業有 6 個,分別為:其他製造業(60.5%)、造紙和紙製品業(58.7%)、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55.6%)、醫藥製造業(54.5%)、食品製造業(53.6%)、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51.5%);金屬製品、機械和裝置修理業持平;同比下降的 5 個行業為:非金屬礦物製品業(-1.3%)、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製品業(-3.3%)、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5.2%)、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20.9%)、菸草製品業(-53.7%)。虧損額佔比超過 5% 的行業有 6 個,分別為: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10.6 %)、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裝置製造業(9.9 %)、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9.4 %)、汽車製造業(8.4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5.7 %)、專用裝置製造業(5.1 %),6 個行業合計佔製造業虧損總額的 49.1%。
二、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一)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上升,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原材料、能源、土地等成本上升,企業負擔加重。據對全國 2.5 萬家中小工業企業問卷調查顯示(以下簡稱 “問卷調查顯示”),2018 年 1-12 月,中小企業原材料和能源月均購入價格感受指數分別為 66.3% 和 59.9%,比上年均值分別高 3.6 個和 1.4 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8 年,中小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 5.91%,比上年下降 0.19 個百分點,比同期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6.49%)低 0.58 個百分點,比同期大型企業(7.26%)低 1.35 個百分點。
(二)社保剛性上升,企業擔憂用工成本加重。目前中小企業普遍反映用工招不到、留不住、用不起、社保負擔重,中小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對社保徵收新政普遍憂慮。問卷調查顯示,47.3% 的中小企業反映當前制約發展最為突出的困難是用工成本上升,比例比上年提高 11.7 個百分點;57.4% 的企業反映支付給員工的工資薪酬增長,其中 35.7% 的企業工資薪酬漲幅超過 10%;48.7% 的企業反映給員工支付的社會保險增長,其中 47.0% 的企業社保支出漲幅超過 5%。
(三)企業稅費負擔依然偏重。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小微企業的稅費優惠力度,但符合優惠條件的企業有限,優惠力度較弱,企業的獲得感不強。問卷調查顯示,41.2% 的中小企業反映稅費負擔重,比例比上年提高 6.2 個百分點,稅費負擔重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第二大困難;企業最希望政府給予的扶持政策為減免稅收,比例為 67.4%。
此外,人才缺乏、市場競爭激烈、轉型升級困難、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也影響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和信心。
三、下一步重點工作
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貫徹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為重要抓手,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援,推動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一是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充分發揮各級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機制作用,加強部門聯動和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跟蹤和評估各項政策執行效果,推動各項惠企政策落到實處。加強對中小企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和分析研判,及時瞭解企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幫助企業紓難解困;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主動聽取企業家的意見和建議,提高政策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是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和水平。培育專精特新 “小巨人” 企業,會同有關部門實施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繼續實施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權戰略推進工程和中小企業資訊化推進工程,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和發展能力。推動雙創工作向縱深發展,打造不同型別創新創業載體,培育國家小型微型創業創新示範基地,舉辦 “創客中國” 創新創業大賽,推動中小企業創業創新發展。
三是進一步推動緩解融資難融資貴。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擴大對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開展小微企業應收賬款專項行動和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活動,推動完善智慧財產權質押等動產質押融資機制和產融合作試點。發揮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和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作用,實施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降費獎補政策,帶動更多社會資金支援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
四是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服務實效。優化提升國家中小企業政策資訊網際網路釋出平臺,發揮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示範作用,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路,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為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實施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和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完善中小企業管理諮詢專家資訊庫,推動中小企業管理創新、提升管理水平。
五是進一步推動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深化中小企業領域的雙多邊政策磋商機制,加強與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合作,繼續支援有條件的地方設立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做好中小企業跨境撮合服務,支援和指導中國中小企業中心(德國)APEC 中小企業資訊化促進中心提升服務。繼續舉辦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為中小企業搭建展覽、展示、交易的平臺。
文稿提供: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小企業局
附表:2018 年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各省市主要效益指標情況
附表
2018 年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各省市主要效益指標情況 |
||||||
省市 | 企業數 | 虧損面 | 主營業務收入 | 主營業務成本 | ||
(戶) | (%) | (億元) | 同比 (%) | (億元) | 同比 (%) | |
全國 | 369337 | 15.2 | 579399.0 | 8.4 | 492843.9 | 8.0 |
北京 | 3071 | 24.2 | 7457.1 | 2.4 | 5770.9 | 1.4 |
天津 | 4157 | 26.5 | 9321.8 | 6.8 | 8205.6 | 7.1 |
河北 | 14626 | 16.5 | 19012.1 | 1.5 | 16837.6 | 2.0 |
山西 | 3632 | 30.8 | 8963.5 | 12.1 | 7269.9 | 10.6 |
內蒙古 | 2696 | 32.3 | 7440.9 | 15.9 | 5858.0 | 15.2 |
遼寧 | 6428 | 29.3 | 11414.3 | 10.6 | 9749.2 | 10.0 |
吉林 | 5863 | 18.1 | 4404.1 | -2.5 | 3593.2 | -3.1 |
黑龍江 | 3661 | 29.3 | 4138.8 | 7.8 | 3473.3 | 6.7 |
上海 | 7880 | 20.2 | 18009.3 | 3.4 | 14638.3 | 3.2 |
江蘇 | 44530 | 14.5 | 75917.2 | 6.8 | 64593.4 | 6.5 |
浙江 | 40015 | 16.0 | 51451.3 | 10.0 | 43683.5 | 10.3 |
安徽 | 19164 | 9.1 | 25436.6 | 9.3 | 21975.8 | 7.7 |
福建 | 17036 | 6.0 | 37005.4 | 14.2 | 32316.7 | 14.3 |
江西 | 11433 | 9.3 | 21584.2 | 12.5 | 18759.6 | 12.2 |
山東 | 37508 | 18.4 | 44695.8 | 3.0 | 39028.3 | 2.7 |
河南 | 21376 | 12.1 | 23918.9 | 11.2 | 20286.4 | 9.4 |
湖北 | 15277 | 8.7 | 27903.0 | 11.3 | 23877.5 | 10.0 |
湖南 | 15826 | 6.4 | 25406.4 | 8.5 | 21629.1 | 8.3 |
廣東 | 45844 | 16.2 | 67894.1 | 6.2 | 57962.5 | 6.2 |
廣西 | 5858 | 20.8 | 11986.4 | 6.3 | 10369.9 | 7.4 |
海南 | 325 | 25.8 | 1818.1 | 26.7 | 1389.8 | 26.7 |
重慶 | 6580 | 10.3 | 11317.0 | 4.9 | 9399.9 | 4.0 |
四川 | 13912 | 10.8 | 27000.4 | 15.0 | 22751.6 | 14.5 |
貴州 | 5529 | 17.8 | 5928.3 | 4.1 | 4964.7 | 3.6 |
雲南 | 4168 | 19.2 | 7881.9 | 16.9 | 6395.8 | 13.5 |
西藏 | 121 | 30.6 | 191.6 | 12.1 | 124.6 | 13.9 |
陝西 | 6254 | 12.6 | 12226.1 | 13.4 | 9868.5 | 13.8 |
甘肅 | 1865 | 33.7 | 2246.3 | 10.2 | 1919.5 | 10.4 |
青海 | 564 | 32.8 | 961.7 | 2.9 | 792.2 | 4.3 |
寧夏 | 1210 | 31.0 | 2167.4 | 11.3 | 1871.8 | 10.5 |
新疆 | 2928 | 30.6 | 4298.8 | 6.3 | 3487.3 | 6.1 |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附表
2018 年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各省市主要效益指標情況
省市 | 利潤總額 | 產成品存貨 | 應收賬款 | |||
(億元) | 同比 (%) | (億元) | 同比 (%) | (億元) | 同比 (%) | |
全國 | 34222.0 | 11.4 | 25926.4 | 7.0 | 86295.9 | 8.6 |
北京 | 575.3 | -5.2 | 500.9 | 4.0 | 2375.8 | -0.7 |
天津 | 296.4 | -11.2 | 485.9 | 0.4 | 1793.3 | 6.0 |
河北 | 816.2 | -8.2 | 980.1 | 5.6 | 2970.5 | 13.7 |
山西 | 538.6 | 35.0 | 418.2 | 12.8 | 1469.6 | 14.9 |
內蒙古 | 687.3 | 14.6 | 295.5 | 9.8 | 1349.3 | 25.0 |
遼寧 | 454.4 | 18.4 | 794.4 | 6.6 | 2467.3 | 9.9 |
吉林 | 232.6 | -4.4 | 316.3 | -0.1 | 893.3 | 3.2 |
黑龍江 | 192.2 | 19.4 | 258.4 | 3.2 | 811.4 | 5.0 |
上海 | 1275.1 | 3.4 | 1037.6 | 4.3 | 4441.4 | 1.5 |
江蘇 | 4853.2 | 8.7 | 3486.0 | 10.8 | 13837.5 | 7.2 |
浙江 | 2793.8 | 9.3 | 2729.0 | 11.0 | 9432.8 | 7.8 |
安徽 | 1584.0 | 34.4 | 1053.8 | 10.3 | 3420.9 | 15.3 |
福建 | 2268.3 | 17.9 | 1194.6 | 9.4 | 3357.1 | 10.1 |
江西 | 1519.1 | 14.5 | 682.3 | 9.8 | 1867.5 | 18.4 |
山東 | 2020.4 | 2.2 | 2340.9 | -2.5 | 5575.6 | 8.1 |
河南 | 1803.8 | 27.5 | 767.0 | 3.2 | 2495.7 | 9.5 |
湖北 | 1603.6 | 29.0 | 1075.3 | 10.5 | 2927.8 | 11.0 |
湖南 | 1192.8 | 9.9 | 579.4 | 4.5 | 1914.7 | 14.8 |
廣東 | 3682.5 | 2.6 | 3058.1 | 7.9 | 11523.3 | 7.8 |
廣西 | 618.7 | -0.3 | 560.4 | 11.4 | 1300.0 | 16.6 |
海南 | 144.3 | 44.3 | 64.9 | 24.8 | 173.7 | 20.4 |
重慶 | 919.0 | 15.0 | 429.3 | 4.8 | 1616.1 | -4.5 |
四川 | 1678.3 | 19.0 | 901.3 | 6.3 | 2881.3 | 10.2 |
貴州 | 293.4 | 22.8 | 218.7 | 0.8 | 819.9 | 6.9 |
雲南 | 540.8 | 24.4 | 426.7 | 7.0 | 902.9 | 16.1 |
西藏 | 33.8 | -6.9 | 6.9 | -29.6 | 41.9 | 36.5 |
陝西 | 1154.1 | 12.6 | 519.5 | 8.5 | 1422.2 | 6.2 |
甘肅 | 47.3 | -11.9 | 181.9 | 1.3 | 589.3 | 10.9 |
青海 | 41.1 | 3.8 | 79.5 | 25.4 | 324.4 | 33.7 |
寧夏 | 69.9 | 26.4 | 155.3 | -3.8 | 472.8 | 2.4 |
新疆 | 291.8 | 2.7 | 328.4 | 8.5 | 826.5 | 8.1 |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由於企業經營狀況的變化而變動,有規模變大進入 2000 萬元統計門檻的,也有規模變小退出 2000 萬元門檻的,同時很多企業還存在新建、登出、合併等多種情況。2018 年,由於多種原因,規上工業企業數量是減少的,規上中小企業數量也是減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