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醫療健康領域領先的資訊、服務和技術提供者 IMS Health 日前釋出了一篇研究報告,關於大眾對國外醫療類 APP 接受度與認知度作了詳盡的調查。這些 APP 功能集中於幫助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疾病預防和慢病管理等。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及手機上網使用者的不斷增多,醫療類 APP 也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繁榮盛景。

自 2013 年以來,大部分醫療類 APP 都集中於健康、飲食和鍛鍊等領域,僅四分之一的 APP 集中於疾病管理與治療。但二分之一的 APP 功能有限,大都是資訊諮詢類為主。十分之一的 APP 捆綁有智慧可穿戴裝置或感測器硬體,以收集更準確的資料資訊。與社交媒體功能掛鉤的 APP 增長了 8%,在無醫生指導下,使用者自行挑選的 APP 依然佔絕大多數。這可以表現在 36 個 APP 就佔據了 50% 的總下載量,四成的 APP 只有不到 5000 的下載量。

醫生對 APP 興趣有增無減,超過三分之一的醫生會向使用者推薦 APP,但會嚴格測評 APP 質量與安全性。過去的兩年中,部分醫生已經形成習慣,會將 APP 作為「處方」一併開具給患者。今後該趨勢將更明顯,以價值為導向的評判標準和量化慢病管理效果都離不開 APP 的介入。

醫療健康類 APP 在過去兩年中數量翻倍,如下圖:

B1448279437

根據使用者組成,這些 APP 可分為兩大門類,一類是健康養生類,如鍛鍊和飲食,另一類是疾病管理與治療介入類,像用藥提醒等。前者佔了三分之二,由健身、生活習慣、心理壓力、節食與營養組成。疾病治療管理類佔據四分之一,其中包括特殊疾病。

B1448279438

在疾病領域的 APP 中,面向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精神類的 APP 是最常見的,下表顯示了 2015 年排名前 5 的幾種疾病門類,分別是精神類、糖尿病、心血管、肌肉骨骼、神經系統類。

A1448279329

從上表能看出,精神類 APP 幾乎能佔據近三分之一,包含如自閉症、焦慮症與抑鬱、注意力缺乏多動症(ADHD)和阿爾茨海默氏症等。預測到 2025 年,自閉症類的疾病將花費美國大概 4610 億美元,比中風、高血壓和糖尿病更嚴峻。

A1448279330

隨著越多的 APP 推入市場,為實現管理使用者健康的目的,功能綜合的 APP 將更受青睞,如服藥提醒、與醫師交流診斷結果等,也就是監測、幫助使用者管理健康而不是僅查詢資料和接受醫學教育。

APP 功能分類:

1 通告類:以各種形式,如文字、照片和視訊等提供資訊;

2 指導類:給使用者提供資訊;

3 記錄類:儲存記錄使用者輸入的資料;

4 展示類:以圖表形式視覺化使用者輸入的資料資訊;

5 引導類:基於使用者輸入的資料,提供診斷或推薦醫師治療

6 提醒類:給使用者做提醒

7 交流類:幫助醫患雙向交流

在健康類領域,排名前三的 APP 中有兩個就是和硬體裝置相關聯的,能自動收集資料,表現出使用者對智慧硬體是越發喜愛了。排名前列的飲食和營養類 APP 功能相近,計算熱量消耗、鍛鍊和記錄體重,以下 APP 都有很高的使用者評分,並提供了社交模組,社交在減肥相關的 APP 中非常重要。

A1448279332

由 AppScript 評出的著名的疾病和治療管理類醫療 APP,如下圖所示。在醫療治療中,提高藥物依從性非常重要,管理醫生指導性意見、測試日常安排、給藥房下藥方、藥物價格比較等多種功能都能通過 APP 操作。排名前五的疾病類 APP 分別針對的領域是糖尿病等慢病管理、心血管類疾病和精神類疾病、此外血壓和心電圖等準確資料需要連線智慧裝置來收集。

A1448279331

其實 FDA 也認識到 APP 提高病人健康,增強病人管理健康水平,而獲得 FDA 認證對於 APP 運營也至關重要,FDA 做的測評舉例如下,使用者不按照 APP 要求執行,或配合智慧硬體,其健康會遭受哪些影響?FDA 也釋出草案,關於裝置和 APP 必須提高準確率、相容性、隱私性與質量標準的規定。

B1448279439

據統計有 10% 的 APP 是與智慧硬體連線,通過裝置記錄資料的方法有兩種,手動輸入或自動上傳,對於老年人,自動上傳資料是最好的方式,它們以血糖和血壓管控為主,儘管醫生相較於病人對此類 APP 接受時間較晚,但這類 APP 的流行趨勢將是誰都無可阻擋的。此外,飲食和健身類 APP 配套智慧可穿戴裝置也普遍較受歡迎。

市面上最流行的健身類 APP 名為 MapMyFitness,由 Under Armour 收購,聲稱能跟蹤 400 多種不同的身體活動。該 APP 也和 MyFitnessPal,一個熱量計算類 APP 連線,生產智慧硬體的公司較出名的有 Withings 和 Fitbit 等。

B1448279443

該領域的創新也層出不窮,如健身類的、壓力緩解類、監測慢性疾病的,都有相應硬體湧現。該領域有望繼續加速發展。

B1448279444

排名前十的硬體裝置以慢病管理,如心臟病、血壓監測為主,也有糖尿病和壓力控制等功能。

在調查的 282 個裝置中,僅有 15% 獲得 FDA 批准,其中 5% 健康跟蹤類獲得 FDA 批准。75% 的 ECG 心電監測儀和 100% 血糖儀已經獲得 FDA 批准。顯然健康追蹤類裝置因為是非醫療類,自然沒有 ECG 心電或血糖要求嚴格。

B1448279462

在可穿戴裝置中,超過一半是佩戴於手腕,23% 在前胸,17% 是可以隨身攜帶在如錢包、口袋或鞋子上安裝,近 90% 的裝置能同步實時地自動收集資料,並傳輸到雲端進行分析。在耳朵上佩戴的裝置數目在增長,共同特點是追求佩戴部位不顯眼,同時能滿足監測心臟、血壓、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等生理資料的要求。

B1448279463

關於 APP 價格,發現 90% 的 APP 依然價格免費,能自由下載,這顯然不包括裝置,如健康追蹤儀器的價格,裝置需要使用者另外購買。據統計,2015 年僅三分之一的 APP 需要配套購買感測器,APP 價格在近兩年中也從 1 美元到 2 美元實現翻倍,另外總共有少於 4% 的 APP 花費少於 3 美元,而 10 美元以上的 APP 數量在增加。

A1448279364

最貴的 APP 是特殊疾病類的,包括治療自閉症和輔助性與選擇性交流(AAC)的 APP, 在最貴的 20 個 APP 中,所有都超過 150 美元,75% 是針對上述情況的。可實現高度定製化的 AAC 類 APP,功能強大,如眼部掃描,過濾複雜聲音,並增加可供使用者選擇的高階功能,但額外功能要收費,且價格不菲,而目前政府和保險公司尚未對平板電腦或非專業的語音裝置實施資金補貼。所以定製化 APP 今後發展方向是提供附加功能供選擇,但會逐漸降低費用,且能相容大部分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

B1448279464

最受使用者喜歡的,下載量在 1000 萬以上的 APP 如下,且大部分是健康健身與飲食類:

B1448279465

醫師向患者推薦 APP 也能分為幾大類,如健康資訊諮詢類、看病預約類,其中以健康和疾病管理為主,佔據 85%,涉及的管理主要是飲食、健身、吸菸和精神健康:

A1448279365

此外,能看到精神類健康 APP 佔絕大多數,而使用者留存率較高(30 天以上)的 APP 以健身運動類為主。增加的可穿戴裝置的市場也從側面證實此類 APP 留存率較高的原因。使用者留存率如下圖所示:

A1448279366

醫生最愛向病人推薦的排名前五的 APP 如下,包括戒菸類,熱量計算、減肥、日常計步、監測成癮與情緒的 APP 等:

B1448279466

在臨床治療中,APP 到底有哪些作用呢?可分為:治療、預防、輔助治療、觀察、醫療研究等其他:

A1448279367

A1448279368

使用醫療類 APP 的使用者,調查了 2000 名左右,53% 是老年人,其次是成年人。

A1448279369

醫生對醫療類 APP 的態度,雖然大部分都看到了 APP 的價值,如提高醫療效果、減少醫療花費、幫助病人提升健康水平,APP 資料和 EHR 電子病歷資料結合能更好地方便醫患交流,輔助個性化管理、預防、與後續隨訪服務,但仍然存在不小的現實阻力。

如醫院的態度仍顯謹慎,且如今的政策和醫療方案也過時了,不能與時下網際網路醫療與時俱進,院方態度猶豫主要是網路技術發展更新太快,且目標不清晰,儘管一些先驅者已經在花費時間投入研究了。

總結面臨的阻礙,能分為如下 5 大類:

1 沒能與日常醫療體系無縫連線或整合;

2 以醫保或商保為主的資金補貼模式沒有形成,進展緩慢;

3 個人隱私與資料安全問題的擔憂;

4 缺乏有力的科學依據以證明 APP 的有效性;

5 目前的使用者主要是弱勢群體,如老人和不會說英語的社會邊緣群體;

要想讓網際網路醫療整個系統成熟起來,還須要多方共同努力:

來源:動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