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國外網路借貸平臺模式引入中國以來,國內P2P網路借貸平臺蓬勃發展、百花齊放,迅速形成了一定規模。綜觀其在中國的發展歷程,自2007年—2014年大約經歷了4個階段,平臺數量、每月成交金額及投資人數量的增長資料可參考下圖:

第一階段 2007年—2012年(以信用借款為主的初始發展期)


2007年國內首家P2P網路借貸平臺在上海成立,讓很多敢於嘗試網際網路投資的投資者認識了P2P網路借貸模式,其後一部分具有創業冒險精神的投資人隨之嘗試開辦了P2P網路借貸平臺。

這一階段,全國的網路借貸平臺大約發展到20家左右,活躍的平臺只有不到10家,截止2011年底月成交金額大約5個億,有效投資人1萬人左右。

網路借貸平臺初始發展期,絕大部分創業人員都是網際網路創業人員,沒有民間借貸經驗和相關金融操控經驗,因此他們借鑑拍拍貸模式以信用借款為主,只要借款人在平臺上提供個人資料,平臺進行稽核後就給予一定授信額度,借款人基於授信額度在平臺釋出借款標。但由於我國的公民信用體系並不健全,平臺與平臺之間缺乏聯絡和溝通,隨之出現了一名借款人在多家網路借款平臺同時進行信用借貸的問題,最為著名的是天津一個網名叫坦克的借款人,在多家平臺借款總額高達達到500多萬,這筆借款最終因逾期成為各個平臺的壞賬。

基於以上問題的重複疊加出現,各個網路借貸平臺於2011年底開始收縮借款人授信額度,很多平臺借款人因此不能及時還款,造成了借款人集中違約。以信用借款為主的網路借貸平臺於2011年11月—2012年2月遭遇了第一波違約風險,此時網路借貸平臺最高逾期額達到2500萬,諸多網路借貸平臺逾期額超過1000多萬,截至目前這些老平臺仍有超過千萬的壞賬無法收回。

第二階段 2012年—2013年(以地域借款為主的快速擴張期)


這一階段,網路借貸平臺開始發生變化,一些具有民間線下放貸經驗同時又關注網路的創業者開始嘗試開設P2P網路借貸平臺。同時,一些軟體開發公司開始開發相對成熟的網路平臺模板,每套模板售價在3到8萬左右,彌補了這些具有民間線下放貸經驗的創業者開辦網路借貸平臺技術上的欠缺。基於以上條件,此時開辦一個平臺成本大約在20萬左右,國內網路借貸平臺從20家左右迅速增加到240家左右,截止2012年底月成交金額達到30億元,有效投資人在2.5到4萬人之間。

由於這一階段開辦平臺的創業者具備民間借貸經驗,瞭解民間借貸風險。因此,他們吸取了前期平臺的教訓,採取線上融資線下放貸的模式,以尋找本地借款人為主,對借款人實地進行有關資金用途、還款來源以及抵押物等方面的考察,有效降低了借款風險,這個階段的P2P網路借貸平臺業務基本真實。但由於個別平臺老闆不能控制慾望,在經營上管理粗放、欠缺風控,導致平臺出現擠兌倒閉情況,2013年投資人不能提現的平臺大約有4、5個左右。

第三階段2013年—2014(以自融高息為主的風險爆發期)


這一階段,網路借貸系統模板的開發更加成熟,甚至在淘寶店花幾百元就可以買到前期的網路借貸平臺模板。由於2013年國內各大銀行開始收縮貸款,很多不能從銀行貸款的企業或者在民間有高額高利貸借款的投機者從P2P網路借貸平臺上看到了商機,他們花費10萬左右購買網路借貸系統模板,然後租個辦公室簡單進行裝修就開始上線圈錢。這階段國內網路借貸平臺從240家左右猛增至600家左右,2013年底月成交金額在110億左右,有效投資人9到13萬人之間。

這階段上線平臺的共同特點是以月息4%左右的高利吸引追求高息的投資人,這些平臺通過網路融資後償還銀行貸款、民間高利貸或者投資自營專案。由於自融高息加劇了平臺本身的風險,2013年10月份這些網路借貸平臺集中爆發了提現危機。其具體原因分析如下:10月份國慶7天小長假過後,很多平臺的資金提現積累到了幾百萬以上,由於這些平臺本身沒有準備或者無法籌集現金應對提現,造成追求高息的投資人集體心理恐慌,集中進行提現,使這些自融的平臺立刻出現擠兌危機,從2013年10月—2013年末,大約75家平臺出現倒閉、跑路、或者不能提現的情況,涉及總資金在20億左右。

第四階段2014年至今(以規範監管為主的政策調整期)


這一階段,國家表明了鼓勵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的態度,並在政策上對P2P網路借貸平臺給予了大力支援,使很多始終關注網路借貸平臺而又害怕政策風險的企業家和金融巨頭開始嘗試進入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組建自己的P2P網路借貸平臺。今年P2P網路借貸平臺集中上線期應該在8月份左右,目前據統計截止4月底全國P2P網路借貸平臺每月資金成交量已經超過160億,預計2014年年末月成交量會達到300億左右,平臺數量達到1300家左右,有效投資人會達到50萬人左右。

我們預測2015年年底網路借貸平臺月成交金額會達到1000億,P2P網路借貸這艘金融巨輪即將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