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斌:終身Coder,可以嗎?(圖靈訪談)

楊帆發表於2012-07-17

圖靈訪談之二十九:專訪樑斌

《碼農》電子刊迎來了第一位受訪Coder——樑斌同學。今年3月樑斌同學心血來潮,建立了10年老碼農群,意外引起各路大牛關注,很多重量級的Coder紛紛加入,僅僅10天后碼農群就開始了第一次Social活動。此外,樑斌也在探索如何延長碼農的技術生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對碼農的看法。

人物介紹:樑斌 @樑斌penny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在讀博士,THUIRDB和微博尋人的Coder,《走進搜尋引擎》、《深入搜尋引擎》作者,10年老碼農群群主,微博尋人的創始人。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靈社群:為什麼您會想建這樣一個10年老碼農群呢?

樑斌:很多人說,編碼這活幹到35歲就到頭了,繼續編碼,不從事管理崗,職業的不安全感越來越高。我就思考中國能不能有10年以上的老碼農,老碼農怎麼延長自己的技術生命。建這個群的想法就自然出來了——10年老碼農聚在一起,意在抱團取暖。

10年老碼農群裡有各種各樣身份的人,創業的、當老大的、程式設計的。碼農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在群裡尋求幫助,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舉個例子,比如說我,現在從清華畢業,年紀也大了,不好找工作,做的軟體也沒人買,但群裡有人知道你的價值,知道樑斌還能當個倉庫保管員(笑),這樣機會就來了。也有很多公司,特別是初創公司程式設計師都是新人,非常需要有經驗的老碼農來凝聚開發團隊。有這種需求的時候,他們會直接來這個群找。類似的資訊都會在群裡流動,我們算是把肉都攬到自己鍋裡了……

而且如果有天美帝問,為什麼中國沒有10年、20年以上編碼的人?這個群也算是一個回應,總不能答曰中國人思維活躍、性情奔放,不愛長期做一件事情吧。

圖靈社群:為什麼很多人畢業選擇工作時,對編碼還很有熱情,但經過多年工作,卻不愛這行了?

樑斌:我覺得有很多原因,而且想明白這些原因都很難。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雖然你的年紀大了,但公司或者團隊對你的期望還是跟年輕人一樣——輸出大量的程式碼,但你的精力已經無法匹敵年輕的時候,不能直接跟新碼農拼了。但老碼農在其他方面是有優勢的,經驗很豐富、很值錢,就會轉而考慮從事別的工作。

第二,這個社會的誘惑特別多,無論是創業的誘惑,還是做管理層賺大錢的誘惑。面對這些誘惑的時候,你還能安心地程式設計嗎?許多跟你一樣的人選擇其他機會後,價值發揮得比你大得多。你雖然還很熱愛編碼,但是當老婆揪著耳朵說“你看某某編碼水平還沒你高,車子買了,遊艇買了,國外都去了好幾次”,或者在同學聚會看到舊同學各有發展的時候,就會感受到壓力,畢竟人不可能永遠窮下去。

圖靈社群:國外的程式設計師有這種問題嗎?

樑斌:國外多少也有一些,但國外10年以上靠純程式設計為生的人,比國內要多得多。因為作為Coder,他們的價值是被社會認可的。管理層和編碼人員待遇差距沒有那麼大。編碼的人買得起房,買得起車,可能買不起遊艇,但他熱愛編碼,不在乎這個。但如果管理層房車都有了,編碼的人還要租房子,內心就很難平衡了。就算自己安得其樂,家裡人也會有意見。如果社會認可我們的價值,如果編碼這件事能帶來足夠的榮耀,還會有這麼多人轉行嗎?

說遠一點,為什麼中國網際網路界加班這麼多,幹活那麼快?一個原因是中國網際網路的錢都是美國人出的。在中國,創業公司想要融資,走銀行這條路基本走不通,90%以上都是從美國融資,那麼投資方就會對你有很高的要求,比如一年內使用者數要增長到多少。中國網際網路業界有個共識,程式碼不用寫很好,因為萬一企業黃了,程式碼寫得再好都沒有用,而請一個老碼農的錢可以請好幾個新手。在這種情況下,初創階段的公司為了快,就會請一些一般的人,等公司火起來之後,才會去招牛人。這種浮躁的心理讓整個行業認為程式設計師的價值只在幹活“快糙猛”。

圖靈社群:作為這個群的群主,你現在是想去做管理還是想去程式設計,想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樑斌:我自己摸索出一條路——“個體戶技術輸出模式”,就是我自己或者帶小團隊做一份技術,輸出給多個客戶。可能從每個公司取得的收入不是特別多,但足夠養活我和團隊,這樣我們可以專心做我們想做的技術,讓自己的技術生命繼續往下走。為了保持獨立性,我可能終身都不會去某一家公司,而且我覺得我有責任摸索一條能夠延續技術生命的路,讓碼農們看到,繼續編碼是有路走的。

圖靈社群:這個模式的可行性在哪裡?

樑斌:這個模式通過做別人做不到的事來爭取客戶。因為在中國,通過高質量程式碼來賺錢是非常難的。舉個例子,同樣是一千萬行乘一百億列的矩陣運算,如果你我都在兩個小時內運算完,那麼在客戶眼裡,我們就是一樣的,雖然請個行家來看,可能我的程式碼質量優於你10倍,但我絕對沒可能拿到十倍的錢。只有當你能做一百行乘一千維的小矩陣,而我卻能完成更大的矩陣運算時,才會有人買我的帳。

圖靈社群:圖靈即將發行一些電子書,對此您有什麼看法?

樑斌:據我所知,現在很多人看不進書,原因在於書太難。我認識的人中,還沒有一位能看完Knuth的《計算機程式設計藝術》,當然這套書很深,但其他書能看懂的人也不多。所以僅僅開放電子書是不夠的,這一步只是從0走到了1,你們應該找到更多的方法,幫助讀者真正學會。

圖靈社群:碼農群有一個主題,是“讓碼農Social起來”,這個想法是怎麼來的呢?

樑斌:我認識的很多碼農都比較“宅”,跟機器待時間長了,有些人當眾發言都很困難,社交能力非常差。想想看,10年碼農,社交能力還差,長得又不怎樣,怎麼辦啊!一個方法就是社交起來,讓更多人知道你的價值。群裡的人都是老碼農了,彼此間進行溝通是很容易的,Social起來之後,不同背景的人彼此瞭解,就能夠迸發出更多火花。

碼農需要Social,說到底也是出於安全感。我們面臨人生、家庭、職業、社會各種困惑,不Social就容易變得憤青、偏激、愛吵架。這個群裡的人有著非常多的共同點,Social起來更容易感受到編碼的快樂和榮譽感。

圖靈社群:確實,社交起來彼此都能有所收穫。《碼農》電子刊的部分靈感也是來源於此,好多人說這個名字是自毀長城,您怎麼看?

樑斌:為什麼我們不願意管自己叫“程式設計師”?這個聽起來光彩多了,但是社會不認可。他們不覺得程式設計師有多大的價值,索性我們就自貶一分,叫自己“碼農”。如果我們像國外程式設計師那樣被尊重,又何苦這麼無聊?現在很多公司要麼是產品經理驅動,要麼是銷售驅動。程式設計師如果永遠出於被驅動的狀態,就會逐漸喪失主動性。

其實程式設計師並不要求多大的權利,只要有正常的發言渠道,能夠表達自己的意見就行了。我覺得你們做好一件事就行——就是給那些默默無聞的碼農一個發聲的渠道,讓他們有榮譽感。我們這些人,不是什麼經理,也非各種總監,更沒有身負××長的光環,不能忽悠廣告,也輸出不了什麼趨勢,頂多是個高階程式設計師,就是在第一線幹活的人,在你什麼都不能給他的時候,榮譽感非常重要。

圖靈社群:老碼農自身是否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排斥新技術,不開放,創新力不足等,使得職業上的不安全感越來越高?

樑斌:確實是,現在讓我學一門新技術,我也不太願意,也因此放棄了很多的機會。因為白紙一張的時候你可以隨便選擇,但厚厚的油畫就再難塗抹。現在技術淘汰速度特別快,有時不懂新技術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所以一些必備的東西還是要學習的。但老碼農們肯定會走到這麼一天——無法再學習新東西,所以我現在想嘗試類似“學徒”這樣的制度,老碼農雖然學習能力不足,但眼界在,可以讓年輕人去學習,我們給予一些指導,通過這種方式把人員架構起來。

圖靈社群:謝謝樑斌接受我們的採訪,希望有一天,我們能夠消滅“碼農”這個稱號,大家都為自己的職業感到自豪,那時《碼農》也可以改名叫《程式設計人生》,那就再好不過了。


更多精彩,加入圖靈訪談微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