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終端測試聯合實驗室與網際網路思維
近期中國移動和三星一起組建了“中國移動-三星電子終端測試聯合實驗室”。實驗室建在三星電子中國研究院,雙方將協同提升LTE測試能力,減少測試差異性,更好保障終端質量。這標誌著中國移動終端社會化測試體系的啟動,給整個TD-LTE產業鏈帶來積極的示範效應。
眾所周知,中國移動對終端質量一直非常重視,這也是當年一力承擔起TD-SCDMA重任的經驗—-從無到有、到可商用、到款型數佔了整個中國市場各個制式的50%以上,質量對整個產業的發展、使用者的接受程度都起了加速作用。中國移動終端公司唐劍峰副總經理曾經在2014年GTI亞洲大會上引用過李躍總裁的話“在質量和進度發生矛盾的時候,毫不猶豫地選擇質量。”
中國移動已形成了自己一套非常有特點的終端質量管理體系:一個通過國家CNAS評審的終端測試實驗室,裡頭用主流廠家的網路裝置搭建出各種網路環境,有近百套的網路制式測試儀表,四百多套的跟各類應用有關的功耗、觸控式螢幕的測試儀表;一個有超過四百人的測試人員,一百五十人友好使用者的測試團隊;平時的入庫測試步驟包括了四網協同的複雜互操作場景;分佈在全國的現場基地……
對終端質量的重視,讓中國移動制定了嚴格的入庫測試要求。完成入庫往往要經過數輪測試的時間。如何有效處理這與“手機廠商希望儘快通過入庫測試,加速上市時間“的協同?中國移動要提高測試效率、再擴充套件測試規模,加人加錢加裝置;廠商及時瞭解定製產品要求,在送測前的要嚴格地自我測試等等,都是很好的“技術”處理方法。然而更有效的應該是“模式”的創新改變。而與產業鏈上重點廠商建立聯合實驗室,是頗為符合現在大熱網際網路思維的一種模式創新。
正如管理大師德魯克所說,網際網路消除了距離,這是它最大的影響。網際網路的一切優勢,最終都將帶來效率優勢。提高LTE產業鏈的工作效率,就能降低整個產業的質量管理成本,從而提高整個產業的發展速度。聯合實驗室模式是如何提高終端測試效率的呢?
一、消除了企業邊界
網際網路消除了距離。在LTE這個產業鏈上,或者我們已不能把企業內部和外部邊界地非常清楚。有邊界的企業,使企業和員工、使用者、合作方的關係是博弈關係;而無邊界的企業,將讓企業和這三者的關係變成合作共贏的生態圈。具體而言,第一個好處是大家能共享終端質量資訊,通過對標、認同、提升,從而共同提高專業能力;第二是能進行互動,中國移動需要向廠商傳遞產品要求,廠商也需要反饋實施進度,在聯合實驗室可以更好地磨合,更快達成共識。第三是樹立了良好的示範作用,能引導產業鏈加大對TD相關技術研發以及投入。
二、從串聯到並聯
過去定製終端入庫的流程是串流的,從中國移動通過需求研究及產業發展分析做產品策劃、制定產品白皮書、釋出產品要求,廠商根據要求規劃產品,生產樣品、產品送測、測試通過入庫等。聯合實驗室可以把串聯的變成並聯的,所有的各方並聯在一起。中國移動與廠商在規劃產品階段即可形成良好的溝通,雙方聯合規劃;廠商在生產樣品的流水線中,即可適時在實驗中做入庫要求的相關測試,對測試不能通過的效能,馬上就修正。扁平化的機制,將真正提升測試效率。
三、輕足跡管理
在《輕足跡管理:變革時代中的領導力》一書提出了這個源自美國軍隊的管理模式--通過靈活合作實現按需擴張,將比收購帶給公司的負擔要低很多。用聯合實驗室,首先是資產的輕管理,今年中國移動會投入以億級的資金在終端測試上,而產業鏈上合作投入的測試資產,也是LTE質量體系的重要力量。第二是員工的輕管理。對從事測試團隊員工的定義可以改了,不再侷限於中國移動在冊的。只要是在這個測試圈裡的,線上的,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認為是中國移動終端測試人員。第三是測試任務的輕管理,與產業鏈合作伙伴的實驗室的充分溝通、對標,可以讓其分擔常規測試任務,提升測試效率。
通過與產業鏈上全球範圍內的重要夥伴,聯合建立“終端測試實驗室”,中國移動終端實驗室將變成一個全球巨型實驗室。如果再進一步,我們會希望看到這個圈內加入使用者。讓使用者在產品設計階段,就加入到這個生態圈裡,從而達到使用者參與情感的認同。
新浪微博:慧說終端微訊號:chenghui_0516
相關文章
- 國內首家移動及物聯網安全聯合實驗室成立
- 淺談移動網際網路App測試APP
- 智慧網路聯合實驗室 締造智慧網路軍師聯盟
- 物聯網安全創新聯合實驗室:2019物聯網終端安全白皮書(附下載)
- 平板電腦:給力的移動網際網路終端
- 沒有移動端測試經驗,但是又想進網際網路公司該如何是好
- 中關村互動營銷實驗室:2020中國網際網路廣告資料包告中關村
- 從消費網際網路到產業網際網路:平臺思維始終是主導產業
- 中國銀聯:2019移動網際網路支付安全大調查報告
- 中國AGI能否重演移動網際網路的故事?
- TUV萊茵與科大訊飛智慧終端聯合實驗室正式掛牌
- 中國銀聯:2018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支付安全大調查報告
-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2023年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綜合實力指數
- 關於移動網際網路測試的發展史的科普
- 人民網研究院:2022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
- 思博倫中標中國移動5GC核心網測試專案GC
-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綜合實力研究報告
-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2021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綜合實力指數(附下載)
- 智慧網路聯合實驗室三週年,交了怎樣的答卷?
- 第四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測試開發大會相會北京 (2018/7/13/14)
- 擺脫IT思維,工業網際網路才能走深向實
- 交通銀行與綠盟科技展開深入合作,聯合建立“網路安全聯合實驗室”
- QuestMobile:2019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秋季大報告
- 適合移動端的輕量級網路
- 2015-2025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數和移動網際網路滲透率(附原資料表)
-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2020中國網際網路發展
- 移動網際網路的支付作用
- 網路滲透測試實驗二——網路嗅探與身份認證
- 研究顯示聯合國網際網路接入目標無法如期實現
- 騰訊牟蕾:實景三維串起產業網際網路與消費網際網路產業
- Fiddler移動端連線及弱網測試
- 谷歌瀏覽器測試移動端網頁谷歌瀏覽器網頁
- TUV南德授予中國賽寶網路安全及軟體更新目擊測試實驗室資質
- 技術思維解決“現金貸”危機——如何讓網際網路金融更加“網際網路”?
- “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揭牌人工智慧深度學習
- 郭臺銘談物聯網:到2018年將成最大網際網路終端裝置
- 乾元通聯合卡奧斯釋出全國首套5G+wifi6+multipath工業網際網路接入終端WiFi
- MTSC2020 中國網際網路測試開發大會議題徵集
- MTSC2020 第六屆中國網際網路測試開發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