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移動網際網路測試的發展史的科普

新夢想IT發表於2019-08-15

我國網際網路發展史很年輕,總共也就二三十年,而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歷史更加“幼小”,它在中國的存在也就僅僅十幾年左右時間,而移動網際網路是基於傳統網際網路而誕生的。如果要說移動網際網路與傳統網際網路的區別,那就在於是否“移動”。現在的“移動”特性體現在“隨時”和“隨地”的利用網路獲取所需要的資訊,比如我們現在使用的智慧手機瀏覽網頁。

十年移動,十年曆程。移動網際網路這十年風雲變幻,移動網際網路測試更是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革。

在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初期,大部分產品的介面、互動都是根據傳統網際網路時期獲得的經驗來設計的。但是在慢慢的體驗過程中,發現這些經驗在移動平臺上的體驗越來越不受使用者所喜愛,因此需要根據移動網際網路的特點來針對性的進行滿足移動網際網路特性的設計。

關於移動網際網路測試的發展史的科普

關於移動網際網路測試的發展史大概分為七個部分,包括人員、技術、定位等。

一、測試人員數量的急劇增長

首先,測試這十年最大的變化也最直觀感受到的就是從業人員的數量了。早在2008年的時候行業內測試人員的佔比是非常少的,就更不要談移動網際網路了。那個時候微軟的很多員工說看好Android,旁人只會當為一個笑話。那時的Android G1手機,沒有幾人認知,更不要說明白什麼是移動網際網路了。但到現在,移動網際網路測試越來越多,無論是傳統行業,網際網路等企業,技術基本上都已經離不開移動網際網路。隨著時間的推移,每一年也有越來越多的應屆生會選擇移動網際網路測試崗位。明顯可以看到現在測試人員的數量越來越多,為了順應潮流稱自己是移動網際網路測試的就更多了,但相對水平和素質也愈加層次不齊。總體來講,移動網際網路人員的從業數量在過去10年內幾乎呈幾何倍增長。

二、培訓教育組織層出不窮

在移動網際網路之前可能51CTO等幾家獨大,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尤其是在2014年開始,線上影片教育,網路直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草根培訓機構層出不窮。相應的,前網際網路時代的那些機構卻並沒有快速的跟上移動網際網路的腳步。2013年左右開始,個人培訓機構開始越來越多,2015年開始針對測試培訓創業的也逐漸增多。就移動網際網路的10年來說,國內的測試培訓機構到能到今天這樣的狀態可謂“歎為觀止”。當然其實不僅只針對測試,前端、後端、程式語言等都是如此。可以說這就是移動網際網路本身所帶來的一種變革。

關於移動網際網路測試的發展史的科普

三、移動測試人員要求不斷更新變化

2009年 前對於測試的要求就是能做好功能測試。功能點是否覆蓋完全,用例寫不寫,大多數公司並不是很關心,或者不是很懂。

2010年 很多大公司逐漸正規化,需要設計正式的用例。但從業人員要求基本上就能夠會執行Android Monkey的Level。

2011年 開始摸索自動化,但總體還是比較關注用例積累和設計的。

2012年 這是一個分水嶺,直接從手工跳躍到了自動化。UI自動化在當時迅速火的大紅大紫。

2013年 對於自動化的要求更加變本加厲,不但要會使用,而且需要在基礎上二次開發。

2014年 從點擴充套件到了面,從自動化的使用擴充套件到了持續整合的瞭解和運用。

2015年 功能,自動化都告了一個段落,整體開始測試平臺化,工具化,技術上開始轉移到了無線客戶端的專項測試上。

2016年 安全提上程式。全棧也好,敏捷也罷也都到了一個白熱化階段,要求測試元不但需要懂開發,還要懂業務,架構等等。應聘測試崗位比CTO都要難。

2017年 可能需要加上了解大資料分析,人工智慧等概念了。也就是說軟體測試員不是那麼簡單了。

總體來講,短短這10年時間,移動網際網路測試的技能、素質要求簡直是昇華了好幾檔,大家現在對於測試的理解已經遠遠不是當初那種“門檻低,只是點點點”那種看法了。雖然很多人平時的工作依然還在點點點,但人人都有往CTO發展的潛質。

四、測試技術發展

2009年除了Android的官方文件以外,幾乎沒有任何的社群和部落格有記載關於移動互聯的測試技術(開發技術倒是蠻多的)。

2011年前基本上都是使用原生工具較多,應用本身複雜程度有限,開源工具較少。

2011年之後Robotium等一大批UI測試自動化框架開始多了起來,網路上關於測試的技術文章也開始逐步增多。同時一大批測試網站,社群也嶄露頭角。

2012年之後應用本身複雜程度大幅度提升,移動互聯測試很清楚的分成了APP和OS兩部分。同時開源測試框架,開源測試工具層出不窮。當時很火的並且做的不錯的有Emmagee、athrun等框架。同時測試活動對於程式碼的依賴和使用開始了一個新的篇章。

2013年過後移動互聯所涉及到的技術已經開始有了本質的變化,客戶端的內容更多的開始依賴服務端的架構和設計,大家的關注也從一個客戶端到了一整套系統的關注上。曾經的Web測試技術,API測試技術,Server測試技術也都慢慢的融入了移動互聯。這也是之後為什麼測試的關注點會從一個點發展到一個面的根本原因,這種情況一致延續到現在。

移動網際網路本身的測試工具已經非常多,開源的框架和工具也在github上面遍地開花,另外技術本身已經出現了很多的組合使用。這一切與10年前可以說是天壤之別。現在測試技術可謂遍佈各個網站,測試棧也幾乎可以打通了整個常用的程式語言以及前後端系統。誇張點說現在的移動網際網路的測試技術可以說已經到了讓很多人望而卻步的程度了。

關於移動網際網路測試的發展史的科普

五、測試意識

這確是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但可能本質上和移動網際網路關係並不是非常大,可能移動網際網路只不過是加速了這一現象的發生。還是需要分成兩個方面來講,學術界和工業界。早在2009-2012年間,整個測試行業在這兩方都有非常明顯的活動。

學術界:辦協會,做會刊,登報紙。擴散各種測試用例設計的方法、理念。從國外引入各種新的概念和設計思維等。當然測試畢竟也是研發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所以敏捷、DevOps的一些理論也都不會放過。

工業界:工業界的夥伴們忙跟狗一樣,沒有什麼研究。之前幾年基本上都是在學習移動互聯的新知識,大力研究UI自動化。

他們的關注點都在一些通用的方法論上,但這些在2013年之後基本上就消失殆盡了。一來這些在行業中慢慢變得很難賺錢了,二來移動網際網路加速了整個國內網際網路的各種屬性,理論本身也很難有趣落地實踐的可能性了。但大家不得不承認一點,學術界在高校中被稱之為“未來科學”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在意識層面上的確比工業界的人們要先進的多。

測試真正意義上的自動化可能是自動化的終極目標,測試本身可以簡單的分成“測試前”、“測試中”和“測試後”,但現在看來工業界基本上都還在“測試中”這個環節折騰,測試的自動化有透過軟體框架實現的,也有透過opencv攝像頭+硬體實現的。但無論是哪一種基本上都還在“測試執行自動化”。

在早些年工業界很少有人去關心“測試資料,用例設計自動化”以及“測試結果分析,定位,質量自動化”這兩個概念,但學術界卻有很多人在研究,甚至國外已經研究了幾十年了。近幾年才慢慢開始有相關的實踐在大公司中落地,比如鹹魚在前年demo的基於腦圖的用例生成、遍歷技術、線上資料雙引擎、大資料質量大盤等等。相信這些在未來都是工業界測試技術可以突破的點。

總之,移動網際網路在這幾年裡的測試意識基本上是:功能->UI自動化->介面自動化->Native、WebView、底層分層測試->持續整合->專項測試->平臺化、智慧化(資料準備、遍歷、問題定位)-->質量(貫穿整個系統和整個研發流程)

關於移動網際網路測試的發展史的科普

六、測試活動

這有著本質的變化,早些年除了ChinaTest和51testing的一些活動以外基本上就沒有什麼針對測試的活動和大會了。經過了這幾年洗禮之後,我們能夠看到不僅僅有很多的測試專屬會議以外,BAT也會時不時的有一些技術交流大會,同時開發的各種大會也合入了很多測試主題在其中。

總體來講,早幾年可能還苦於沒有人交流。而現在的測試猿們就非常幸福了,因為交流的平臺和渠道實在太多。

七、測試定位

可能這點上並沒有太大的進展,但至少也是從0到1邁出了這樣一步——公司裡應該要有測試這個崗位和角色。不過國內大部分公司和人都分不清楚QA和QC的區別,不能說是一種悲哀。

移動網際網路中,早期其實大部分公司都是不需要測試的,畢竟測試並不能幫助產品從無到有。中期的時候,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引入了一部分傳統網際網路的測試來做移動網際網路,但後來發現不行。一來移動網際網路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賺錢,所以在過程中很多公司其實有過一次測試的裁員。二來發現傳統網際網路的測試根本就hold不住移動網際網路的產品,所以基本上後來就針對性招聘有經驗的移動網際網路測試員了。

後期,也就是差不多是現在這個時間段。測試和開發、運維等都開始融合了,測試本身的定位也從原本的測試保證到了質量保證。簡單來講,這也算是一個很突出的進步了。測試這個角色其實在這幾年間就是一個催化劑的作用,讓人和企業都慢慢的意識到了測試的重要性,意識到了質量的重要性,意識到了 測試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40641/viewspace-265381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