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百年網際網路 Web 史

huxiu發表於2013-09-26

  從1910年資訊學之父保羅・奧特萊特提出世界館(The Mundaneum)的設想算起,網際網路已經走過了100年的歷史。我們來看看這一百年裡 Web 有哪些值得記住的時刻。

  1910年:世界館(The Mundaneum)

  由資訊學之父保羅・奧特萊特提出這一設想,意在“蒐集全世界的知識並設計相應的制度分類存放”。

  1941年:《小徑分叉的花園》(The Garden of Forking Paths)

  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次發表於1941年,短篇故事《小徑分叉的花園)被認為是超連結文字概念的雛形。

  1945年:Memex

  羅斯福總統的科技顧問萬尼瓦爾・布什(Vannevar Bush)在《太平洋月刊》發表了《如我們所想》(As We May Think)一文,被廣泛認為是超文字概念的早期形態。文中描述了一部名為 Memex 的裝置,“一種類似於機械個人文件和圖書館的裝置”。

  1963年:HyperText(超文字)

  Xanadu超媒體系統的發明者泰德・尼爾森(Ted Nelson),正式提出了超文字(HyperText)的概念。

  1970年:標籤語言(Markup Language)

  查爾斯・戈登法博(Charles Goldfarb)與他人聯合發明了首個標籤語言 GML,並設計了 SGML,正式提出了“標籤語言”的概念。

  1974:網際網路一詞首次出現

  範頓・賽夫(Vinton Cerf)、猶根・達蘭(Yogen Dalal)和卡爾・桑曬(Carl Sunshine)在《網際網路傳輸控制專案詳細》(Specification of Internet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gram)當中首次使用了網際網路一詞。

  1990年:首個全球資訊網(WorldWideWeb)瀏覽器

  蒂姆・博納斯李(Tim Berners-Lee)在一臺 NeXT 電腦上開發了全球首個全球資訊網瀏覽器,之後被重新命名為“Nexus”。

  1991年:WWW計劃啟動

  蒂姆・博納斯李在新聞組宣佈啟動“The WWW”計劃,全球的高能物理研究人員都可以通過這個計劃分享資料、新聞和文件。

  1993年:Mosaic 瀏覽器釋出

  伊利諾伊大學 Urbana-Champaign 分校開發的 Mosaic 瀏覽器釋出,前身是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為 X Window 系統開發的 UNIX GUI,之後被移植到了 Macintosh 和 Windows 作業系統上。

  2007年:iPhone釋出

  配備移動版本的 Safari 瀏覽器,許多人認為是 iPhone 帶來了第一代移動瀏覽器。

  2008年:Google Chrome 瀏覽器釋出

  基於 WebKit 引擎,Google 推出了自己的瀏覽器,蘋果的 Safari 也採取了同樣的引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