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邁入大學的第一批”00後”即將在兩年後達了合法結婚的年紀,但同時也面臨著嚴重的性別失衡問題。根據國家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鑑(以下簡稱”六普”)資料顯示,”00後”(2000-2009年出生)男生比女生多出了近1271萬,整體人口的性別比達到了118.91。

那麼,118.91這個數字究竟意味著什麼?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釋出的《2017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如果把”00後”看做一個國家,憑藉118.91的性別比,它將僅次於馬爾地夫,成為男女性別比差異第七大(男多女少)的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女性的平均壽命高於男性,因此中老年人的性別比往往小於或等於適婚年齡的各年齡層,所以下表中包含了老年人的整體人口性別比往往高於該國”00後”人口性別比。比如,包含了所有年齡段的中國整體人口性別比為106,與汶萊、巴基斯坦共同排在了世界第十。

而細看整個”00後”群體,性別比整體呈現出逐漸增大的趨勢。作為”00後”的尾巴,在2009年出生的人口性別比達到了121.06,男生比女生整整多出了近150萬。

“00後”性別失衡遠超”90後”

江西、河南、海南為”重災區”

相較於”80後”和”90後”,這樣的性別比例是前所未有的。

根據六普資料,”80後”整體的平均性別為101.13;”90後”增至110.76。從下圖不難發現,從1994年後,數值開始快速上升,1995年首次突破110,而這樣的趨勢並未在進入2000年後止住,反而有上升的勢頭,最終”00後”整體人口的性別比定格在了118.91。

從全國各地來看,”00後”性別失衡問題遍佈我國的絕大部分省份。

為了更好地比較”00後”在各省性別差異的情況,我們從六普資料中提取了當年0-9歲(2001-2010出生人口)全國各地區人口資料。

(注:由於普查年鑑資料公佈規則原因,無法精確定位到各省地區2000-2009年出生人口,故採取2001-2010出生人口作為分析物件,以確保資料最大程度接近”00後”真實情況)

通過資料處理我們發現,江西、河南、海南、安徽等10個省份2001-2010出生人口性別比超過120,江西省甚至達到了130.77;2001-2010出生人口性別比在110-120區間的省份19個,僅有青海、新疆、西藏三省該值低於110,分別為108.15,105.77以及104.65。

居高不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  

95%的人口出生在失衡地區

事實上,造成”00後”性別失衡的源頭在於我國近20年高居不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

與前面提到的整體人口性別比不同,出生人口性別比專指剛出生嬰兒的性別比,理論上來說,考慮到由於男孩死亡率高於女孩,聯合國將102-107設為出生人口性別比的正常值。

1982年,三普時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是108.47,略微超過正常值,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時達到了111,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時我國新生兒出生性別比已高達116.9,並在2004年達到峰值121.18,嚴重偏離正常範圍。

根據世界銀行資料,近20年來我國的新生兒性別比一直處於全世界最高水平,且遠遠高於其他主要國家。以2002年為例,中國以116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位居全世界第三,而同年的世界平均水平為107.63。

進一步分析資料可以發現,在公佈資料的192個國家和地區中,2002年出生人口性別比屬於正常值102-107共計180個國家,超過107只有12個國家,其中中國排名第三。

聚焦到各省份情況,在”00後”出生的10年間,出生比中、重度失衡的省份數量增加了4個。

當我們將上圖資料與該省人口相結合時發現,2010年9省份出生性別比超過120,出生人口占全國出生人口的39.9%;西藏、新疆以及北京市3個出生性別比正常或輕度失常的的地區,出生人口僅佔全國出生人口總數的3.5%。換言之,2010年全國有超過95%的出生人口出生在失衡地區。

 

失衡的背後:”消失”的女嬰

1990年代初,諾獎得主阿瑪蒂亞·森就指出:性別比例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性別歧視。

一直以來有觀點認為,在中國,由於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和90年代超聲裝置的普及,基於性別的選擇性流產,是性別失衡不容忽視的一個原因。

根據海關資料,進口掃描器的數量在1985年至1989年達到峰值,1989年僅高檔彩超機就進口了2175臺。到1990年代中期,所有縣級醫院、鄉級診所、計生辦都配備了可以在產前識別性別的B超掃描器。伴隨著B超掃描器的廣泛普及,中國在1980年代的出生性別比得到了史無前例的增長,一舉遠超正常值。

相較於因流產而”消失”的女嬰,人口普查中另一組資料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從下圖不難看出,2000年我國1996-2000出生(0-4歲)人口性別比為120.17,十年之後,1996-2000(10-14歲)年出生人口性別比例下降為116.24,這意味著,和十年前相比女生多了或者男生少了。即便考慮到不同性別嬰兒死亡率差異等原因,這樣的資料變化也頗為蹊蹺。而從下圖來看,這樣的變化卻並非個例。

瀋陽師範大學人口學教授王立波認為,相較於流產,更多父母是把出生的女嬰以及超生的男嬰以各種方式隱藏起來,這些被隱藏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最終總會以各種方式出現。根據相關論文顯示,1989、以及1990年上半年男、女嬰漏報率最低估計值分別為2.22%和5.6%,女嬰漏報率等於男嬰的2.5倍。而隨著孩子不斷地長大,到了不得不申請戶口的年齡時,他們的資料才重新回到了統計資料中。

10年前,性別比例失衡儘管已經被關注,但對社會的不良影響依然十分有限,這主要是因為性別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制在了婚前一代(即兒童和青少年)。而近些年,隨著性別失衡的”90後”步入婚姻殿堂,”00後”步入成年,其社會影響將變得更加嚴重。

根據官方資料,截止到2018年,中國的單身人口近2億人次適婚年齡的男性總人口比女性多了約3500萬,目前中國整體上的,不論是從城市、鄉村還是鎮來說,單身男性的數量都高於單身女性的數量,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根據預測到2020年左右,20-29歲婚育旺盛期的男性青年比女性多約3000萬。

一般來說,人口性別比短期失調可以通過婚齡差來調整。但如若失調時間過長,失調值過大,其後果必將導致婚姻市場擠壓,相當數量的男性婚齡人口難以婚配,由此可能會派生更加複雜的社會問題。而想要降低影響,最終實現要性別比平衡的目標,真正提高女性社會地位、實現男女平等方為治本之策。

參考文獻:

《中國出生性別比的新變化及其思考》石雅茗,劉爽

《Prenatal Sex Selection and Missing Girls in China : Evidence from the Diffusion of Diagnostic Ultra sound》Yuyu Chen,Hongbin Li,Lingsheng Meng

《我國近年來出生性別比升高原因及其後果分析》曾毅,顧寶昌,塗平,徐毅,李伯華,李湧平

來自:穀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