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圖靈專訪《番茄工作法圖解》作者Staffan十日談之四

高翌翔發表於2012-03-03

圖靈社群:番茄工作法可以幫助大家把“必須完成”調整為“小步推進”。但對初學者來說,開始時最難的莫過於優先順序排序和任務分解。比如說,我打算通過閱讀一本技術書來自學某門程式語言,又該如何用番茄工作法制定學習計劃呢?

宣告:本譯文是對《[進行中]時間管理者的每日一答》一文的系列翻譯。在翻譯過程中多次參考了大胖童鞋的譯文,特此感謝 :D

力薦《圖靈訪談之十六——番茄工作法十日談 - Staffan Nöteberg》,此文是大胖童鞋翻譯、整理的訪談合集,譯文如行雲流水,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建議初次閱讀本系列訪談的讀者直接閱讀此文


圖靈社群:番茄工作法可以幫助大家把“必須完成”調整為“小步推進”。但對初學者來說,開始時最難的莫過於優先順序排序和任務分解。比如說,我打算通過閱讀一本技術書來自學某門程式語言,又該如何用番茄工作法制定學習計劃呢?

Staffan:首先,區分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是非常重要的。短期目標應當足夠細緻,以至於清晰地認識到為了實現目標都需做些什麼(what to do)。不過分解長期目標卻是瞎耽誤工夫、白費勁兒。因為在你完成以前,世界已日新月異。

如果你估計實現某個短期目標要花費半天以上時間的話,那表明此目標分解得略顯粗糙,應繼續細化分解。儘管有人聲稱,他們的活動是原子級別的,已無法再分,但只要活動一開始,奇蹟就發生了(照樣能分出一二三步,輕重緩急)。根據我的經驗,不妨問問自己:要完成這項活動,應該先做什麼?若是讀一本書,首要任務是瀏覽一下目錄;接著第二項任務是閱讀第一章;第三項任務可能是完成第一章的課後習題。然而,學完整本書則是個長期目標。

其次,經常性活動與一次性活動也有差異。如果每天你都讀書(不僅是此書),那麼可把這視為經常性活動。在《番茄工作法圖解》中“事務番茄鍾”[1]一節就談及了此問題。對於在新增的活動、以往的活動、經常性活動、以及未完成活動之間的輪轉問題,Mark Forster[2]的“自動聚焦(Autofocus)”法對此另有高招。儘管我覺得他的方法仍需調整,但想法很有趣,而且我想Mark已經摸著了一些門道。

當對估算心裡沒底時,我會採用一些度量方法。比如,我會在書的封面內側畫張燃盡圖[3](Scrum)。X軸是未讀的頁數,Y軸是日曆上的日期。或者Y軸是用完的25分鐘迭代數,即番茄鍾數。在第一種情況下,可以推算出讀完的日期。在第二種情況下,可以知道讀完還需多少個番茄鍾。

大胖譯註

  • [1] 事務番茄鍾,詳見《番茄工作法圖解》104頁。
  • [2] Mark Forster,音譯名馬克·佛斯特,他是《搞定一切,還有時間玩》(Get Everything Done)等多本時間管理書籍的作者。國內尚未引進他的作品。對文中提到“自動對焦”法感興趣的讀者可閱讀此文
  • [3] 燃盡圖,在敏捷開發的Scrum流程中,燃盡圖(burn down Chart)是一張公示圖表,顯示當前Scrum中未完成的任務數目,或在Scrum訂單上未完成的訂單項的數目。

《番茄工作法圖解》作者Staffan系列訪談譯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