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5年初,矽谷對工程師的需求開始暴增之時,蘋果掌門人賈伯斯就私下裡與Google總裁施密特達成祕密協定:不互相挖對方的員工,共享薪酬資訊,對違反以上規定者予以懲罰,通過這些手段來壓低員工工資。
2005年2月27日,蘋果董事會成員、Google高階顧問Bill Campbell就給賈伯斯發郵件確認,舒密特“親自主抓,堅決杜絕一切從蘋果挖人的行為。”
當年晚些時候,舒密特指示其主管業務運營的高階副總裁Shona Brown對該祕密約定保密,並且只能“通過語言溝通,因為我不想留下任何文字記錄供別人起訴。”
這些矽谷IT巨頭之間的祕密協定2010年被司法部在一次反壟斷調查中披露出來(報告全文詳見這裡)。 據估計,在2005至2010年期間,近10萬名工程師的薪酬被人為壓低,各公司因此少付出的薪酬總額高達90億美元。上週,聯邦第九巡回法庭駁回了 Google、英特爾、Adobe要求取消訴訟的請求。陪審團將於今年5月27日在聖荷西做出判決,主持該案的法官Lucy Koh曾主持蘋果和三星的專利訴訟案。
在一個獨立的相關調查中,eBay及其前CEO Meg Whiman也受到聯邦政府和加州政府的同類指控。
在與Google達成祕密協定後,賈伯斯又強行將Adobe公司拉入同盟。他首先向Adobe公司CEO Bruce Chizen抱怨該公司僱傭蘋果公司的員工。Chizen不好意思的回答說,Adobe只是僱傭一小部分低階別員工。
“我想,我們可以同意不僱傭高階別員工……我建議我們公開討論,好言相商。”
但賈伯斯馬上威脅稱:
“好吧,我會告訴我的人事,他們可以隨意僱傭Adobe公司除了高階董事和副總裁之外的所有員工。我可以這麼理解你的意思嗎?”
然後Chizen的態度馬上就軟下來:
“那我覺得雙方還是不互相挖對方員工的好……如果你同意,我會告訴我的員工。”
第二天,Chizen就告訴主管人力資源的副總裁:“我們和蘋果不再互相僱傭對方的員工。”
事實上,早在2005年和Google達成“君子協議”之前,賈伯斯就曾對Google招募蘋果的Safari團隊提出過警告,他告訴Google的創始人之一Sergey Brin:
“如果你僱傭了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就意味著對我們開戰。”
Brin隨即通知Google的管理團隊,並停止了所有對蘋果公司員工的招募。
在矽谷的政治版圖中,Adobe並不是蘋果那樣的超級巨頭。但無論是否被賈伯斯強迫,通過這種同盟,這些公司內部開始出現了不平等。成千上萬工程師的薪水被人為壓低,轉化成公司的利潤,並以獎金的名義進入那些已經最富有和最有權力的人的腰包。
在接下來的兩年中,這個由蘋果、Google、皮克斯發起的祕密同盟又加入了Adobe、Intuit和英特爾等公司。這個祕密同盟之所以會慢慢形成,主要是基於矽谷董事會混亂而錯綜複雜的關係。
英特爾CRO Paul Otellini於2004年加入Google的董事會。僅2007年,這個業餘的兼職就為Otellini帶來了2300萬美元淨收入,目前他名下依然 有數千萬Google的股票期權。這讓他在英特爾的股票期權相形見絀,儘管他的職業生涯和工作重心都在英特爾。
同時,舒密特在2009年之前都是蘋果的董事會成員,司法部的反壟斷調查迫使其辭去了該職位。時任Intuit總裁的Bill Campbell也曾為蘋果董事會成員,並擔任Google的官方顧問,2010年前才辭去該職務。
值得一提的是,Campbell在矽谷是一個名人,正是他在背後穿針引線,將各位CEO聚攏在祕密同盟之中。賈伯斯經常和Campbell在他們帕洛阿爾託的家附近散步,他非常看重Campbell讓“A和B兩個人一起合作”的能力。
舒密特對Campbell更是推崇備至,他盛讚其為Google搭建了組織架構:
“他對谷歌的貢獻已經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他最大的貢獻在於搭建了谷歌的組織架構。”
法庭檔案顯示,正是Campbell的牽線搭橋讓賈伯斯和舒密特形成了最初的矽谷薪酬同盟。Google是蘋果最想拉入薪酬同盟的公司。據媒體報導,2005年時在Google招聘和加薪帶動下,整個矽谷的薪水都大幅上漲,漲幅創10年新高。
Campbell還促成了英特爾和Google的協議。2006年時,他和Googlei高階顧問Jonathan Rosenberg達成協議,無論是否是員工主動聯絡Google,Google在向英特爾員工發offer前必須打電話通知英特爾CEO Paul Otellini。
在將Google和英特爾加入同盟之後,他自己的Intuit也加入了該同盟。
在矽谷,Campbell運用其神祕莫測的人際交往能力,為自己和同盟中的公司創造了難以想象的財富。賈伯斯是這麼評價他的:
“他深諳人性。”
舒密特則稱:
“他是我最親密的知己……他本人就是對信任的最好闡釋。”
……
當所有人都在為後工業時代的科技發展欣喜不已,並將矽谷視作天堂的時候,以上這些醜陋的陰暗面告訴我們,舊世界的欺詐、壟斷等種種潛規則在這裡依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