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網際網路下鄉?還要專注需求與權益

TP_funny發表於2015-03-13
畢竟,六億多網際網路使用者,五億多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算下來似乎就差八億農民兄弟了

筆者在春節回了趟老家,某東部沿海三線城市,相比較西部更廣闊的農村,這裡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顯然要快一些,生活水平普遍較高,家族下一代普遍進入城市生活,某種程度上可以將這裡看作是西部農村未來的參考。但即使在這裡網際網路接入比例依然很低。

一、農村居民對已有網際網路產品沒有強需求
首先來分析下原因:
  • 長期生活在農村,習慣於固定的生活方式,極少需要網路才能滿足的需求。
  • 農村居民普遍年齡偏大,文化程度較低,使用者對科技產品自帶技術壁壘。
儘管生活在城市的阿姨奶奶們已經手機不離身,微信淘寶刷的飛起。但對於農村居民來說,附近的集市商店可以滿足絕大多數購買需求,對於一些電器產品等非日常生活用品,他們往往都因為“不會買”而讓子女或者朋友代買,即便是一些青壯年農民也會秉承傳統的價值觀一定要去商場看到實物才可以。至於社交需求,固定電話就足夠了。

農村居民們對網際網路是有極大好奇心的,但他們更多隻是在圍觀。

某種程度上說農村更像是十幾年前的城市,人們對於網際網路主要的需求在於資訊獲取的新鮮感。但平房大院的結構讓串門聊天成為農村居民生活的必備環節,這也是農村資訊交流和獲取的主要方式,其成本遠小於開啟電腦進入網頁搜尋查詢。

不過網際網路公司的廣告越來越多,農村居民對其新鮮感也會隨之產生並增加。在他們的日常交流中經常會提起很多廣告中聽到的公司,從業務討論到人情,家裡有電腦能上網的也會表示回去看看改天回來交流體驗結果。

但他們從來都只是看看而已,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現有網際網路產品並不能切中農民需求,網際網路服務興起的一個本質原因在於城市使用者需要通過一些方式減少時間浪費,提升效率,並可以為此付出一定的報酬,由此產生了訂酒店,訂票,叫車等一系列服務,但農村的慢節奏生活導致居民往往最不差的就是時間,節約的觀念也讓他們更傾向於親力親為而非因此增加花銷。同時他們往往也已習慣於固定的生活方式,又沒有產品專門針對農民的需求有過深入研究和開發。

另一方面在於產品的設計對農村使用者並不友好
不可否認農村居民依然還是以低文化水平的中老年人為主,至少在筆者調研的村子裡如此。由於許多主客觀原因使得他們對網際網路產品有許多閱讀和理解障礙,換句話說就是使用者體驗極差。至於移動網際網路產品,其主要載體——智慧手機就決定了它們無法在農村收穫大量使用者。除了沒有形成手機的使用習慣和對貴重物品損壞的擔憂(即便手機已經很便宜但在很多老年人觀念裡,手機始終跟電腦一樣屬於貴重物品)外,“不會用”,“每天充電很麻煩”成為吐糟的重點,在適於中老年人的終端入口出現之前,移動網際網路產品的農村使用者增長必然是緩慢的。

不僅僅是硬體裝置,不同app風格差異極大,對使用者來說認知難度極大,更是影響農村使用者使用的關鍵之處。(這裡不僅是農村使用者,手Q這樣的國民應用對三十多歲的城市使用者來說都很難用。)
雖然在說起農村移動網際網路服務時總會提到使用者教育的問題,但對於並非當下一代的使用者,這種教育的效果往往收效甚微。實際上,智慧手機這樣具有一定時代性,變革性的產品,比如汽車、電視,最終都是時間完成了對全民的使用者教育。

二、使用者權益無法保障
在各大公司鋪天蓋地的向農村推廣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的時候,有這麼一些人往往被我們忽視,那就是農村已有的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不同於城市使用者,他們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問題,他們的利益該如何保障?

1.售後服務等
舉個例子:在村口營業廳充話費的時候,一位阿姨拿著新買的手機去問為什麼發不了簡訊了,雙方就欠費以及手機壞了等諸多可能進行了大規模討論並上升為小型爭吵最終不歡而散。當然,阿姨的問題沒有解決。


以此次調研所在村落為例,附近(步行範圍內)沒有發現很多手機,電腦等電子裝置維修店,而運營商營業廳技術能力較弱,官方售後距離較遠,人力資源也較少,往往不能及時解決問題。同時我們也知道電子裝置維修利潤空間巨大,再利用農村使用者對相關技術資訊的無知漫天要價的並非沒有。最終又回到了開始買裝置的情況——打電話給子女或熟人,然後等待解決。從體驗上來講,這樣的挫敗經歷是會影響持續使用的。

2.網路詐騙防護等
再舉個例子:村裡有一個愛狗的大叔,在某神奇的網站上看中一條狗,賣家表示把狗郵給他,但是要付航空運費,之後發給他一個物流網站(wanli-sy.com),輸入運單號,發現要先轉賬到個人賬戶付運費,結果客服通知格式錯誤資金凍結,要再轉兩倍的錢才能解凍發貨,於是這大叔前後一共被騙了一千多。


我們經常掛在網上,所以知道四通一達等快遞公司,知道各種方式查詢到那個網站是假的,知道平臺付款不應該直接轉賬到個人賬戶。但對於一個不常接觸網際網路的農民使用者來說,這一切都可能是合理的。

網際網路有數不清的機會,對於詐騙和流言也是。


網路騙局層出不窮的,許多老網民都免不了中招,何況沒有經驗的新使用者。農村的市場有多大,可能被騙的人就有多少。

在上例中,這位大叔經指導報警之後被告知因為涉案金額不足兩千元,不予立案,有後續相關進展會進行通知。對於生活成本相對較低的農村來說,兩千元可能已經是一個家庭數個月的收入。

即使是在各大公司的產品裡,虛假資訊、詐騙也並不少見,在費盡心思將農村居民接入網路的同時,如何保障他們的利益也是一件不容忽視的大事。

村落是一個資訊傳播相對較快的地方,一個居民遭遇網路詐騙後,這件事會快速地傳遞出去,削弱更多居民嘗試的勇氣,這是一個真實的三人成虎的故事。

農村的確是個廣闊的市場,但使用者教育的成本並非是阻礙農村網際網路發展的根本因素,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推廣,不如好好考慮下農村居民的真實需求還有更多的支援服務,不然還是讓他們按照固有的生活方式繼續生活下去吧。畢竟時代的發展總會讓所有的村落都現代化,使每一個人都接入網路。
相關閱讀
評論(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