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無人車事故又有新內情曝光:為競爭盲目冒進,癮大技術差
允中 發自 SSJQ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Uber無人車撞人事故,完全偶然嗎?
恐怕並非如此。
在《紐約時報》最新獲取的Uber內部報告中,顯示Uber無人車在過去一年出於競爭目的,盲目冒進,在一系列技術不成熟的情況下,仍採取了激進政策。
直至悲劇發生。
△ 發生事故的那輛Uber無人車(Via 路透)
Uber無人車冒進的核心證據之一是“人工干預次數”。在這份100頁的Uber內部報告中,Uber的無人車平均每獨立行駛13英里,就需要進行人工干預一次。
這是個很差勁的水平。
相同的“人工干預次數”,通用旗下的Cruise是平均每1200英里干預一次,Waymo則更長,平均行使5600英里,才進行一次人工干預。
但即便如此差勁的技術水平,Uber還是冒險地在政策寬鬆的亞利桑那州大力推進無人車,而且還做出了更加激進的決定。
之前,Uber的無人車研發,測試車上的配員標準是2人,一人駕駛位,另一人副駕駛,一個充當安全員,及時剎車,另一個充當記錄員,及時觀察和記錄資料變化。
然而,為了追趕競爭對手Waymo的路測里程,也為了更快把無人車推向市場,Uber無人車後來改成了一人一車,這樣能讓路測里程一下子翻倍。
Uber之前的無人車測試主陣地是匹茲堡,但後來就轉移到了亞利桑那州,團隊規模400人,配備150輛車。其實一車兩人也是可以實現的。但Uber沒有這麼做。
當然,最後發生的悲劇也與此脫不了干係。
按照已經公佈的視訊,發生事故的Uber無人車上的安全員,完全沒有留意車輛的行駛情況,甚至都沒有抬頭注意路面情況,所以撞上行人時根本起不到“安全員”及時剎車的作用。
Uber無人車為何如此激進呢?對於自家技術啥水平,沒有一點數嗎?
答案是有的。
但他們認為每次人工干預之前的獨立行駛里程數量不應當視為測試無人駕駛汽車整體安全性的一項指標,而只能看作是追蹤系統改進情況的一個方法。
Uber的思路是:不同的企業可能會對干預里程進行不同的設定,最終的結果應當依據無人駕駛汽車產品本身的測試地點和測試方式來決定,例如在空曠的高速公路上行駛和在擁堵的街道上行駛等。
另外,Uber高層也對自家技術的實際進展心知肚明。
還是《紐約時報》報導,去年8月上任Uber CEO的達拉-科斯羅薩西(Dara Khosrowshahi),曾一度考慮要砍掉自動駕駛研發,但後來出於遠景考慮,他又決定繼續推進研發。
其實這種“遠景”也不難猜,畢竟你有“自動駕駛”的業務,IPO上市時,總要顯得更有魅力一些。
有點像出於“試試”態度開始進軍叫車的美團,一旦“叫車”被認可,估值按照“美團”+“滴滴”也能說得通。
然而現在,Google小心翼翼路測、不斷向市場宣傳自動駕駛的安全性,被Uber一撞,說服力大減。
還能說什麼呢?
癮大技術差,堪稱無人車行業豬隊友。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 完 —
加入社群
量子位AI社群15群開始招募啦,歡迎對AI感興趣的同學,加小助手微信qbitbot6入群;
此外,量子位專業細分群(自動駕駛、CV、NLP、機器學習等)正在招募,面向正在從事相關領域的工程師及研究人員。
進群請加小助手微訊號qbitbot6,並務必備註相應群的關鍵詞~通過稽核後我們將邀請進群。(專業群稽核較嚴,敬請諒解)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介面,回覆“招聘”兩個字。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作者
վ'ᴗ' ի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
相關文章
- 無人車致命車禍視訊曝光:Uber技術失敗的實錘,一場本可避免的災難
- 無人車上路技術難點分析 中國無人車上路可行嗎?
- 外媒:騰訊計劃獨立開發無人駕駛技術 與百度競爭
- 不要盲目使用新技術,說的就是你,JWT!JWT
- 《黑相集:灰冥界》:盲目追求技術進步而痛失劇情的錯位體驗
- 加強技術創新投入 提升國家數字經濟競爭力
- 技術“破圈”核心競爭力迭代路徑
- 通用汽車收購無人車技術初創企業CruiseUI
- 技術競爭不斷打破續航瓶頸WXM
- 學技術的同學不要盲目
- 大資料競賽技術分享大資料
- 作為軟體技術人,看中國工業軟體差在哪?
- 組合邏輯電路消除競爭冒險的方法有( )。
- NEO主要技術社群成員大曝光
- 寶馬新思路:推無人駕駛豪華車隊挑戰Uber
- IPIDEA分享|大資料技術助力消費者分析,提高市場競爭力Idea大資料
- Uber創始人預測無人車程式:它何時真的到來?
- 餐飲業進入“無人”時代 口碑宣佈開放無人餐廳技術!
- 一個無競爭的快取快取
- 區塊鏈技術火爆,但真正懂區塊鏈技術開發的人又有幾人區塊鏈
- 以 Kubernetes 為代表的容器技術,已成為雲端計算的新介面
- 室內定位競爭格局:四大梯隊,你更看好誰?
- 【API進階之路6】一個技術盲點,差點讓整個專案翻車API
- 智慧時代如何解決算力迭代使其成為新時代競爭?
- 無人車技術面臨八大挑戰:反應慢的人類司機、惡劣天氣、黑客……黑客
- 技術瓶頸,居民吐槽:Waymo的無人車理想和糟心現實
- 瓜子大資料架構首曝光:掩藏在“二手車”背後的技術思考大資料架構
- 電話機器人使用的技術差不多,價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機器人
- 蘋果新專利技術曝光:耳機可以智慧通訊蘋果
- 「NGW」前端新技術賽場:Serverless SSR 技術內幕前端Server
- Uber前無人駕駛工程師告訴你,國內無人駕駛之路還要走多久?工程師
- 大資料:國家競爭的前沿大資料
- 專訪心動黃一孟:手遊無須內卷競爭 濫用競業拖累行業發展行業
- 彭博社:中國已在5G技術競爭中領先美國
- 頂級車廠授權 網易《王牌競速》首測賽車陣容曝光!
- 介紹鮮為人知但功能強大的 Git 技術Git
- 【智慧駕駛】無人駕駛推進時間表及五大技術領域關鍵節點
- 同是3年開發經驗,為什麼你的技術比別人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