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18年8月底,我全職加入了一家創業公司,具體做什麼我暫時先不說吧,我是產品和技術負責人,自己出資了50w,大股東(下面簡稱T)也就是ceo是早期阿里出身的中供銷售,從2017年11月開始成立此公司,我出資入股之後,成為了二股東,期間我不拿一分錢工資,並獨立負責產品和技術;辭去了(或者說被調整吧)年薪100w+期權的工作加入的,當時覺得憑我的技術能力+產品思維,加上ceo的銷售能力,可以幹一番大事業;
進展
在加入之後四個月裡面,我全心全意投入,中秋節都沒和家人吃飯,都在加班修改重構程式碼,為了節省費用,還把自己家裡的一臺電腦主機,一些網路裝置拿過來給公司用;在四這個月裡面,我總結下來主要做了下面幾件事情:
1.引入的溝通工具:企業微信以及研發管理流程tapd;
組建了客戶技術支援群;服務好了兩個僅有的客戶;
組建了客戶技術支援群;服務好了兩個僅有的客戶;
2.統一了技術框架:spring boot2 +mybaits+dubbo+redis;並將系統遷移到阿里雲上;
3.建立了內部知識庫;內部wiki;
4.重構了收銀臺,許可權系統,進銷存進行了一期重構(未上線);
5.人才引進:重組了整個技術團隊,不合適的辭退(3人),新加入了7人;想盡了一切辦法,在薪資和期望值之間平衡,找到更合適,價效比更高的人才進來;這一點是最難的;
離開的原因
為什麼到現在這個點覺得沒法堅持下去,先說大問題
大問題
1.銷售沒有進展;從8月底第一次聊專案到現在,將近四個月的時間,只簽約了一個小訂單(幾萬的訂單);
期間引入了一位阿里的誠信通的銷售做銷售總監,結果在10-11兩個月裡面基本上沒有進展,上面這個簽約的銷售訂單,反而是中途轉入的一個小姑娘簽約的,而不是銷售團隊完成的;
2.融資沒有進展;主要是T去談的,說是談了30幾家,沒有幾家有實質性的接觸和結果;
3.發展方向不明確,產品不夠聚焦(中途微信電商小程式上了,大資料要上,分散了團隊的經歷)
小問題
1.財務不透明,作為第二大股東的我,到現在也不知道公司賬面上有多少錢?還剩下多少錢?
2.T做事太霸道(當然也不能說是壞事),直接在客戶技術支援群裡面講一個老的程式設計師開除,只是因為稍微頂撞了下他;管的太細;我剛開始進去的時候,他還會經常直接指揮下面的產品和技術去做一些事情,直接繞開了我,並且有非常強的控制慾;不巧,我也是有很強的控制力,所以經常兩個人打嘴仗,私下裡面至少打嘴仗3次;中間有段時間,因為要融資,所以t長期在外面跑,我獨立主持產品+技術團隊,最高的時候,有18人(產品+技術);
這一點是我沒有預料到的,因為都覺得是阿里系的,做事風格接近,但是其實t在2010年就離開了阿里,我是2010年才進去的,所以階段不一樣,受到的教育和培養是不一樣的,
3.社保選擇性繳納,我打算撤出的時候才知道,原來T對於員工,在試用期期間都不繳納社保,甚至有幾個提前轉正的員工也沒有繳納,然後那天我知道這個資訊之後,火氣很大,打電話罵了一頓,讓他補繳;(這一點也是我的問題,沒有控制自己的情緒;然後我也諮詢了其他創業小夥伴,好像一些公司對於試用期不繳納社保是比較通用的做法,試用期過了之後才會繳納),
想撤的核心理由
上面大問題裡面前面2點讓我看不到希望,並且都是t在負責,讓我對T的能力產生了嚴重的懷疑;並且對這個核心團隊能不能走的更遠,產生了更大的懷疑;
我個人經濟上的壓力比較大,原來是自己湊了50w現金入股,然後預留了20w備用,這20w是給自己家庭每個月開銷使用的,家裡每個月開銷要3.5w(家裡有一小孩,太太沒有工作);
當時就算了下,應該能支援6個月;來之前對這個專案和團隊比較有信心,8月底加入,認為10月底之前應該能拿到一筆融資,拿到融資之後就可以給我們幾個股東開始發工資,結果快到12月底了銷售和融資基本也沒有進展,看著帳戶上的錢快沒了,一下子覺得壓力好大;我認為這個基本上這個也是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畢竟剛開始談的時候有一條:就是拿到融資之後,給幾個股東開始發工資,特別是我這樣核心的崗位;
當時就算了下,應該能支援6個月;來之前對這個專案和團隊比較有信心,8月底加入,認為10月底之前應該能拿到一筆融資,拿到融資之後就可以給我們幾個股東開始發工資,結果快到12月底了銷售和融資基本也沒有進展,看著帳戶上的錢快沒了,一下子覺得壓力好大;我認為這個基本上這個也是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畢竟剛開始談的時候有一條:就是拿到融資之後,給幾個股東開始發工資,特別是我這樣核心的崗位;
爭執
第一:服務客戶的問題
to b就是做服務,這個我很清楚,從8月底接觸這個專案到現在,客服服務做的怎麼樣,你和我,還有下面的員工,還有客戶,比如xxx鄭總這樣的的反饋怎麼樣,大家心裡都有桿秤,一定是做的很好的,我有這個自信;
一個技術工程師,在週日吃飯的時候還隨時能夠在微信群回應客戶問題,我不認為是一個失職,至於怎麼解決,能不能解決那是另外一個層面的事情,如果不瞭解技術團隊,不建議做太多的評判;
第二:銷售出身的人怎麼看待產品的問題
如果做過技術,在華為,在阿里呆過,就知道,系統問題每天都有,前不久阿里的產品系統強行上線還掛機幾個小時;後續和產品技術團隊工作的時候,對於外行建議有更理性的角度看待這些情況。
第三:觸碰個人底線
試用期期間不給繳納社保,非正式員工一週內離職的員工不發工資;這兩個點和T爭吵了好幾次;
當時我直接對T說:對於社保公積金都不繳納或者選擇性繳納的技術團隊,能夠做到3個月996,週日吃飯的時候還隨時能夠在微信群回應客戶問題,在任何一個需要技術團隊的公司來說,不算很差的一個團隊;後續請善待;至於要求的能力問題,創業公司能給什麼條件也就能請什麼樣的人來,需要更好的人建議其要求和付出對的起回報;這個也是一個建議;
管理層開會我的意見
我說下我的意見吧:最重要的就是兩個事情,一個是銷售拿足夠多的客戶,一個是拿融資;其他都是小事;
我想知道的是。
1.融資是不是很難拿到。
2.目前公司現金流能維持多少時間?希望到時候能給出一個明確的資料;
如果極其困難,融資也拿不到,我個人是可以考慮裁員,調整產品戰略的;
這幾個資訊基本上都沒有獲得過明確的結論,特別是低一點,財務從來沒有公開過;
最終給的建議
1:產品技術需要人力和時間,不是說加個班吃個飯都能解決的,善待產品技術人員;
2.任何系統不是說一個版本兩個版本就完美了,不是一錘子買賣,;早期產品要聚焦,這個也是我的問題,太分散了,想做的太多;需要堅持mvp原則,堅持底線;最小產品,集中精力現實核心價值,再做加法,否則攤子太小撐不住;
3.對於自己不懂的事情找專業合適的人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4.創業是團隊作戰,如果不相信團隊不和合適,及早調整;有些人能力是不錯,但是可能在這個期間不太合適加入,那堅決清除;
給自己或者技術創業者的建議
1.要創業,需要找彼此熟悉的人合作,對對方的能力有一定了解,工作中是否合拍很重要;特別是對技術人員,如果合作伙伴從來沒有合作過,這個要慎重;各方的匹配度很重要,我和T其實某種意義上都是比較強勢的人,所以在一些地方容易產生摩擦;
2.必要的時候還是要堅持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3.如果覺得自己有銷售or運營的能力,技術人員不如自己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