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歷談技術應用的創業思考

理想的現實主義者發表於2019-04-26

一、技術應用大環境

​ 從大環境來講,目前商業軟體行業大多都屬於應用型別,從最基本的工具、平臺、和理論實現來說,目前國內都是二次開發應用佔大多數(這個應該沒有反對意見),從各大公司的招聘流程上來看,開發崗位都是以技能應用為主,理論為輔,這也是窺見其中端倪。隨技術發展加快(也有人說部分技術應用片面型風氣盛行,對技術遞進和內在聯絡缺少認知),對學習能力也相應要求提高,企業可以簡單直接的反應到應聘者年齡要求上(或本身對技術的理解不太深入,或從階段性要求和成本來看,也都無可厚非)。

二、創業企業的技術型別

技術應用市場就決定了創業企業的技術路徑:

  • 從技術開始推廣到應用,技術驅動型;

  • 從應用開始推動技術實現的升級,產品驅動型;

    下面具體談談各自的優勢和風險:

* 技術性創業企業

​ 屬於知識密集型,起點高,起始成本高,風險大;對行業應用有高度抽象,市場推廣的時候也需從具體應用案例入手。多是一些熱門技術應用領域(比如:AI演算法的商湯),也有一些是從下一節要說的第二類創業型企業沉澱或轉型出來的,比如一些成功企業下的小部門獨立出來,或直接轉型到服務提供型(To B 業務)。

​ 先談直接啟動的技術型公司,再談轉型型別企業。這一般是技術院校和資本對接而形成的技術轉化專案,創始人一般都有較高階別的教育背景,屬於學院型技術大咖類頂尖人才。也是風投追逐的所謂風口類專案,從不用擔心融資問題,基本上是資本追著要給錢,就怕你不要。昔日見慣各類專案的大佬,這個時候也要三番五次“遞話”,要求“給機會”。這也見風投這個行業,初始的時候是多麼的不成熟,但總歸在大水漫灌下有幾個專案像點樣子。隨著時間的積累,風投也慢慢走向了成熟。同時,這類技術型公司的風險來源於兩個,首先是技術和市場需求的選擇匹配,技術是時刻發展的,在滿足人的需求方面也有相應的代價和成本,要麼價格昂貴,要麼人們需要去適應技術應用的前提要求。一些階段性技術會飛快的在市場消失,比如:尋呼機(俗稱BB機)。其次是技術型創始人對商業運營的不適應,主導地位被剝奪。案例很多,創始人出走或主導被方向改變的企業,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蘋果公司是個很好的例子(不強調基於結果對過程中是是非非的判斷)。

​ 對於由轉型(部門轉子公司,業務轉服務)而來的企業,通常被認為是一個穩妥的發展過程,擁有資本和技術的積累,無論是主動轉型還是市場逼迫,起始對外來資本和技術人才的要求都不高,風險相對較小。積累是個中性詞,既可以是正資產,也可能是個負資產。存量是發展的基礎,同時存量意味改變和升級的損耗成本。業務的變化相對會影響組織和管理的變化,需要一定的適應性。

​ 從唯物主義觀點看,事物都有兩面性,風險和收益也有階段性,優勢劣勢也有相對性。技術性創業公司一般是朝平臺服務型方向發展,當然也可以在形成技術標準後的業務產品擴充。比如:微軟(window、office等)

* 應用型創業企業

​ 屬於產品型,從具體行業應用入手,以產品為主導,技術以實現為主。有個比喻很好,做產品就象飯店推出新菜品,有經驗的廚師會考慮口味、賣相、成本、以及主要面對的食客偏好等。做平臺的就象搞自助餐的,需要品種繁多,滿足食客的多樣性選擇,以便拉新和提高顧客的留存率。

​ 對產品定位、需求規劃、設計實現都有生存的硬性要求,一款成功的產品又可以衍生出一個產品群體(相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或不同使用者的相同需求)。比如:QQ、360的衍生髮展模式等。 **產品市場切合 (Product Market Fit)**是重要節點,從技術應用的角度來說配合這個節點的灰度策略(比如:AB測試),並不能有多少改觀,畢竟還是在有限的選擇中決策。

​ 應用型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可以實現產品、技術的雙輪驅動,比如:阿里巴巴的交易平臺、雲服務平臺。能夠衍生出技術服務型的子公司或產品。

​ 所有的這一切,讓我們回到開始的起點,一款成功的產品是這一切現實和想象的開始,優勢和風險也來源於這種獨角獸的發展過程。如果創新性不夠,風投大佬不搭理,要靠自己撐過初創期;如果創新性太夠,市場怕是一時接受不了,靠風投續命,過得也像乞丐一樣煎熬;如果創新恰到好處,天時地利人和也都能達到,在踏過獨木橋後,就該選商業派系助你華山論劍了(要努力做一個天選之子)。說到風險,那就是行差踏錯後的劃圈圈了,有人不信可以去查查創業成功率,何況還有“有心栽花花不發”的那隻看不見的手(注:認知的改變來自技術的發展,隨手拋硬幣可以是個概率事件,也可以是拋的角度,拋的力量,空氣摩擦等因素的綜合確定性事件。觀察的粒度並不影響巨集觀概率的準確性,但會影響描敘單次行為的準確性)

三、創業的殊途同歸

​ 創業過程有很多階段,創始人在不同階段也各有打算,有的人可以堅持到底,終見光明。有的人,不論是審時度勢,還是形式所迫,或者全身而退,或者失敗落魄。作為一個商業化過程,只要存在利益空間,就會有形形色色的人蔘與其中。一種是價值保值型,成功人士想要開創新事業,有積累的人士想要從傳統產業轉移過來,對風險和收益有認識;一種是價值實現型,在機會成本面前,創業可能是一個價值最大化的選擇,但同時也是風險最大化的選擇;最後一種是價值隨機型,沒有選擇,只有被選擇,依賴於是否運氣好,也決定於自己(有能力選擇時)的價值選擇(升級為價值實現型的可能性)。

​ 從巨集觀角度看,終歸有創業企業通過各種努力和運氣脫穎而出(運氣和成功的關係,一般不在主流媒體的討論範圍,筆者覺得從系統論和哲學的範圍內討論,都有關聯),但從參與者的角度看,這個概率對個人來說就,選擇範圍縮小,自然概率變大,至於大概率是成功和失敗,就看自己的努力和運氣了,呵呵。

​ 創業是個鍛鍊人的過程,如果不只從世俗的成功學來看待問題,這裡我們不討論世俗成功學,避免變得不深刻(其實,世俗成功也是成功,也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沒什麼不能談的,這裡只是篇幅有限)。創業對人的要求是多方面,除了對知識面的要求變的寬廣外,也對經歷形成的價值觀以及人際交往都有碰撞。帶來持續壓力的同時,也帶來改變自己和提高自己的可能。在長時間重複勞動中思考改進的辦法;提高效率。在能者多勞的環境中改變利益分配方式,提高積極性;在人手不夠的沉重開發任務中團隊能量激發,提高向心力;在不同發展階段方向選擇中的集體充分理解,提高管理能力。這些都需要用積極的態度去思考和尋找到解決辦法,在這個過程中理論結合實際,實踐是檢驗的標準,一點也不過時。

​ 為什麼說創業失敗其實是從業人員最大的收穫? 它可以讓你在質疑所有隱藏的假設中尋找到本質,從擴充的角度突破自己在過程中承擔角色的狹隘認知,這是成功經驗不能夠帶來的。總結失敗是一種發散性、開放性的思維過程(筆者不否認,這種總結基於個人對世界的認知的體系,以及總結的深度)。而總結成功是一種內聚性的思維過程(更傾向於自己能力的肯定)

​ 最後談談創業企業的戰略,戰略這個詞涵義很多,企業不同的階段和發展過程有不同的內涵和擴充,因為在有些方向上沒有選擇的權利和選項。經典理論是,企業理念和目標下的企業戰略分為部門戰略和業務戰略。創業企業的業務是一種細分領域的相對壟斷的存在,競爭的地位是它的隱藏內涵。求生存、求發展是創業戰略的內在最迫切需求,戰略本質是“做什麼、怎麼做”的道路選擇,這裡的重點是“選擇”,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那就剩下做好和做壞的經營策略了。所以在初始戰略上想太多,並不能改變這種有限選擇的局面(隨發展來的實力奠定所謂博弈論、囚徒理論的一些外在延展性, 對戰略會提供更多方向上的選擇和選項)。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