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如何領跑“新一代人工智慧”?

大資料週刊發表於2018-06-13

教育部近日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根據該計劃,到2030年,中國高校要成為“建設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領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人才高地”。


640?wx_fmt=jpeg


未來12年,高校該如何承擔起領跑“新一代人工智慧”科研與人才培養的責任?記者近日跟隨教育部採訪團到相關高校進行了採訪。


著眼未來,加強基礎研究


大鼠“017”是浙江大學的一隻“明星鼠”,它的大腦皮層被植入電極,當一旁的實驗員用滑鼠遙控時,它就能沿著地面上的箭頭軌跡“探索”迷宮。


“‘腦機融合’,又叫‘混合智慧’,就是把生物自身的感認知能力與機器的計算能力深度結合,產生更強大的智慧形態。”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潘綱介紹。除了各種“大鼠機器人”,浙江大學科研團隊近年來還進行了猴子意念控制機械臂、侵入式人意念控制機械手完成“剪刀石頭布”等研究。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說,高校的人工智慧學科研究,一定要緊緊圍繞前沿問題。浙江大學將聚焦機器學習演算法、大資料智慧、跨媒體感知計算、混合增強智慧、人機協同智慧等重大科學前沿問題,加速構築人工智慧先發優勢。


吳朝暉是人工智慧專家,其所帶領的課題組在國家973計劃“腦機融合感知和認知的計算理論與方法”的支援下,實現了混合智慧的行為與感知增強,被國際同行認為是“朝這個方向邁出的第一步”。


“高校的人工智慧,更多要擔負起在未來競爭中的引領責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介紹,清華大學從兩個角度切入人工智慧的核心基礎研究,一是腦科學,一是計算。


“這不是側重於支撐現實性人工智慧的主流應用,而是著眼未來的主動佈局。”尤政說,我們在看到國內人工智慧應用技術蓬勃發展時,一定要更加重視基礎研究,“定下心來,敢於啃硬骨頭。”


交叉融合,研究和育人並重


“高校的優勢不僅在基礎研究,還在學科交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潘雲鶴說,這一優勢還有待發揮。


作為國內學科門類最為齊全的高校之一,浙江大學一直致力於推進人工智慧多學科交叉融合,其人工智慧協同創新中心已獲教育部批覆建設。


“角膜炎影象的智慧識別與輔助診斷系統”,便是該校一個由眼科專業團隊與計算機專業團隊全面融合的交叉專案。領銜者有兩位:一位是“白求恩獎章”獲得者、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姚玉峰,一位是浙江大學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教授吳飛。


據瞭解,中國有上百萬人因為角膜病而失明。角膜病影象視覺特徵很複雜,基層醫院眼科醫生診斷有較大困難。姚玉峰說,“單純依賴影象,普通醫生診斷的準確率為30%-60%,通過人工智慧診斷系統準確率可達84%,我們的目標是超過90%,達到或超過世界頂尖水平。”


高校講“交叉”,不僅在研究,還在育人。


在浙江大學,本科一年級的每個學生都要學習程式設計,即使是非工科的本科生,也需要在Java語言和Python語言之間“二選一”,作為自己的必修課程。在浙江工業大學,學校主動邀請人工智慧企業進行合作,學生在校期間就可參與專案研發。


“關鍵是如何把人工智慧用在各個學科裡。”浙江大學人工智慧研究所教師翁愷說,我們希望電腦科學對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可親可近的,學生能自然想到用它作為幫手,催生更多的可能性。


“或許學生大學四年畢業後,世界就很不一樣了。從這個角度講,除了學習知識之外,提升認知和改變這個世界的能力更重要。”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李建東認為,在技術的驅動下,高校需要改變人才培養的模式。


校企協同,抓住應用“機遇期”


多位高校校長一致認為,人工智慧最大的活力在於應用,所以要加強與產業的聯動,特別要推動科技創新體系與產業創新體系的聯動。


用“大資料+人工智慧”來理解交通規律、提高道路利用效率,是當前智慧交通領域的熱點。浙江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智慧交通”創新團隊,十多年來和浙大中控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攜手合作,研發了基於交通大資料的新型城市智慧交通系統。


“過去兩年,成果在浙江的紹興柯橋、杭州蕭山等地進行推廣應用。”浙江工業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王萬良介紹,這一成果的應用有效緩解了當地的交通擁堵狀況,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些校企合作專案還在機制上有所創新。浙江大學與阿里巴巴集團於2017年成立“阿里巴巴——浙江大學前沿技術聯合研究中心”,雙方約定,合作的技術成果的智慧財產權4年內歸屬學校,進行科研專案申請等工作,之後流轉回企業。


“隨著我國的產業轉型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將創造出大量的人工智慧發展應用的新空間。”潘雲鶴說。


來源:新華網


640

大資料週刊

郵箱:tougao@bigdatamag.cn

電話:010-57524293


640

眾論大資料 引領大時代

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