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點閒筆,絮絮叨叨一番。
昨天,聽一位工程師新人做述職彙報,他談到自己離開家鄉來到大城市工作,是遲疑彷徨無目標的,只是想趁年輕試試。
一般在大城市生活的人能量密度都比較高,我覺得他的能量密度有點低到不太適合大城市。我跟他說,實際上,包括我在內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沒有高目標、沒有高能量密度,是大城市“平凡人”的標配,一方面既不相信虛頭巴腦的事業未來,另一方面也不相信自己真的有可能“出人頭地”,但他其實有潛力激發出來高的能量密度。這位新人不信,大抵他以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比飛機頭等艙和經濟艙的區別的還要大。對此,我並不認可,我認為在人性作業系統底層上,人與人的差別遠小於頭等艙與乞丐倉的差別。
每個人的能量密度的差別,是區別不大的人格特質在差異巨大的環境中產生的。
**簡單來說,就是能量密度由人格決定,人格由環境決定。 **
所以,今天來聊聊個人理解的“職場中人格特質與能量密度”。
我自己天生傾向悲觀,即使是在目前,偶爾會感嘆青春期很多神聖的理想都在遠去,感嘆曾經渴求的也在遠去,生活的瑣瑣碎碎把人死死鉗住,時局的慘慘慼戚讓人提不起精神來。記憶沒出大差錯的話,年輕時期的我很喜歡悲秋傷春的作品,很晚才學會掌控自己的天性,隱藏“人格障礙”的不良影響。我至今也不清楚這種“自控”或者說“自我壓抑”是否是成長的必須,但這似乎是人際協作上最合適的選擇。
我曾在網上做過一些常見標準人格測試,有九型人格測試,MBTI十六型人格測試等等,說白了,人格似乎就像炒菜,人格的差異就像配料的比例不同的菜品。做一個不恰當的類比,某種人格傾向受不受歡迎,某種人格傾向有沒有前途,就像不同菜系的菜品一樣,容易時過境遷。某種人格傾向是不是障礙,在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比如你是自閉傾向的人格,在人際關係簡單的古代,你當一個獵人、農夫,或者書生,默默進行自己的工作,這種人格並不會帶來太多問題,但在當下,一切都變了,資訊化程式和以分工合作為主流的社會生產方式,讓你不得不跟許多人打交道,無論在生活、工作或者在休閒娛樂,你都必須懂得如何認識陌生人,如何順暢地和別人溝通、合作。
說到底,是時代發展和社會文化對人提出的要求變了,讓一些人格型別成了人格障礙。
這能否改變?
我無法清晰覆盤自己的改變過程,自己也有很大困惑,比如在我們的文化裡,甚至可能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地區,“中正平和”應該是最受歡迎的人格。這四個字要求個人性情上不偏不倚、均衡發展,如果一個人做到了中正平和,不論是獨處還是與人交往,自然都比較和諧。與我個人而言,“中正平和”修習祕訣的第一句話一定是“欲練此功,必先自宮”,實現的前提對壓抑個人天性的“自宮”,代價可能是迷失自我。
人格障礙的突破,真正棘手的是我們都很難通過理性反思來實現自我改變,就像作業系統核心底層寫死的程式碼,理解系統已經很難,後天的二次開發更難。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理解掌握這套系統已經耗費了我們絕大部分精力,在巨大的付出面前,我們必須自我合理化,我們不容別人質疑自己“人格不健全”,人格是自我認可的象徵和標籤,那是絕對不容侵犯的。 正如我認為“中正平和”是某種“自宮”,好讓自己有理由繼續維持“自我”,這便也是一個“我執”,小乘佛法所認為的痛苦的根源。
“我執”在職場上也有另一個方式地體現。有一類佛系避世的能人,特別有意思,他們應該是逃避型人格。他們通常做著大材小用的工作,認為別人不會對自己感興趣。如果別人確實向他們表示關注時,他們會對自己說,那是別人在可憐他們,或者另有圖謀。這樣,他們就有理由繼續維持“別人不會對他們感興趣”這個合理的“我執”了。
逃避型人格對所有可能讓自己遭到拒絕或陷入尷尬的情景都有一種強烈的恐懼,比方說面試,在聚會上認識新朋友,對喜歡的人表白,問路等等。因此,他們乾脆逃避任何挑戰,以免失敗發生。其實,很多人都有輕微的這類傾向,只是症狀輕重而已。
拿自己做例子,在今年開始動筆寫文章之前其實也處於這種逃避型人格的症狀,學生時代大部分時間都是學渣,從小沒有經歷完整的寫作訓練,中考高考改病句型別題我常常都讀不出問題來零分收場,我的作文直到高考結束都是邏輯跳躍前言不搭後語(這裡鄭重謝謝高考改卷老師)。回想過去,縱使我喜歡文學,喜歡戲劇,但我對自己的寫作一直是逃避的。直到2018年農曆新年給自己定了一個挑戰目標每週挑戰寫一篇文章,作為CEO對公司經營管理團隊的承諾,導致我每週不得不一篇一篇的熬出來。雖然我們公司幫我校稿的產品人員沒幾個能真正完整校驗我的文章,我個人也很痛苦,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寫。
終於上路後,在近期,我又多次質問自己是不是在變相逃避閱讀量的挑戰,不能寫出吸引更多讀者的文章,後來想想還是暫時放了自己吧,別人在寫作文的時候,我在桌子底下玩,別人能滿分的病句題我大部分都是丟分的,這個差距就不要短時間內指望通過非科班練習能完成的。我自認為是急不得,如果有更好的方法,歡迎讀者指點迷津。正是如此,人格障礙者對自己的行為總是有充足理由,如果沒有理由,那就無意識地製造一個理由,就像我剛剛給自己編的一樣。
再比如,我職場上經常遇到剛畢業的成年人,他們似乎很清楚自己不要什麼,“我不需要改變”、“我不需要做我不喜歡的事情”。在我看來他們不是grow up而是give up,不是成人而是“棄人”,所以有了領英前段時間釋出的報告中,顯示95後平均7個月炒掉一次老闆。雖然我被這些資料傷害著,但我還是支援該現象。老一輩壽命得延長,讓社會代際交替的節奏變慢了,年輕人們終於有了更多機會嘗試自己不想要什麼,這個原本他們能在學生階段完成的事情,終於可以在職場階段進行,是時代的進步。但是,相比90後80後,或許也是因為上述條件,他們中的逃避型人格障礙可能更多,這類人工作沒任何熱情,遇事就炒掉老闆,個人生活也很優越,日子也知足常樂。
突破所不自覺逃避的心態後,構造“能量密度”的下一步是清楚並協調好自己內心的衝突。
不畏於展露自己的傷口,還是拿我的寫作當例子。我瞭解自己的真實慾望,我的熱愛是文學,但我可能不熱愛其所關聯的寫作。我寫點東西最基礎的不過是為了面子好看,這是擴充影響力的方式之一。到了這個年齡也有了比較完善的價值觀時,我開始可以很好協調好這樣的“衝突”了,所以可以積極並有能量密度的投入到此事務當中。
又比如,開頭提到的這位工程師新人,父母可能並不理解為什麼非要離開家鄉發展,我的同齡人選擇大學、選職業、選城市也是深受中國式家長的影響的,我見過很多家長不讓小孩出國留學、不讓小孩下海、不讓小孩遠離自己的。我聽過看過很多故事,不展開講那麼多人了。在那些故事裡,雙方都會感覺不適,大多數人沒法很好的處理,關鍵是當中的家長沒法意識到其衝突的核心是過分情感依賴,或者認為這本來就很”正常“。所以理性並長遠地判斷事情的取捨,從而積極地面對改變便成為了一個無比困難的事了。
綜上,人格特質,沒有好和壞之分,是一個人的特點所在,當你無法達到環境要求的相應的能量密度,人格便成了“障礙”。
當中有潛藏在基因當中的激素影響、後天養成的行事習慣、也有認知有限所致路徑依賴。但我想我們都更應該懂得現實生活中焦慮與挫敗無處不在,鮮有人一輩子都是一帆風順,一點坎坷都沒有。不要遇到困難就逃避現實,逃避或自欺欺人或許可以幫你暫緩焦慮的情緒,得一時的清淨安穩,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哪怕是源於所謂的“人格”,重要的並不是挫折和困難本身,而是我們面對困難和內心衝突時給出的態度和反應。
Andy 蘆葦科技創始人、CEO
蘆葦科技-廣州專業軟體外包服務公司
提供微信小程式、APP應用研發、UI設計等專業服務,專注於網際網路產品諮詢、品牌設計、技術研發等領域
點選訪問 www.talkmoney.cn 瞭解更多
萬能說明書 | 早起日記Lite | 凹凸桌布 | 言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