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轉銷售是什麼體驗?

卡颂發表於2024-12-02

大家好,我卡頌。

前幾天,和一位從前端轉到銷售的朋友聊天,收穫了很多有意思的資訊。

今天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希望給當下有轉型需要的朋友一些參考。

PS:因為我本人22年就自由職業了,所以認識很多前端轉型案例。

如果大家對這個題材感興趣,可以給本文點點贊,看大家反饋我考慮後續出個前端轉型的系列文章。

歡迎加入人類高質量前端交流群,帶飛

小A的經歷

故事的主角小A,22年畢業後去了深圳一家300人規模的公司做前端開發。

工作一年後,一個很尷尬的局面擺在他面前:23年整個市場已經很不好了,公司業績也在下滑,隱隱有裁員趨勢。而此時他只有一年前端工作經驗。

苟住的話,不知道能苟多久,發展前景還一眼望到頭(35歲危機)。

找新工作的話,與他競爭崗位的都是有多年經驗的前端,自己競爭不過別人。

該怎麼辦呢?

正所謂樹挪死,人挪活,小A一咬牙,決定轉行做銷售。但銷售什麼呢?

接下來,就是有趣的部分。

小A的選擇是:做給程式設計師用的產品的銷售。類似下面這些公司的產品都屬於這個範疇:

  • 企業級SaaS服務商
  • 開發工具/平臺提供商
  • 雲服務廠商提供
  • 資料分析/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提供商
  • IT諮詢與系統整合公司

這個方向的好處是:

  1. 技術背景可以派上用場

比如,小A家的一款產品提供版本管理功能,內建一套程式碼質量保證體系。

其他非技術背景的銷售只能籠統的介紹這個功能,但小A可以聊到很多細節(類似git commit的命名規範)。

  1. 錯位競爭,機會多

從第一條可以看出,程式設計師在應聘這類銷售時有天然優勢。

但大部分程式設計師是不會考慮轉型銷售的(性格、職業偏見等原因...)

所以,即使在市場如此差的23年,即使零銷售經驗,小A還是很順利的轉行了(面10家能成8家)。

轉型陣痛

工作的前幾個月是轉型陣痛期,痛苦主要來自於:

  • 工作流程不熟悉
  • 思維方式需要轉變
  • 互動物件需要適應

做前端時,每天考慮的可能是怎麼讓邊框在不同手機上都顯示1px這樣的技術問題。

做銷售後,每天考慮的可能是:

  • 怎麼打電話別人才不會掛掉?
  • 怎麼去拜訪客戶?
  • 怎麼去策劃高層的見面?
  • 怎麼催回款?

做程式設計師時,大部分時間的互動物件是電腦。

一年到頭,可能只有談績效時才會和自己的上級領導溝通一次。

做技術產品的銷售後,互動物件(甲方)是各公司的CTO、技術總監。

這放轉行前,可能是自己領導的領導的領導,心裡不虛是不可能的。

適應之後

當硬著頭皮幹了幾個月後,小A發現:

  • 就像程式設計有固定的正規化一樣,銷售也有自己的體系

這套體系完全可以靠看書 + 實踐來掌握,而學習能力恰好是程式設計師的優勢。

  • 對領導祛魅了

接觸的CTO、技術總監多了,發現大家也不過是各司其職的打工人。

除了以上這些變化後,還有幾個有意思的點是小A轉銷售後才發現的:

  1. 銷售的工資並沒有想象中低

大眾對銷售的固有認知是:低工資 + 高提成。

就小A所在的深圳來說,他零基礎轉行的第一份技術產品銷售的固定工資就有1w了。

這實際上已經超過很多小公司的初級前端崗位了。

  1. 做了銷售後,加班更積極了

程式設計師996對加班深惡痛絕,但銷售加班趕方案、趕招投標書卻動力滿滿。

因為推進的是自己的專案,事成後拿的是自己的提成。

  1. 不怕裁員

裁掉基層程式設計師,公司可能沒有損失。裁掉基層銷售,公司失去的可能是銷售手中的客戶。

後記

聊天的最後,小A和我說:做了銷售後,他的技術視野提升甚至比當開發時還快。

這讓我很驚訝。

原來,在和甲方溝透過程中,他也認識了很多優秀的程式設計師,和他們保持良好關係。

用小A的話說:有時沒法直接認識某個CTO,但認識公司裡優秀的程式設計師卻很容易。時機成熟後,再由他們引薦認識CTO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除此之外,有些老CTO的圈子他混不進去。但他可以陪這些優秀的程式設計師一起成長。

5年後,可能這些人中就會有人成為CTO。屆時,他們已經是有多年交情的朋友了。

最後,對於如下幾類程式設計師朋友,其實可以去試試本文提到的技術產品的銷售

  • 工作年限短(在技術上投入的沉沒成本低),思維比較開闊(沒有把思維侷限在技術上)
  • 裁員在家賦閒幾個月的朋友

畢竟,搞IT不僅是程式設計技術,還能是人情世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