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愛好者週刊(第 269 期):為什麼英雄不使用炸藥

阮一峰發表於2023-09-01

這裡記錄每週值得分享的科技內容,週五釋出。

本雜誌開源,歡迎投稿。另有《誰在招人》服務,釋出程式設計師招聘資訊。合作請郵件聯絡[email protected])。

封面圖

珠海的長隆宇宙飛船,即將開業。它原名長隆海洋科學樂園,是全球最大的室內海洋館,集科學館、樂園、配套酒店於一體,可以同時容納5萬人。(via

為什麼英雄不使用炸藥

經典奇幻電影《指環王》,大家都看過吧?

裡面有一個細節,你肯定沒注意。我也是聽別人說才發現的:這個故事裡面的好人,都不使用炸藥。

炸藥(或者炮彈)是最有效的攻城殺敵方法,但是人類之王阿拉貢從來不用,作戰方法永遠是舉著寶劍衝入敵陣。

不僅人類不使用火藥,精於冶煉的矮人也不使用,會法術的精靈和巫師就更不屑使用了。

反倒是壞人一方的哥布林和獸人,使用了炸藥。比如聖盔谷之戰,他們就炸燬了城牆。

這真的很奇怪,為什麼好人只使用冷兵器,壞人卻在使用更高階的熱兵器?

一種解釋是,《指環王》是中世紀故事,那時火藥還未傳入歐洲,壞人一方碰巧先知道了火藥的製造方法。

問題是不僅《指環王》,所有的奇幻/科幻作品,英雄幾乎都不使用炸藥,更喜歡肉搏戰。

《冰與火之歌》也沒有槍支和炸藥,只有冷兵器和女主角的龍。

《星球大戰》倒是有炸藥,最厲害的帝國死星(death star),可以一擊炸掉整個行星。但是,絕地武士堅持使用光劍,一定要跟敵人肉搏。

《復仇者聯盟》的超級英雄使用炸藥嗎?一個都沒有,反倒有人使用盾牌和弓箭。

總之,英雄們好像商量好了一樣,集體放棄炸藥,更願意使用冷兵器和拳頭。

這跟真實歷史完全相反。自從火藥發明,戰爭的破壞和恐怖大大升級。

火藥出現之前,戰爭的勝負取決於肉搏戰,士兵的個人力量和訓練水平是決定因素。而且,有騎兵的一方佔優勢。

火藥出現之後,戰爭進入了工業化階段。士兵個人不那麼重要了,誰的炮火更強大,誰獲勝。所以,騎兵很快就被淘汰,也沒人再造城牆和城堡了。

因此,火藥意味著兩大變化:一是化學反應勝過個人能力,二是戰爭不需要面對面肉搏了。

這兩點都不利於文藝作品塑造英雄。只要使用了炸藥,就顯示不出英雄的力量。另外,英雄需要多年的訓練和學習,而炸藥只需短期培訓,這也不利於文藝作品講故事。

結論就是,炸藥象徵著工業革命和科學,跟個人英雄是衝突的。一旦使用了炸藥,英雄故事就講不好了,削弱了感染力,所以奇幻/科幻小說和電影裡面,主角都不用炸藥。

進一步說,隨著工業革命的不斷髮展,個人在機器和科學麵前越來越微不足道。這導致個人英雄主義在現實主義作品中,已經表現不出來了,只能轉移到奇幻/科幻作品。

科技動態

1、鋼琴的重新設計

鋼琴發明於17世紀,從那時起就幾乎沒有變化。但是最近,一個美國設計師嘗試重新設計鋼琴。

他將琴絃從鋼琴後部移到了下部,並且取消了琴蓋。這樣,觀眾可以直接看到鋼琴內部,並且鋼琴也變得更輕便,造型更有現代感。

問題是這樣的話,鋼琴就沒有共鳴腔,不知道會不會影響音色。另外,這種鋼琴不能對著牆壁,聲音可能會傳不出去。

2、花粉 API

有些人對花粉過敏,或者患有過敏性鼻炎。為了方便這樣的人群,谷歌地圖最近推出了"花粉 API"。

它將全球陸地分成 1 公里 x 1 公里的網格,根據各種資料,使用模型預測,網格內15種植物的花粉情況。

你選擇一個地點,就能知道當地的花粉活動情況。

另外,谷歌地圖同時還推出了一個"太陽能 API"。你只要選中一棟房屋,它會根據衛星照片,計算出屋頂可以安裝多少面積的光伏板(上圖),以及按照當地的日照情況,全年可以發多少度電。

3、百年域名

域名必須每年付款,如果忘了或者你不在了,這個域名就不屬於你了。目前,域名最長可以一次性續費10年。

WordPress 公司最近推出了一個"百年域名"產品,允許域名一次性續費100年。

它同時還提供網站空間的100年託管,也就是說,只要你購買這個產品,就能保證自己的域名和網站在今後100年內都能訪問,無論你還在不在。

它的價格是3.8萬美元(接近28萬元人民幣),必須一次付清。但是如果 WordPress 公司在100年內消失了,這個產品會怎樣,就不知道了。

4、AI 假書

網友發現,亞馬遜網上書店有兩本關於蘑菇的書籍,其實是 AI 寫的,而且內容還是錯的。

這兩本書的作者,署名都為 Edwin J. Smith,但是根本查不到這個人。書籍內容經過軟體檢測,85% 以上為 AI 撰寫。

最要命的是,它關於毒蘑菇的部分是錯的,如果相信它的描述,可能會誤食有毒蘑菇。

紐約真菌學會為此發了一條推特,提醒使用者只購買知名作者和真實採集者的書籍,這可能會關係到你的生命。

目前,美國各大網上書店都有大量 AI 寫的書,偽裝成真人作者,讀者根本無法察覺。這種現象今後很可能越來越嚴重。

文章

1、華為的 5G 之謎(中文)

華為本週開售 Mate 60 Pro。多方測試都表明,這部手機支援 5G。

在美國製裁之下,華為怎麼做出 5G 晶片(上圖),目前大家都在猜測。本文是這個事件的一篇報導,另可以參考《德國之聲》

2、我在2023年買了一臺 iPhone 5(中文)

作者花了220元人民幣,買了一臺 iPhone 5 作為備用機,這臺10年前的手機能滿足基本需要嗎?上圖左是 iPhone 13 mini,右是 iPhone 5。(@gadore 投稿)

3、GPU 雲服務商 CoreWeave 的故事(英文)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2017年,一個基金經理買了幾塊 GPU,用來挖加密貨幣,發現非常賺錢,就不停地買 GPU。

後來,加密貨幣暴跌,他們手裡已經有幾千塊顯示卡了。為了減少損失,就開始在雲上出租 GPU 運算時間。

去年底 ChatGPT 出現後,他們的公司 CoreWeave 頓時成了明星。今年他們拿了 Nvidia 的風投,並向銀行借了23億美元,購買更多的 GPU。

4、為什麼開發者喜歡 Rust 語言?(英文)

GitHub 官網的部落格文章,分析 Rust 語言受歡迎的原因,為什麼能在短短几年內快速崛起。

5、大型儲存系統 S3 的構建和執行(英文)

本文是亞馬遜儲存服務 S3 副總裁 Andy Warfield 的演講,解釋這個大型網路儲存系統是怎麼執行的。他在該部門工作了17年。

6、Node.js 測試工具簡介(英文)

本文介紹了三種常用的 Node.js 測試工具:Jest、Mocha 和 Node.js 內建測試工具。

7、如何使用 Python 的 multiprocessing 模組(英文)

Python 的初學者教程,介紹如何完成簡單的多程式程式設計。

8、如何用 CSS 實現隨機數(英文)

作者演示了 CSS 生成隨機數的一種方法,不過相當複雜,留在這裡備查吧。

工具

1、youki

一個用 Rust 語言寫的 Docker 映象執行器。

2、Tabserve

一個有趣的網路應用,瀏覽器只要訪問它的網站,就能建立一個反向代理,讓公網可以訪問你的當前計算機(即 localhost)。

3、React18 JSON View

一個展示 JSON 資料的 React 元件。(@YYsuni 投稿)

4、dtrx

一個基於 Python 的命令列工具,可以解開大部分壓縮格式。相當於只裝一個工具,就能解開各種壓縮包。(@lengyijun 投稿)

5、Transmate

瀏覽器外掛,利用 ChatGPT 批次翻譯各種格式的文件。(@isuperwm 投稿)

6、examor

這個工具允許使用者上傳文件,它會根據這些文件生成各種問答題,可以用來面試、教學和複習。它程式碼開源,需要使用者自己搭建服務。(@codeacme17 投稿)

7、極速圖片壓縮器

一款圖片壓縮軟體,有線上版和 Windows 桌面版。(@Dreamer365 投稿)

8、漫畫工廠

一個 AI 引擎,輸入劇情自動產生多種風格漫畫(日式、美式等等)。(@Y024 投稿)

9、DB-GPT

使用者上傳 Excel 檔案,該開源工具讓你與檔案聊天,向它發出指令。(@csunny 投稿)

10、use autojump in vscode

VSCode 外掛,使用者可以使用快捷鍵,跳轉到指定目錄,類似於 z、autojump、zoxide 等命令列工具。(@webxmsj 投稿)

資源

1、電子郵件加密指南(中文版)

自由軟體基金會發布的詳細操作步驟,如何在各種平臺上對郵件使用 GnuPG 加密。

2、Awesome AIGC Tutorials

該倉庫收集各種生成式 AI 的教程。(@zht1130 投稿)

3、Iconbuddy

一個很好用的圖示搜尋引擎,收入了10萬+的圖示,可以定製和下載每個圖示。

4、Learn C++

這個英文網站提供免費的 C++ 課程。

圖片

1、屁股測試機

韓國水原的三星實驗室,有一個手機測試的機器。

它的主要部分是一個機器屁股,穿著藍色牛仔褲,反覆坐在手機,測試手機的抗壓性。

2、北極廢棄城市

北極圈的冰原上,有一座蘇聯時代的煤礦小城,已經廢棄多年。

2021年3月,一位攝影師用無人機拍攝了這座廢棄的北極城市。

這座城市的鼎盛時期,擁有13座礦山和幾十萬工人。蘇聯解體後,煤礦關閉,人們紛紛離開。

現在,許多窗戶被打破或拆除,導致風雪進入,室內冰天雪地。

文摘

1、故意放棄收入

本文摘自 37signals 公司的《重來3》(電子工業出版社,2020)一書。

絕大多數軟體公司,比如我們,都難以抵抗大客戶的誘惑。這是因為絕大多數企業軟體是按人頭收費的。

舉例來說,你把軟體賣給一家7人的小公司,每人收費10美元,那麼這家公司每月為你帶來70美元的收入。

但是,如果你賣給一家120人的公司,每月就有1200美元的收入。賣給1200人或1.2萬人的公司,對收入的提升就更不用說了。

這就是大公司的誘惑,真的會讓軟體公司上癮。

但是,我們從第一天起就決定,拒絕這種按人頭收費的商業模式。這不是因為我們不喜歡錢,而是因為我們更加喜歡自由!

它的問題在於,它會讓你依賴大客戶,丟失對產品的控制力,決定了你要把時間花在誰身上。一旦採用這種模式,就不可能避開這些壓力,唯一的辦法就是放棄該模式。

所以,我們採用了截然相反的做法。今天,我們的軟體價格是每月99美元,不限制人數。你的公司有5個人、50個人、500個人、還是5000個人,價格全都一樣。你只需每月花費99美元,想付更多也不行。

乍一看,我們的做法簡直毫無道理。為什麼放著眼前的錢不拿呢,白白讓最大的客戶佔便宜。要知道,就算讓他們付10倍、甚至100倍的價格,對他們也不是大問題。

但是,我們有自己的理由。

(1)既然沒有哪個客戶付得比較多,那也就沒誰對功能、修改或例外情況有特別的發言權。

這就讓我們可以自由地開發自己想要的軟體。當你心裡沒有恐懼,不擔心服務不好少數幾個超級大客戶時,做正確的事就會容易得多。

(2)我們希望自己的產品,為像我們一樣的小企業服務。我們自己就是小企業,我們希望幫到他們。這是實實在在的機會,讓我們發揮實實在在的影響力。

(3)追求大合同必然會帶來很多銷售成本,比如客戶關係、銷售會議等等。我們非常厭惡這些事情,不願陷進去。一旦你想從大客戶那兒掙到大錢,這些東西就無可避免,不想碰它們就只有不做。

你可能會說,為什麼不兩種生意都做呢?一種業務模式面向小企業,同時另一組人專門服務大客戶。問題是,我們不想成為一個擁有兩套企業文化的公司。小企業銷售和大企業銷售,這是兩種很不一樣的業務,需要兩種很不一樣的員工。

言論

1、

實時資料分析很誘人,滿足了我們對最新資料的渴望。但是實際上,很少需要根據實時資料做出產品決策。資料分析已經夠困難了,真的沒有必要嘗試實時完成。

-- 《實時資料分析是不必要的》

2、

點選維基百科條目的第一個連結,不斷重複該過程,最終幾乎一定會點選到"哲學"條目。

據統計,2016年2月,維基百科97%的文章都是如此。

-- 維基百科。對任何問題進行解釋,不斷深入,最終一定會變成哲學問題。

3、

網際網路很可能建立在廢棄原則之上:一個好用的新事物出現,同類的現有事物很快就會被廢棄。

-- 《Threads 能替代 Twitter,只是不適合你》

4、

很多網路社群只是偽裝成社群的營銷渠道。

-- 同上

5、

平臺是這樣消亡的:首先,他們對使用者有用;然後他們濫用免費使用者,來為他們的收費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最後,他們濫用這些收費客戶,為自己獲取更多的利益。然後,他們就死了。

-- 《我已經不再使用 Red Hat 了》

歷史上的本週

四十年程式設計感想(2022 #222)

我們會死於氣候災難嗎?(2021 #172)

談談網際網路公司的高估值(2020 #122)

當代人不再有手稿(2019 #72)

(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