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建行雲”縱深戰略

danny_2018發表於2023-02-21

今年1月,作為國有大行之一的建設銀行率先發布金融業雲服務品牌“建行雲”,並宣佈首批推出三大類10個雲服務套餐,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在釋出會上表示,建設銀行不斷研究、豐富和打磨“建行雲”這一新型基礎設施,依託數字新基建在全國進行算力佈局,規劃環京、中西部等四大資料中心叢集,以“技術+業務+應用”為驅動,逐漸成長為雲端計算領域最具專業性的金融集團之一。

田國立介紹,“建行雲”走過商業軟體、網際網路、信創、全面融合等技術階段,如今已進入自主可控、全域可用、共建共享的新發展階段,成為金融科技戰略代表性成果之一,以資訊化數字化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金融科技戰略代表性成果之一”,這一用詞無疑是對“建行雲”的肯定,也彰顯了“建行雲”在建設銀行集團發展中的重要意義。這不禁引人發問:“建行雲”為何能夠代表一家大行的金融科技戰略成果?未來又將如何伴隨建行金融科技戰略走向縱深?

事實上,於行業而言,當前金融科技、數字化轉型對於商業銀行的重要程度已不言而喻。央行及銀保監會也先後釋出了《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與《關於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為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指路”。

於建設銀行而言,在住房租賃、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戰略”總規劃之下,該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持續加大,近年來以科技和資料向業務、客戶和社會賦能也取得了諸多成效。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建行雲”品牌的釋出就有了“劃時代的意義”。建設銀行資訊長金磐石表示,對銀行業來講,“建行雲”的釋出讓中小銀行有服務可享,大行科技也有了新的方向;對金融雲端計算產業發展來說,“建行雲”的釋出提出了金融雲解決方案的實踐,回答了金融雲應該怎麼服務,提供什麼服務的問題。給行業帶來參考,同時標誌著建行科技輸出邁出關鍵性一步。

對內“武裝”,對外賦能

“我們打造了以‘建行雲’為代表的金融科技硬實力,實現了從單一的自身業務保障向搭建平臺、培育生態、賦能社會的歷史性跨越。”金磐石表示。

事實上,建行始終處於國內金融行業IT基礎設施建設及金融科技能力建設的第一梯隊。

2011至2017年,建行建設了新一代核心系統,形成了國內領先的大型金融企業級技術平臺,證明了自己可以做到應用系統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具備了開展底層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擁有全面自主領先的企業級架構設計能力。

歷經六年半建設週期的“新一代”核心系統累計投放了一萬三千多項創新及最佳化功能,讓建設銀行的產品創新更迅速,營銷目標更精準,客戶體驗更優良,業務運營更高效,風險管理更全面,財務報告更準確。顯著增強了建行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核心競爭力,為建行穩健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新的活力。

2018年建行提出“金融科技戰略TOP+”,聚焦ABCDMIX(人工智慧、區塊鏈、雲端計算、大資料、移動互聯、物聯網,以及5G、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形成了技術規模化應用的支援能力,有效提升整體技術能力水平,以技術賦能業務創新。

2021年又對TOP+內涵和外延進行了深化擴充,提出了“TOP+2.0”,技術上保持ABCDMIX,並進一步擴充“X”的內涵,深化多種前沿技術的融合。新戰略強調在核心技術方面把科技驅動深化為驅動與引領並重,堅持技術和資料作為金融科技的雙要素。

經過多年建設,建設銀行建設起完善的雲端計算基礎設施,並在此基礎上探索形成了金融雲整體解決方案,即“建行雲”。建行雲堅持標準引領,合規經營,積極踐行自主能力提升,搭建成為符合行業監管和金融級標準要求的金融技術底座。截止目前,累計申請專利7800件,累計授權專利1248件,獲得軟體著作權840項,保持國內銀行業領先。

“一方面,建行用科技武裝自己;另一方面,包括雲端計算在內的多項產品和服務也可以輸出,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對外賦能。這也契合了新金融的屬性,即科技屬性、普惠屬性和共享屬性。”金磐石表示。

金磐石稱,服務建行集團是“建行雲”的職責所在,也是“建行雲”成長、積澱的源泉。在服務集團多年的歷練下,“建行雲”總結沉澱十大套餐,正式釋出,也是將自己成熟可信的能力對外賦能。未來,“建行雲”將在服務集團穩步發展的情況下,將服務不斷賦能於社會,打造智慧金融和智慧生態相輔相成的模式。同時,建行透過“雲霄”生態合作伙伴計劃,打造數字經濟共享生態平臺,對外輸出金融科技能力,助力中小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

保證使用者雲上安全

當前,以金融科技促進行業發展、提升生產效率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科技對於各行各業,包括金融機構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於商業銀行而言,金融科技是做好銀行經營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並非所有銀行都有實力參與這場高投入的金融科技“軍備競賽”。

目前,我國有超4000家各型別商業銀行,其中地方性城商行及農商行面臨的挑戰相對較大,其傳統地域優勢在網際網路時代中已不復存在,同時還面臨著各方面的競爭。在後疫情時代,銀行業兩極分化趨勢加劇,城商行及農商行正直面數字化轉型難題。

金磐石指出,在銀行1.0時代,銀行更多是依託傳統網點服務客戶。在2.0時代,商業銀行藉助ATM、網上銀行等自助化渠道服務客戶。在3.0時代,商業銀行透過智慧手機、行動通訊技術等移動化手段服務客戶。在這幾個階段,銀行的科技部門主要是做銀行體系內部的業務支撐工作。到了銀行4.0階段,銀行業就進入到用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打造無所不在的智慧服務新生態。

據介紹,建設銀行將雲原生能力對外開放,首批精選出核心銀行、金融級雲上資料中心等10個雲服務套餐,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水平整體提升。

“未來我們要在‘建行雲’上做什麼?首先,對中小商業銀行來說,是提供可以支援其業務發展的系統。其次,未來我們可能會推出更多的應用產品,給大家創造一個好的基礎設施,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建信金融科技公司董事長朱玉紅說道。

朱玉紅表示,在新金融理念下,只有各方都參與到平臺中來,並從平臺生態中獲利,才能獲得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建信金科將始終秉持“共享”的理念對外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

靈活應對市場反饋

目前,“建行雲”輸出的產品相對標準化。另一個擔憂是,中小銀行的系統需求更加個性化,這也意味著投入的加大與成本的上升。“建行雲”該如何進一步平衡投入與效益?

朱玉紅表示,“建行雲”推出的雲服務套餐,能夠以開箱即用的方式支援使用者充分複用建行的金融科技能力。透過“建行雲”集約化運營,資源彈性精細化供給和管理,提升單位資源的產出效益,更好平衡投入和產出。

朱玉紅介紹,在接觸中小銀行的過程當中,“建行雲”團隊也一直在向市場學習,並積極應對。“我們的底層已經足夠穩定,在應用靈活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降低資源消耗”。

據悉,“建行雲”後續將圍繞“IAAS金融技術底座+PASS基礎平臺+SAAS行業精品應用”展開金融雲的探索實踐,以服務雲化為目標,產品化為補充,組裝式應用為手段,拉通線上線下,不斷融合政策行業監管要求、行業通用能力、典型場景應用,作為雲原生能力對外開放,與生態夥伴和使用者“眾創共建共享”,建行雲不斷迭代演進,豐富場景,提升雲服務能力。

金磐石進一步補充了建信金科的優勢所在。首先,建信金科擁有良好的體制機制,以科技團隊直面客戶,進而促進產品研發;第二,建信金科作為國家隊的一員,承擔國有大行責任擔當,將在建行系統內積累的成功經驗對外輸出賦能,實實在在解決行業痛點難點,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

未來,建設銀行將透過核心銀行套餐,更好推動中小銀行上雲,更好實現從IaaS到SaaS全棧雲端計算服務提供,更好做厚“建行雲”,做大“建行雲”的價值。透過災備雲、研發雲等套餐,更好推動各類中小金融機構獲得更穩定、高可用性基礎設施技術底座,更好適應各類金融業務全面雲化的數字化轉型需要。

來自 “ 21世紀經濟報導 ”, 原文作者:楊希;原文連結:https://www.163.com/dy/article/HTPF16E305199NPP.html,如有侵權,請聯絡管理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