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一世界,換維升格局】技術創業的對資本的態度

小洋(燕洋天)發表於2023-01-31

 

  前言:有些意外,也很感激,上篇文章釋出之後,還有朋友記得曾經的那個我,曾經的我們!因為經歷的轉變,角色的變化,尤其是投資的角色,很多園友私信和留言,想聊聊這方面。 

  這個話題背後的動機很明確:技術人員創業如何拿錢?技術型的產品的公司如何拿錢?

 

  說簡單,也是很簡單,說複雜,聊三天三夜,都不一定說的完。我暫且結合我個人的創業經歷和投資經歷,以及身邊朋友的現象,嘗試聊下! 

  自己創業的那會,也是心心念念要找投資人,同時,也對投資人充滿了“莫名的崇拜”,心裡隱隱約約的會認為他們“高大上”。

 

  在此之前,我沒有真正的獨立創業和融資的經歷,只是在幾個公司裡面擔任CTO的時候,參與了公司的融資。因為加入的公司比較早期,經歷了從沒有錢,只是有幸參與整個過程。坦白而言,當時的自己,對股權方面不怎麼懂,近似於小白,什麼股權,期權,乾股,實股,虛擬股,稀釋....一堆專業名詞,真心不明白

  融資的時候,都是CEO作為主攻,在外面跑各種投資機構,見各路的投資人。我主要是在投資機構來我們公司盡職調查的時候,作為技術合夥人配合。

 

  重點來了!

  我們當時,每一輪融資,都要見至少十多個投資機構,幾十個投資人,因為不同的投資機構他們的投資的賽道,投資的階段,以及投資人個人的偏好都不一樣,所以,每一輪的融資,基本是“扒掉一層皮”,因為要不斷的給他們講述公司的方方面面,商業模式,技術發展,產品規劃,運營計劃,市場目標,組織結構,財務指標.....

 

  很多投資機構看了,調研了,不一定會投你!這是常態。後來我認識了更多的投資朋友之後才明白:他們每天要看很多不同的專案,基本是他們機構每年看好幾百個專案,真正出手的,就那麼幾個,因為機構的錢也有規劃的,而且他們投資也需要業績的(因為他們也是找人募資的),尤其在現在的行情之下,會更加謹慎(這個以後再聊)。

 

 

  凡事看兩面!其實在投資人來公司盡職調查過程中,是一個很好的認識投資人的機會。很多的投資朋友就是那個時候認識的。其實這一點就好比我們去面試工作的時候,可以認識很多面試官,做朋友,最後可能不一定去他們公司!

  大家可能聽說過“投資不過珠三角,投資不過長三角,甚至投資不過朋友圈”。也就是投資人傾向。很多都在自己的圈子裡門找專案。投資專案的信任成本很高,尤其是之前一些年,很多專案是“to VC”的,也就是很多創業者明擺著就是把專案搞的很漂亮,去搞錢,分錢之後然後專案死掉;還有“to LP”的,各種套路,著實“精彩”!!!!

 

  話說回來,自己開始獨立創業的時候,拿著自己“信心滿滿”的產品去找投資人聊。其實那個時候,很忐忑:怕被拒絕!不同的投資人,性格不一樣,認知不一樣,專業深淺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很多問題一上來,直接讓自己“噎死,Game Over”!

  聊到這裡,給大家說個真實的段子,也是很多創業兄弟們的心聲,權當一樂:融資的真的好比老父親給女兒相親,這過程中遇到各種“渣男”,他們把人也看了,腿也摸了,手也牽了,就是不娶你(不投錢)!哈哈哈!

 

  作為技術人員轉型創業的我,常常被“戳”的千瘡百孔,一陣下來,感覺毫無希望!如果遇到感興趣的投資人,似乎一下子有活了。在這否定與肯定中起起伏伏。

 

  有一個很重要的體會就是:視角!其實每個人的視角不一樣,看到的世界不一樣,產生的行為不一樣!

  我拿著自己的專案去找投資人,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產品的技術如何,功能如何,市場如何推進......其實就好比賣貨一樣,對消費者的心理要有所瞭解,如果賣一個杯子,講如何的質量好,工藝精湛,以前會買單,現在大機率不會。(後面有機會,可以聊聊專案的“系統思維”和“整體思維”)

 

  本質上,創業去融資的時候,就是一個“融人融錢”的過程,我以前簡單的認為“融資”的“資”就是錢,其實是很狹隘的!

  “資本”其實是“人事物”的總稱,也許你的專案打動了某個投資人,雖然他們機構不投你,但是他個人願意“投人”(自己加入進來和你一起幹),我見過好幾個類似的。

 

  隨著融資的次數多了,我自己也開始明白一點:融資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不斷地和形形色色的投資人聊,他們不是Diss,他們從不同的視角來看你的專案,其實是“提供了免費的顧問諮詢”。這個過程其實很重要,可以說“過程就是結果”

 

  之前在融資的時候,自己“執念”很深:因為想要投資人給錢。而且各種行為都是衝著這個去的,忽略了過程中的很多美好和成長。

  也許被拒絕不是壞事,或許這個專案壓根就不適合,如果真的拿錢了,可能更加不好交代。有時候,拿錢不一定是好事情,太多的公司拿到錢之後快速倒閉的。

 

  到現在,我也很感激自己第一次創業時候認識的投資朋友,我和他們都非常熟悉了,基本是每個月去聊一次,終究沒有投,現在仔細想想,幸好沒有投,不然結果會更糟糕,因為自己後來選擇了另外賽道和專案。

  先聊到這裡,我構思下,如何組織一下內容吧!

  感謝朋友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