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程式碼“交卷”金融數字化:敏捷、高效與自主性

鐳射財經發表於2022-12-09

低程式碼“交卷”金融數字化:敏捷、高效與自主性

來源 | 鐳射財經(leishecaijing)

自金融業啟動全面數字化轉型以來,從核心系統到區域性應用,均在找尋安全、效率和成本的最優解。

但數字化對金融機構的要求絕不僅僅體現在技術應用層面,更內化於業務模式的重構,即改變以往前後臺分離的展業模式。這就要求技術研發必須無限接近業務場景,縮短IT與業務的距離,改變傳統上下游或甲乙方的生產關係。

從金融機構數字化現狀看,多數金融機構尚不能在場景前端實現科技與業務的一體化,組織管理和展業機動效率明顯不足。究其根本,是傳統IT開發模式不足以應對金融機構業務條線龐雜,內外管理難度大,業務迭代速度快的難題。

眼下,金融機構在核心繫統之外,必須建立與之適配的敏捷開發邏輯,用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低風險的開發模式,完成應用和業務系統的構建和迭代,將運營效率推向極致。

那麼,誰能成為金融機構實現敏捷開發和數字化轉型的解題者?

“低程式碼將成為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必選項。” 奧哲副總裁黃傑告訴「鐳射財經」,低程式碼模式的出現,顛覆了金融機構傳統的開發協作模式,以低技術門檻賦能業務團隊覆蓋部門級長尾應用需求,以領域模型驅動模式賦能專業開發者高效落地核心業務開發。

低程式碼重構金融級能力

在大眾印象裡,甚至是一線開發人員,低程式碼就是簡單的拖拉硬拽,根本無法適用於組織和業務複雜的場景。但隨著產品能力的不斷迭代和應用場景的豐富,低程式碼能力已經得到延伸。

當前,低程式碼開發平臺能力可總結為以下三點:

第一,簡單易用,開發效率倍增。和高程式碼開發不同,低程式碼降低了開發過程的複雜性,能讓具備不同經驗水平的開發者透過視覺化建模和拖拽元件的方式快速構建業務應用,減少在重複和基礎開發工作上的時間成本。根據Gartner預測,到2024年,65%的應用程式開發活動將透過低程式碼的方式完成。

第二,強化業務側和IT側的協同。華爾街日報刊出的《是時候砍掉 IT 部門了》(It’s Time to Get Rid of the IT Department)一文中曾指出,現有公司內設定專門的IT部門的組織模式,阻礙了公司的創新、敏捷、以客戶為中心和數字化轉型。其中的理由不乏業務部門認為IT 部門對業務需求沒反應、IT部門工作成果無法跟業務績效掛鉤、IT跟不上業務的變化與創新需求等等。

這類情況的出現其實跟企業傳統的開發與業務協同模式相關:通常先由業務提出需求,IT針對需求進行排期和實現。但由於雙方存在認知差和資訊差,「部門牆」也讓彼此對任務優先順序和重要性有著不同評估標準,造成的結果往往是需求長年在排期、過程階段總是“變來變去,定不下來”或者開發出的應用與實際需求不匹配,造成企業財力物力及人力的多重損耗。

低程式碼則打通了業務和IT的隔閡。一方面,其低門檻的特性讓業務人員無需擁有專業的技術知識,只需簡單培訓就能以拖拽方式獨立完成部門應用的搭建,及時高效的同時「自行搭建」的應用亦更貼近實際業務。而減少了零散需求的干擾,開發人員得以更專注於核心業務系統的架構構建和開發工作。另一方面,領域模型驅動型的低程式碼產品,能讓IT人員、業務人員共同參與到系統的建模中,並在建模的基礎上開展後續應用開發工作。雙方基於同一套「語言」體系交流,協作起來自然事半功倍。

第三,敏捷開發,自主創新。資料顯示,低程式碼開發平臺在程式碼量上至少可以節省80%,同時能敏捷響應需求變更,做到調研即開發,開發即部署,大幅縮短需求到開發再到上線部署的週期。

對國內大多數缺乏成熟經驗的企業來說,相較於一上來就採購大型數字化系統,成本高昂的同時存在著一旦出錯就難以調整的風險。採用低程式碼的方式反而是一種更好的選擇,可以大幅降低試錯成本,尤其在探索創新業務時。

“傳統開發模式需要一週完成的工作,低程式碼開發平臺通常一天就能做到。”黃傑表示。

以奧哲服務的某國內頭部金融機構為例,以往業務部門提出需求後,從需求分析論證、開發、測試到上線,需要1到3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但在使用奧哲低程式碼平臺後,整個週期縮短到1周左右。

可以說, 低程式碼的功能性和易用性優勢已然具備了向金融行業——這個中國數字化的第一梯隊產業邁步的可能。

據瞭解,奧哲自2010年成立至今,已服務了眾多金融企業。但早期的金融企業需求更多體現在BPM(業務流程管理)上,對業務側和場景側的敏捷開發感知較弱。

“但現在趨勢已經很明顯了,很多金融客戶對敏捷開發需求激增,並已經轉而升級使用奧哲提供的低程式碼服務。”

敏捷開發的低風險「能力組合」

在能力確認之後,另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是:低程式碼到底能為金融業帶來什麼?

IDC資料顯示,目前超三分之一的中國金融企業達到了數字化轉型成熟度的高階階段: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能應對企業面臨的技術與人才等挑戰,滿足企業級應用快速變化的動態需求,提高金融企業的數字敏銳度和對變化的適應力,也能較大地提升應用程式開發民主化、普適化程度。

但對於絕大多數金融機構而言,在更快響應市場需求,以及監管要求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的KPI壓力下,都難以真正做到數字化的全面覆蓋。

其中,開發標準不統一、重複開發和應用迭代跟不上業務變化,是致使數字化難以推進的首因。

一方面,金融行業特別像銀行機構,內部的技術、安全等規範和體系複雜度高,業務開發都要符合相應的框架,技術底層無法統一。開發人員必須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底層平臺技術上,最終導致他們的開發模式過重,應用層面敏捷性不足,開發週期長且效率非常低。

另一方面,在金融科技引領業務趨勢下,數字化轉型逐漸從金融機構前臺業務側向中後臺管理運維側滲透。期間,綜合辦公管理、業務管理數字化改造,釋放了大量的長尾和核心開發需求,這對金融機構的開發效率和運維迭代效能提出更高要求,即使對於數字化投入較大的金融機構,也難完全透過自有IT團隊處理。

如果依靠技術外包的方式響應開發需求,且不論自主可控和安全問題,從業務提需求外包來開發的模式本身,也存在長鏈條的溝通難題,最終可能造成交付不及時和應用開發爛尾。

實際上,金融行業因其監管、合規等特殊要求,對需求傳遞、產品設計、測試部署都有著嚴格的內控機制,因此產品研發週期普遍偏長。要想從整體縮短週期,提升數字迭代時效,提升開發的敏捷度是最佳切入口。

低程式碼正是以敏捷開發為導向,直接基於具體業務場景開發,從底層技術標準和應用擴充套件兩個維度,將應用需求上線的時長由季縮短至天。

以奧哲旗下的雲樞低程式碼平臺為例,其為專業開發人員和一線業務人員提供低門檻的開發技能組合。

低程式碼“交卷”金融數字化:敏捷、高效與自主性

奧哲·雲樞低程式碼平臺架構

第一即是為金融機構搭建統一的開發標準,讓所有人員都能基於統一研發平臺開發,消解資料孤島問題;第二能夠為金融級開發提供資產市場,沉澱既往的模型和元件,再次開發時選擇呼叫即可。金融機構得於更加高效地開發個性化應用,避免重複造輪子,從而實現成本控制和開發效率提升。

此外,在雲原生架構的支撐下,奧哲·雲樞支援彈性擴容,金融企業可以靈活高效地使用計算資源,提升擴充套件開發能力,具備與原生開發同樣的個性擴充套件。

憑藉不斷迭代最佳化的產品能力和豐富的落地實踐經驗,奧哲金融行業服務版圖裡已囊括民生證券、華泰證券、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人壽等一眾頭部金融企業。

公開報導顯示,有的金融機構利用奧哲·雲樞低程式碼平臺,配合RPA、自助報表分析工具,形成了超自動化平臺;也有金融機構借低程式碼對平臺進行二次賦能,打通了其他第三方平臺以及業務主系統的互動。

自主可控的信創選項

價值還不僅於此。

從金融業數字化演變歷程出發,上個世紀末至今,大致經歷了資訊化改造、網際網路線上化和數字化轉型。在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同時,無論是監管層面還是機構業務實際需求,自主可控、風險可控、資料安全成為金融機構的終極命題。

如今,金融IT系統的國產替代浪潮襲來,基於信創環境的應用開發,自然也面臨緊迫的改造任務。金融業作為信創排頭兵,近些年也在加快去IOE變革,不少金融機構已經完成了資料庫等核心基礎設施的國產替代。

與此同時, 信創對於開發能力的要求,也對應地升至低風險、強適應、可擴充套件層次。這為低程式碼開發提出了更高標準,必須打通國產軟硬體。

據瞭解,奧哲·雲樞已經與鯤鵬CPU、麒麟系統、寶蘭德等大部分國產基礎軟硬體實現適配。

在服務上海某頭部券商公司的過程中,奧哲協助其基於雲樞搭建了信創環境下的敏捷開發平臺,起步階段主要基於該平臺構建門禁管理、協同辦公、公文處理等後臺管理側應用,並打通了公文、合同、辦公資源等多項資料,實現業務和資料的統一融合。

隨著信建立設和技術發展的不斷深入,該機構將基於敏捷開發平臺構建更多信創應用,實現更加全面的信創數字化建設。

寫在最後:

對於低程式碼,相較於從它現有的能力模型出發,更不如從實際的場景中尋找它的獨特開啟方式。 這種方式不僅于敏捷開發和低風險,也更不僅於信創,更在於它在一個個場景中的流程重塑和思維創新。

需求衍生產品,產品對應數字創新。金融,是低程式碼的新舞臺,也正在成為它自證的新戰場。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69060/viewspace-292758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