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融雲創在港上市,金融SaaS雲平臺驅動業績高速增長

鐳射財經發表於2021-03-31

3月31日,中國獨立AI技術平臺百融雲創(6608.HK)正式於港交所掛牌上市。此次IPO成功,百融雲創也成為繼美團、小米和快手之後,第四家採用同股不同權結構以香港為主要上市地的內地科技公司。

百融雲創每股定價為31.8港元,發售約1.2億股,集資淨額近40億港元。在此前的招股中,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獲150.67倍認購,國際發售獲36.3倍認購。

百融雲創董事長兼CEO張韶峰出席上市儀式表示,百融雲創選擇站在金融機構背後,支援服務他們,最終是希望可以同時幫助到兩端:一個是供給側,成為驅動金融機構創新發展的引擎;一個是需求側,幫助老百姓與小微企業更好獲得金融服務。百融雲創未來將繼續秉持“成為金融行業的基石”願景,透過科技驅動金融服務革新,讓金融變得更智慧。

AI+SaaS”驅動業務穩健增長

一直以來,傳統金融信貸服務流程存在諸多痛點,如週期長,效率低,靈活性差等。成立於2014年的百融雲創洞察到金融機構透過科技提升業務效率的巨大需求,以AI為技術支撐,探索金融SaaS服務解決方案,開始了科技賦能金融的創業之路。

7年時間,百融雲創已成長為中國最大的獨立金融大資料分析解決方案供應商,累計服務逾4200名金融機構客戶。依託自主研發的雲原生SaaS平臺,百融雲創提供的產品及服務可嵌入至金融機構從獲客、貸款發起、保險承保、存量客戶運營到貸後管理的業務流程,為金融機構更智慧的決策提供賦能支援。

張韶峰表示,對於技術輸出的獨立AI平臺而言,打造金融SaaS服務解決方案這樣的能力不僅需要多年業務實踐經驗的積累,還要具備先進的科技應用與創新能力,也就是要懂技術也要懂業務。這也是百融雲創能夠實現業績持續穩健增長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招股書顯示,百融雲創的三大核心業務分別是資料分析服務、精準營銷服務及保險分銷服務。百融雲創的營業收入穩步增長,三年便實現了3.5倍翻番,2017至2019年度的營業收入分別達至3.54億元人民幣、8.58億元人民幣及12.62億元人民幣。收入的增長主要由於核心客戶數目及其單客年均收入增加。其中,資料分析服務為百融雲創的最大收入來源。

近年來,百融雲創的客源持續增長並逐步成為金融機構的優選合作伙伴。截止至2020年9月30日,百融雲創在中國累計為逾4200名金融機構客戶提供服務,包括絕大部分國有銀行、逾650家區域銀行、絕大部分消費金融公司、逾90家主要保險公司及其他多家金融機構。年度收入貢獻超人民幣30萬的持牌金融機構為核心客戶,其數目由2017年的62家增加至2020年的237家,同時由於訂閱制的SaaS付費模式,核心客戶具有較高的客戶粘性,百融雲創的核心客戶留存率由2019年的89%在2020年進一步提升至96%。

事實上,SaaS因其簡化管理、快速迭代、靈活付費和持續服務等優勢,獲得了諸多行業行業客戶的青睞。IDC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SaaS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23億元。2018-2021年,其年複合增長率預期將超過30%。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金融數字化轉型的深入,金融行業的SaaS服務解決方案也必將幫助行業企業進一步簡化貸款業務流程,提高效率,促進其業務的規範性發展。

高成長性備受海內外頂級資本青睞

此次百融雲創赴港上市,其背後豪華的資本陣容也引起市場廣泛專注。作為中國最早提供雲原生風險評估服務的獨立技術平臺之一,百融雲創在上市前已獲得一眾明星資本的追捧,其中不乏國資背景。

根據公司上市前架構,百融雲創實控人張韶峰持股26.73%,高瓴資本持股12.39%,央企中國國新旗下的國新基金持有12%,其他機構投資人包括紅杉資本、中金公司、華興資本、IDG資本等。

此次上市,百融雲創共引入三名實力強勁的基石投資者,分別為:中國結構調整基金、CederbergCapital及FranchiseFundLP。其中,中國結構調整基金是受國務院國資委委託,由央企中國誠通牽頭成立的中國最大規模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規模達到3500億元,服務於國有企業佈局最佳化、結構調整及高質量發展。

海內外頂級資本的共同加持,正是看準百融雲創未來核心商業價值和公司強大的技術驅動力。據招股書,百融雲創將上市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進一步提升產品功能及效能;加強研發投入,以探索尖端技術及改善現有技術基礎設施;擴充現有產品及服務供應、改善技術能力,並進行戰略投資及收購。

展望未來,金融服務供應商對科技服務的強勁需求及科技服務的增長潛力將越來越大,百融雲創作為金融SAAS細分賽道龍頭,有望受益於行業大趨勢的發展。同時,其自身的業務發展和能力都深受各路資本的認可,未來長期價值可期。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69060/viewspace-2766025/,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