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二三四五:折戟現金貸、夢碎區塊鏈,再打AI突圍戰

liukuang發表於2020-02-22


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撞開”了2020年的大門。


抗擊疫情,各大網際網路企業各顯神通。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紛紛開設“線上問診”入口;12306利用售票的大資料,實現了追蹤確診病人乘坐車次上的密切接觸者資訊;科大訊飛應用AI技術幫助基層醫療機構篩查病例......


作為網際網路上市公司之一的二三四五集團則從訊息傳播著手,在旗下的PC產品矩陣及APP艦群體系中,推出疫情地圖、最新進展、物資捐贈、疫情闢謠等相關功能。同時隨著復工復學的時間推進,二三四五於2月10日組織員工居家遠端辦公,並升級2345加速瀏覽器的核心及自動攔截廣告功能,以此降低網課平臺的影片卡頓、載入緩慢和相容性等問題。


從股市表現上看,受疫情影響,線上醫療、線上教育等相關企業股票持續上漲。只是,這波暴漲“浪潮”與二三四五無關,它依舊是處於不溫不火甚至衰退的狀態。


2020年2月3日,二三四五開盤報2.84元,跌10.13%,封上跌停板。據統計,二三四五在近期的一個月裡未登上龍虎榜。更不堪的是,二三四五自2014年上市以來,其股價就一直“跌跌不休”。顯然,曾依靠“2345瀏覽器”風靡一時的二三四五公司雖未倒下,卻早已在拼命地掙扎著......


一路高歌猛進


時光倒轉至2005年。


那一年,中國正迎來網際網路的“第三次浪潮”,國內網際網路公司第二波創業潮正興起。公開資料顯示,除了BAT,當前中國網際網路領域的主流公司,絕大多數是在2005年至2009年間起步,以豆瓣、58同城、奇虎360等為首的網際網路產品百花齊放。


得益於良好的外部條件,彼時剛剛創立的二三四五集團僅靠著一款名為2345網址導航()的產品快速起飛。官方資料披露,截止至2011年,網站每日獨立訪客超2000萬,頁面瀏覽次數累計超過6000萬次。另據Google釋出的《2011年9月份全球網站排行TOP 1000名單》披露,2345網址導航位列全球網站第75位,國內第22名。


而後,二三四五集團看準“賽道”後,結合自身資源和經驗順勢推出國內首個線下推廣聯盟“2345王牌聯盟”,緊接著衍生開發出2345好壓、2345瀏覽器、2345看圖王、2345安全衛士、2345王牌輸入法等多款軟體,2345風光一時。


透過產品矩陣取得了一定的市場地位和使用者基群之後,二三四五也與其他玩家一樣,籌備 著攻入資本市場。


2014年6月份,二三四五成功借殼,以“網際網路第一股”的名號在深圳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程式碼為SZ002195,正式登陸了A股市場。與此同時,二三四五窺見了一個暴利風口——網際網路金融。


二三四五火速上線了現金貸平臺“2345貸款王”,大力擴充現金貸業務。憑藉現金貸強大的“吸金”能力,二三四五的財報自2015年起一路耀眼。


公司財報顯示,2015至2017年三年間,二三四五金融業務的營收規模增長達到了230倍。其中,在2017年度裡,因網際網路消費金融業務發展較快使得公司營業的總收入同比上漲85.41%至32.3億元,營業利潤為8.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6.7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加46.72%至9.3億元。


截至2017年底,二三四五已基本形成圍繞個人消費金融、汽車消費金融和商業金融三大方向發展互金領域及推廣相關金融產品。不僅如此,二三四五在觸及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之後,其股價曾一度飆升至每股112.75元,併成為互金行業的標杆企業。


但事物總有兩面性,極速增長的背後潛藏的風險也逐步暴露出來。


據官方資料披露,以“2345貸款王”為主的網際網路消費金融業務快速發展,導致發放貸款及墊款金額大幅增長引起公司應承擔的壞賬損失相應增加至9.66億元,該項業務在2016至2017上半年裡,其壞賬率有所上升,均為3%的水平。


此外,二三四五還將2.69億元的壞賬以528.3萬元的價格“甩賣”給廣西廣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涉及貸款筆數18.51萬筆。加上這筆核銷的壞賬,二三四五2017全年的壞賬率實際上已接近4%,其具體的壞賬數額幾乎等同於2018年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全部營收。


監管步伐也緊隨其後。2017年12月1日,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檔案。明確要求嚴格規範網路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停發放無特定場景依託、無指定用途的網路小額貸款,逐步壓縮存量業務,限期完成整改。


這一新規讓業內包括二三四五在內的所有相關平臺都遭受到了重創。據媒體報導,稱二三四五現金貸業務暫停之時,大多數員工被勸退,勸退員工人數有近百逾人。


不得不承認,現金貸確實在短時內為二三四五創造了“神話”。可惜,神話終歸只是神話。二三四五公司在嚐到現金貸帶來的“甜頭”便沉迷其中,缺失了感知危機的能力,從而導致當壞賬率高升的危機來襲之時,二三四五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鉅額的壞賬損失“驚醒”了二三四五,新規的 釋出 後其堅決的砍掉高利息的現金貸。本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想法,二三四五開始了新一輪的業務轉型。


夢碎區塊鏈


“脫去”現金貸這層外衣,驚慌失措的二三四五著急地“跳入”了一個正被捧得火熱的區塊鏈領域。


2018年初,二三四五從營收結構上將網際網路資訊服務的佔比收入由2017年的36.84%上調至2018年的66.43%。接著,成立了二三四五(深圳)區塊鏈技術有限公司,而後釋出了《2345區塊鏈方案白皮書1.0》以及“2345星球聯盟計劃”,旨在基於區塊鏈技術,打造一個使用者透過行為能獲得激勵的平臺,並對外放出豪言:“加入星球聯盟,上網就能賺錢”。


一開始,二三四五的區塊鏈夢向好發展。據悉,二三四五旗下的區塊鏈私人云盤“章魚星球”,官網首發當日僅12秒即被售空。截止2018年3月底,透過官網預定該產品的人數高達181萬人,其售價由最初的999元直飆至1299元。緊接著,該產品還登陸了京東眾籌平臺,3 秒即突破了百萬元,56 分鐘完成了 1000 萬的眾籌目標。


如此佳績也反映在財務業績上。二三四五財報顯示,僅在 2018 年上半年,二三四五在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板塊(包含2345星球聯盟)實現收入超過 11.8 億元,相較前一年同期增長了127.95%。換句話說,二三四五透過 2345星球聯盟專案僅在短短的幾個月內便獲取鉅額收入。


然而好景不長,二三四五的質疑風波兇猛來襲。


2018年12月,多名章魚星球(星球聯盟生態下的硬體終端產品)的代理商和個人使用者來到二三四五上海總部維權,稱章魚星球涉嫌虛假宣傳。代理商反映,此時,原先負責與代理商對接業務的銷售總監已經離職,且無繼任者與代理商接洽業務,要求退款。


二三四五創始人韓猛眼看這場“挖礦遊戲”玩不下去了,最終還是選擇放棄。分別在官網產品服務頁面、星球聯盟APP中下架了關於星星幣所有產品以及相關介紹資訊。


二三四五的區塊鏈“遊戲”雖然完結了,但不禁發人深思,有不少玩家涉足區塊鏈,可為何二三四五卻落得這般“狼狽不堪”的模樣?


回顧公司當初涉足區塊鏈的原因,創始人韓猛曾表示:“(星球聯盟計劃)可以打造一個平臺層,先透過星球聯盟來獲取大量的使用者,繼而建造一個日活每天幾千萬人虛擬城市、生態平臺,繼而再引入更多的產品需求。”


從創始人韓猛的言語中不難看出,二三四五佈局區塊鏈的表面上是為了“吸取”及維穩使用者數量,實際卻是藉此尋找盈利增長點。然而自身技術及風險控制能力不夠到位。所以,當潮水褪去後,二三四五“裸泳”的窘態又一次顯現。


說到底,無論是“章魚星球”,還是所謂的區塊鏈星星幣,都是體現出二三四五對區塊鏈的認識不清晰、執行不到位,自然結果註定會失敗的。


2020,如何破局?


在歷經現金貸、區塊鏈等業務接連折戟後,轉型的問題又一次擺在眼前。只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二三四五還能拿什麼突圍?答案是:使用者和流量。


其一,二三四五的使用者基數大、增速高,為新產品上線建造了良好的“培養基”。官方資料披露,二三四五系列產品累計覆蓋使用者由原先的百萬突破億級,達到2.6億人次。據艾瑞諮詢2019年Q3《中國網際網路流量季度分析報告》,2345瀏覽器、2345天氣王分別登上當季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增速榜,進入千萬量級APP使用者增速TOP前50。此外,報告還指出,二三四五旗下的玩賺星球APP,其10月最後一週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相比9月最後一週提升6%。


能夠看出,使用者增速的提升及其使用時長的增加,為二三四五的轉型積蓄了巨量的使用者群體,不僅有助於新產品或業務的推廣,更有利於擴增自身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也對映出,長期備受投訴的彈窗廣告頻繁等詬病已得到大幅改進,這也是二三四五轉型局中關鍵的一環。


其二,二三四五利用流量優勢與科技基因深掘人工智慧“藍海”。《2019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指數》報告指出,2019年國內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已經步入快車道,加速滲透多應用場景,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另有資料披露,預計2023年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100億元,輻射和帶動周邊產業實現規模增長將超出1000億元。


而當前疫情的爆發,更是極大地啟用了人工智慧技術的場景應用。AI遠端輔助診斷、AI影像分析、AI藥物研發、AI體溫檢測、AI醫療機器人、AI病例活動軌跡追蹤等等形態遍地開花,人工智慧行業潛藏的市場價值顯而易見。


二三四五以網址導航服務起家,流量優勢與生俱來,並附帶著研發網際網路產品及技術的能力。2018年,二三四五在新科技研究院的基礎上,組建了一支大資料中心團隊,並上線執行精準營銷系統。2019年6月初,以5000元人民幣戰略投資了一家專注於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運營服務商的上海芯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種種跡象都表明出,二三四五“投身”人工智慧產業等都具備一定的條件以及發展的潛能。正如二三四五現任董事長陳於冰曾表示:“二三四五本質上是網際網路公司,我們的核心優勢是流量的獲取與變現,以及在新科技上的創新。無論是什麼業務,最終都要在我們的流量優勢上實現變現。”


由此,二三四五在最新發布的財報中透露,公司已啟動並確立了“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戰略,為加快實現新的戰略發展目標,正在中臺、智慧演算法和大資料中心三個方向進行重點投入。


還有硬仗要打


從二三四五的戰略目標可見,二三四五是決心要往人工智慧這條路子上發展了。那大有可為的人工智慧是條康莊大道嗎?現實情況貌似並不盡然。


一是,投入成本巨大,技術研發門檻高。一個新專案的啟動尤其是涉及技術方面的專案,其高額的資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人工智慧自然也不例外。

身為BAT之一的百度便是大手筆投錢布局人工智慧的“範例”。百度CEO李彥宏曾經表示:“百度每年把15%的營收用於研發,大約為人民幣100億元(約合15億美元),所有(研發)投入都與AI(人工智慧)有關。”

反觀二三四五仍身陷業績下滑的狀況,著實令人擔憂。根據公司財報披露,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21.91億元,同比減少10.3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約7.32億元,同比減少32.3%。


再有,二三四五人工智慧研發專利為零。根據《中國人工智慧專利價值及競爭力TOP50》,榜單顯示,位居榜首的百度在AI方面的專利申請量已高達5712件,創新實力分數為97.69。然而,榜單內並未有二三四五的身影,在二三四五公佈的所獲專利中也未顯示涉及人工智慧領域。


鉅額的技術開銷以及專利問題,對於“血氧”甚微的二三四五而言是一次大考,加上阿里、騰訊、百度等網際網路巨頭對人工智慧領域勢在必得,二三四五日後必將有場硬仗要打。


二是,尖端人才難搶,技術融合問題待解。在人工智慧行業競爭中,頂級AI人才優勢和團隊優勢是企業的最強競爭力,但AI人才也是最欠缺的。領英《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顯示,截止2019年一季度,基於領英平臺的全球AI領域技術人才數量超過190萬,中國的相關人才總數超過5萬人,位居全球第七。同時指出,當前AI人才的需求最為旺盛且稀缺的是細分領域中AI演算法、機器學習、GPU、智慧晶片等方面。

另一方面,人工智慧領域的馬太效應凸顯,谷歌、Facebook、阿里巴巴在內的科技公司平均花費幾十億美元用於網羅人才。能夠預想到,手頭資金緊張的二三四五要與巨頭公司們搶人,其壓力實在不小,若要爭奪人工智慧領域的尖端人才更可謂是難上加難。


最後,人工智慧技術和產品越來越精湛和完善而且開始融入人們的生活,但在政策監管方面還有待日後完善。另外,隨著5G商用牌照的下發,如何較好實現AI與區塊鏈、VR、AR等技術融合的可行性、通用性問題,也是二三四五們所需要考慮的。


寫在最後:


二三四五至今已走過15個年頭,旗下也孵化出不少的產品,也曾與迅雷等企業橫霸在人們的電腦桌面上,自上市以來還多次入榜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百強之中。只可惜,如此景象猶如曇花一現。在2019年。一年的時間便迅速跌落了38個名次,為第64名,創下上市六年內最低“段位”。


縱觀二三四五公司的發展歷程,無論是最初起家的導航業務,抑或是現金貸、區塊鏈等業務,與其說二三四五始終朝著風口的方向快速崛起,倒更像是沒有長期發展規劃下的盲目跟風,以致於在業內被冠以“哪裡賺錢,哪裡就有二三四五身影”的標籤。正是由於二三四五的盲從,讓自身的股價、市場地位,甚至於營收業績都備受牽扯,長期處於起起落落的大動盪之中。


現如今,二三四五市值僅有180億元,和它A股唯一的競爭對手三六零1700的市值相差9.4倍以上。被對手三六零遠遠甩在身後的二三四五,為了穩保自身不至於趴下,只能在煙波浩渺的人工智慧領域裡摸索前行。想必面對未知的領域和即將到來的挑戰,二三四五依舊很難熬。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37827/viewspace-267674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