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中的“跨鏈”

cxbtc166188發表於2022-03-17

什麼是跨鏈技術?

區塊鏈跨鏈通訊技術通常也簡稱為跨鏈技術,它作為一種實現區塊鏈互操作性的技術方式,主要關注鏈內與鏈外的資訊交換,用於在區塊鏈間實現原子性的資料交換與傳輸,幫助區塊鏈實現跨鏈資產流轉、資訊互通、應用協同等互操作功能。對於主動相容類的跨鏈通訊技術而言,它通常由跨鏈基礎設施、跨鏈通訊機制共同組成,跨鏈基礎設施著眼於共享性,在區塊鏈間構建可進行資訊交換與驗證的通訊通道,跨鏈通訊機制著眼於安全性,在區塊鏈間規定了可用於通訊的協議規範,並採用相關的安全機制保障跨鏈通訊的安全。

跨鏈交易指的是在區塊鏈間基於約定完整的執行的一次價值流轉,它是區塊鏈互操作性的目標,也是跨鏈通訊技術的最終目的。它通常會由多個跨鏈子交易共同組成。跨鏈子交易指的是由跨鏈使用者或跨鏈設施在某一區塊鏈上發起的、並在該區塊鏈上儲存的、與跨鏈交易相關的一次具體的合約呼叫操作,因此跨鏈子交易是跨鏈交易執行的最小單位,其分別對應了跨鏈交易不同的階段,是跨鏈交易實現價值流轉的具體過程。

此外,由於跨鏈基礎設施的形態、組織方式各異,既可以採用單節點錨定的方式實現資料互通,也可以採用多節點組成區塊鏈的方式提供跨鏈服務。而無論採用何種方式,具有跨鏈需求的區塊鏈均可以視為跨鏈基礎設施的 “客戶”。因此,本文為了描述方便,將所有具有跨鏈需求的區塊鏈服務統稱為客戶鏈,而針對某一次跨鏈交易而言,將首先發起跨鏈子交易的客戶鏈稱為請求鏈,而與請求鏈進行跨鏈通訊的客戶鏈稱為響應鏈。

總結:鏈太多了,但鏈與鏈之間互不關聯,又造成了資源孤島。通過跨鏈技術,讓區塊鏈實現跨鏈資產流轉、資訊互通、應用協同等互操作功能。

跨鏈技術有哪些分類?

1 、公證人機制( Notaryschemes

代表專案: Interledger Corda

簡單講解就是 A B 倆鏈互相無法信任,那麼就找個守信公證人 C 來宣告,向 A 宣告, B 上發生了啥,從而讓 A 鏈也可以把這個資訊納入進來。

優點:這個機制的確非常簡單合理,可以說是跨鏈裡面最簡單有效的形式。

缺點:引入這個公證人 C ,對於本身去中心化的理念就是矛盾的,等於增加了一箇中心化中介機構。

2 、側鏈 / 中繼( Sidechains/relays

代表專案: Cosmos Polkadot BTC Relays 以及類似 AERGO BUMO 等公鏈應用此技術簡單理解側鏈:我和你,我擁有你全部的能力,我守護在你身邊,你不知道我的存在,但我知道你的存在,那麼我就是你的側鏈,你是我的主鏈。

比如支付寶,最開始你在銀行上面才能取款,但是有了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功能,你也可以通過這些來直接操作銀行裡的賬戶。這就相當於一個側鏈的功能。

簡單理解中繼:我在中國(鏈 1 ),你在美國(鏈 2 ),我們之間通過大洋與天空相連,如果這個大洋與天空本身就是一條鏈,那麼它就叫做中繼鏈。中繼和側鏈目前是使用最多的兩種跨鏈的方式。

優點:可以完成資產跨鏈轉移、交換、 cross 合約、抵押等應用。

缺點:技術上來說還是非常有難度係數的。

3 、雜湊鎖定( Hash-locking

Hash-locking 起源於比特幣的那個閃電網路 Lightingnetwork ,最開始閃電網路的初衷是可以讓 BTC 達到小額快速支付的效果。後來呢,發現這個雜湊鎖定技術可以用於跨鏈。

這個雜湊鎖定的邏輯呢就是:

1 )智慧合約規則

2 )凍結錢

3 )生成 Hash

4)匹配達到標準後放款

優點:彼此不信任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此技術達到跨鏈資產的交換,無需公證人機制。

缺點:沒有實現資產的跨鏈轉移,僅僅實現了跨鏈交換,也沒有所謂的跨鏈的合約。

4 、分散式私鑰控制( Distributedprivate key control

代表專案: Wanchain Fusion

這個技術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就是把私鑰分成多處保管,去中心化的機構或網路保管使用者的私鑰,同時使用者自己也有資產的私鑰,所以使用者並沒有像傳統中心化交易所那樣失去對自己資產的掌控權。(中心化交易所一般是完全託管私鑰,使用者得祈禱交易所不崩就好)

5 、混合技術(公證人 +sidechain

這種技術就是 1 2 的結合,利用了側鏈的靈活性,同時也利用了公證人的可信任性,達到了二者同時互補互助的效果。只需要側鏈之間的互通就可以了, Ehterunivese 是一個代表性的專案,但是這種機制的繁瑣程度相對高一些,去中心化性和單獨的公證人機制一樣有些受詬病。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14404/viewspace-287172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