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廣東:廣東省「一號工程」的第一個500天

機器之心發表於2019-04-04

「省長說『數字廣東』這個專案是省內的『一號工程』,給我們壓力更大。推進『數字廣東』建設是騰訊今年最重要的任務」。

2018年兩會上,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在接受採訪時的這一句話,讓一家名為「數字廣東」的公司廣為人知。

2017年10月11日,數字廣東公司於廣州註冊成立,創始股東包括騰訊及聯通、移動、電信三大運營商,其中騰訊佔股49%,三大運營商共計佔股51%,華為以戰略合作伙伴身份參與專案建設。

同年12月,廣東省政府正式釋出廣東省數字政府建設總體規劃及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提出「管運分離」,即數字政府建設管理者與運營者角色分離。「數字廣東」將承擔政府部門的資訊化建設及運營的職責,原負責該任務的政府部門--原省資訊中心被改組為政務服務資料管理局,職能轉化為管理、監督、引導數字政府建設,具體建設運營職責剝離。

至此,「數字廣東」這艘承載著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的重任的大船正式啟航。

近日,「數字廣東」新任CEO王新輝及數字廣東產品及技術團隊的同事接受了機器之心「智慧城市深度訪談」系列的採訪,聊了聊「數字廣東」成立500多天來的發展情況,包括其獨創的 3+3+3建設發展模式,第一款基於微信小程式的民生服務應用產品「粵省事」,以「全省一片雲」為目標的政務雲建設及資料治理經驗,以及2019年的工作重點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有別於人們對於一家強政府屬性企業的印象,數字廣東整體沿襲了騰訊的網際網路公司文化。也正因為過於「活潑」,數字廣東的工作人員還曾遇到應該稱呼政府的同事「同學」還是「同志」的困擾。

同樣沿襲網際網路公司的,還有忙碌。無論是對接廣東省五十餘個廳局、二十一個地市時千頭萬緒的建設任務,還是展廳裡來自全國各地絡繹不絕的領導和訪客,抑或是技術員工頭上為數不多的黑髮,都能切身感受到這家公司受到的矚目以及壓力。

但無論如何,對於一家企業而言,數字廣東的誕生所具備的先天條件是優越的。

首先,廣東省政府願意打破原有體制,明確將政府數字改革建設工作的技術支撐部分,交由一家全新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進行。這種從省一級政府開始傳導的數字政府改革力度及改革決心,在全國仍是不多見的。更何況這是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任務交給了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數字廣東從一開始獲得的支援力度是毋庸置疑的。

數字廣東CEO王新輝坦言,一家科技企業為政府做一款產品,釋出前能多次收到馬化騰針對產品細節的修改建議,釋出後還能由省長帶頭用並得到反饋,在過去是不敢想象的。

其次,騰訊還帶來了二十餘年的C端產品開發經驗,其在商業網際網路領域培養出的對使用者從需求到體驗獨到的理解及成熟的產品調研體系,也被順利地移植到政務網際網路產品開發中來。

成立一年多,數字廣東已經發布了三款面向使用者的政務產品:第一款基於微信小程式的民生服務應用「粵省事」自五月推出以來已上線500餘項服務,實名使用者數已達800多萬;「廣東政務服務網」已整合了21個地市、100多個縣(市、區)的政務服務入口;由政務微信承載的「協同辦公平臺」旨在通過打造全省統一通訊錄和電子公文交換等功能,提升政府公務人員文電辦理效率。

同時,數字廣東還在為廣東省各個廳局提供資料治理工程策劃和運營的解決方案,並推出了三個支撐上層應用的基礎平臺——政務雲、政務大資料、公共支撐平臺。

當然,快速的發展反映了數字廣東擁有的強大資源支撐。但之所以需要如此力度的支援,也從反面證明了數字廣東在做的事情的難度。

王新輝表示,「數字廣東希望用產品為抓手,通過行業應用建設,助力政府業務部門進行流程優化」。

要建設出輻射社會方方面面的行業應用就需要「全省一片雲」,而實現「全省一片雲」的前提需要對政府的資料進行治理。

數字治理工作包括清點分散在各個政府部門的資料資產,形成完整的資料資源目錄及交換機制規程,還包括對於現有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再造。

然而,資料治理工作要真正見到效果落地,對於單個企業而言都需要足夠的戰略耐心,對於結構複雜的政府系統更是如此。

「政府資料五花八門,大多數還處於未盤活狀態」。讓資料真正變成資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9年3月20號,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再度主持召開數字政府改革會議。政府的數字化改革永遠在路上,而這條路上每天都有新的事情在發生。

以下為對話實錄,機器之心做了不改變原意的整理。感謝數字廣東產品及技術團隊專家張興、周靄明、原茜對內容提供的支援。

數字廣東的先天優勢:政府重視+股東資源

機器之心:瞭解到這也是您擔任數字廣東CEO後第一次對外接受採訪,能否請您談一下您對數字廣東的發展模式的理解?

王新輝:數字廣東來做這件事情(助力建設數字政府)我認為確實有很多優勢: 

1、領導重視:省長十個月來數字廣東調研三次。

一個領導對某件工作重視程度的體現,我認為不是通過考核,而是看他有沒有花時間在這上面。

馬省長每次來數字廣東,都帶著領導班子的副省長、廳長,紮紮實實解決問題。

整個戰略高度重視程度,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這就保證數字廣東的業務能夠順利推行。

2、股東資源:數字廣東的股東確實給我們帶來有很多優勢。

首先是騰訊的to C端經驗,對使用者喜歡什麼產品有很深的研究。為什麼在產品架構,技術類似的情況下,一些公司的產品做出來,老百姓不喜歡,而騰訊的產品能有很多人用,就是騰訊對消費者的理解

騰訊CDC 團隊騰訊使用者研究與體驗設計部),在「粵省事」的前期使用者調研上做了紮實的研究。

其次,三大運營商也給了人、財、物的鼎力支援。 

因為廣東數字政府改革專案採取政府採購服務模式。數字廣東目前處於創業階段,大家都有合理的懷疑這個模式能不能成。

而在開發出政府需要的服務前,需要先在機房和其他設施上進行大量的投入。三大運營商在前期投入非常大,給了我們很重要的支撐。

第三,數字廣東以開放的心態也團結了一批合作伙伴。這個模式特別重要。

打個比方,以蓋房子為例,設計是數字廣東自己做的,但施工的話誰來都行,只要是符合條件的單位都可以參與。我們希望跟全國在特定領域做得最好的公司合作。比如在安防等領域都存在一些在垂直細分市場做得很專的公司。

從目前的表現來看,我們認為,數字廣東設計的「3+3+3」數字政府建設模式的體系已經能夠完全落地。作為一個企業來講,一套體系設計到最後的實施落地,能得到老百姓喜歡,這個過程充滿了難題和不確定性。

廣東數字政府建設新模式

在新頒佈的廣東省數字政府規劃中,新型數字政府的架構包括三個部分:管理架構、業務架構、技術架構。

管理架構採用「管運分離」的概念,即將政府的管理者角色與運營者角色分開,運營工作交給社會化企業完成。由省政務服務資料管理局負責數字政府制定規劃,聯絡職能部門並監督考核數字廣東等公司的建設運營工作。粵東西北地區直接採用省裡的統一框架,廣州、深圳等城市在符合標準情況下可自行建設政務雲。

整個工作鏈條變為省直部門向政務服務資料管理局提出建設需求,政務服務資料管理局經過整合設計後告知數字廣東,數字廣東開發出支撐省直部門需求的技術工具後,政務服務資料管理局以購買服務的形式向數字廣東公司採購。

數字廣東的角色也明確被定為數字政府改革的技術能力支撐者。 

數字廣東:廣東省「一號工程」的第一個500天

在業務架構上,規劃則提出了九大應用,與其他省份數字政府規劃稍顯不同的是,廣東省的規劃中根據應用目的明確地將應用分為兩大部分。

  1. 六大功能應用:協同辦公、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為促進政府管理能力提升,整合政府內部共性業務職能的應用;

  2. 三大服務應用:政務服務、決策保障、跨域協作;以提升對外的服務能力為重點。

與廣東省的規劃框架相對應,數字廣東提出了自己的「3+3+3」建設模式。

數字廣東:廣東省「一號工程」的第一個500天數字廣東:廣東省「一號工程」的第一個500天

首個落地政務服務產品「粵省事」

機器之心:「粵省事」是數字廣東第一個釋出的產品,也是第一款基於微信小程式的政務服務應用,能否介紹一下「粵省事」目前的發展情況以及創新的模式?

王新輝:數字廣東第一個產品「粵省事」於2018年5月21號推出,目前實名使用者已經超800萬,可辦理事項超過560項,大概80%的事項實現「零跑動」。 

比如在春運之前,廣東是勞務大省,每年春運外來務工者返鄉的任務都很重。我們想能不能提供一個服務,讓大家都能感受到「粵省事」帶來的好處,便推出了春運專區。

春運專區整合了老百姓出行相關的所有資訊,有航空、鐵路、汽運、氣象等方方面面的資料。比如韶關這個地方堵車出名,現在通過「粵省事」就知道哪路堵,哪個都不賭。還可以實時看到火車、飛機的狀態。

通過「粵省事」上一個小程式,就把政府服務部門資料和技術環節全部打通。

這個專區從萌芽到上線就用了兩週的時間,春運期間總訪問量約2000萬,我們覺得這個真是數字政府改革的紅利。

機器之心:「粵省事」這個產品前期的調研工作大致流程是怎樣的,投入了多大成本?數字廣東內部主要通過哪些指標來評估這類民生小程式的表現?

原茜(「粵省事」產品經理):產品調研前期工作主要是靠騰訊的資源,就是騰訊的CDC團隊。前期調研團隊大概幾十個人,花了半個月左右,深入到真正的市民當中收集政務服務中的一些需求和痛點。

線上通過微信會採用一些問卷調查的方式,線下則會到實地去跟使用者面對面進行訪談交流,比如訪問城市以及農村的辦理各個業務居民在辦理過程中有哪一些覺得很不好的體驗。 

產品團隊從內部來評估的話,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實名使用者數,這反映了查詢過或者是辦理過政務服務的真正的使用者。如果只是單純上過(「粵省事」),但沒有進行實名登入的使用者現在已經超過1000萬了,實名使用者目前超過了800萬。

第二個指標是日均的 PV(訪問量)。目前日均PV大概是五六百萬。 

這個數字在進行一些推廣活動,或是像接入深圳公積金這種真正使用者群體比較大或是高頻的應用時也會有一個明顯的拉昇。

第三個主要的指標是服務辦理量,包括已經上線的政府服務的查詢次數,加上業務辦理的總量。

機器之心:目前評價指標更多的還是數量型指標?市民直接反饋修改意見的渠道有哪些?

原茜:評價體系的建設工作目前正在進行。

目前觸達使用者有幾個方式,比如數字廣東有一個客服團隊,這塊現在用的是政府的12345熱線,這是第一個通道。

第二個通道就是在「粵省事」小程式上,還有一個反饋通道,使用者可以直接跟我們的客服人員進行交流。

第三個就是「粵省事」同名的公眾號。這一塊平時主要是進行資訊觸達,比如說使用者辦理了一項政府服務,之前提交了一個申請,現在稽核通過了,這個時候會通過公眾號的形式來對使用者觸達,告知審批通過了。 

機器之心:「粵省事」這種政務型的產品,跟騰訊原有的to C的商業性產品,在產品的評價體系和評估指標的設定邏輯上會有哪些差異?

原茜:指標方面比較大的一個差異是時間的週期性。

因為政務服務產品的使用者不會每天都來,不像遊戲、社交。所以我們會根據使用者的具體的使用情況來設定指標。

比如說最高頻使用的服務,目前就是社保公積金,每個月交一次,那我們評估一個具體的週期大概就會是一個月左右,主要考察月活躍度。

以行業應用助力政府業務流程改造

機器之心:「粵省事」是「政務服務」產品。我們看到廣東省數字政府規劃中還有九個創新政務應用,其中如「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等是面向政府業務部門使用的行業應用。能否具體介紹一下2019年數字廣東在行業應用上的規劃

王新輝:2018年我們主要做的是搭平臺、打基礎,初步建設了三大基礎支撐平臺:政務雲、政務大資料、公共支撐平臺;推出了三大應用平臺:「粵省事」、整合政府資訊入口入口網站的「廣東省政務服務網」,以及承載在政務微信上,促進政府協同辦公的「協同辦公平臺」。

2019年我們將以「推進行業應用」為重點,主要包括營商環境、市場監管、資訊體系建設以及經濟調節的應用。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應該說數字廣東的運作模式已經基本實現落地,並得到了各界的認可。但過去的成功,對未來來說,讓我們壓力更大。

為什麼這麼說?

第一,數字廣東的服務範圍更廣。2019年,數字廣東的專案比去年有了幾何倍數的增長。數字廣東要對接廣東省五十多個廳局,這些廳局背後代表的就是社會上的各行各業。過去一個IT企業能服務政府一個行業部門,就活得很舒服了。能服務三五個行業,那相當不錯了,但數字廣東要做到滿足政府每一個廳局的需求,而且不能有任何差錯,這對數字廣東的能力要求是極高的。

第二、改革進入深水區。數字廣東的模式進入執行得到認可後,政府就會把更多更難的事情交給數字廣東去做,有些專案就真到了硬碰硬的階段。

這其中包括:

1、要打破原有的體制,資料被完整接管,所有廳局的資料都穩步遷移上雲。

2、在建設新流程時要完成對政府職能的改變和梳理,新的模式其實是業務流程的重造。資訊系統是一個企業(政府部門)最核心的部分,它反映了管理思維及管理能力,所以流程的改造必須要體現在資訊系統層面的沉澱。

總結來說,數字廣東在行業應用上輸出模式有兩種:

1、對於正在做的事情,數字廣東通過跟股東、合作伙伴合作,快速探索完成部分行業從資訊化到數字化的轉變,然後輸出規範的資料標準;

2、對於過去數字政府改革尚未涉足的領域,探索在政府授權範圍內,能否輸出雲化資料。如市場監管局目前非常需要一個反映市場各項經營情況的系統,過去是沒有這個工具的,我們就研究有哪些資料、產品能引入進來,形成的新的「網際網路+監管模式」。

使用網際網路資料提高風控水平

機器之心:比如前一段時間網上爆出疫苗事件中長春長生公司在出事前在微博上已經有一定熱度,但部分銀行風控系統因為並沒有接入社會輿論資料,直到出事前系統都顯示這家公司運作情況健康。包括經濟部門在制定政策時,希望避免政策出現一刀切的情況,就需要資料來幫助他們更好地將真正在幹事、有潛力的公司與潛在問題公司區分開來。對這個問題,您怎麼看?

王新輝:從傳統的財務角度來說,我們分析一家公司的主要依據是三張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但這有時候可能是片面的。

一是因為企業的報表反映的狀況不一定準確或是實時的;二是關於企業執行的其它方面的情況,三張表上的資料是無法提供的,比如用電資料、員工狀況、工商海關資料。這是來自政府其他部門的資料。

另外來自網際網路上的資料,一家企業如果是問題企業,特別是出現了涉及人身健康的問題,在網際網路上就很有可能有使用者對該企業的評價。如果負面評價數量達到一定程度那麼就能說明一些問題。

另外過去在面對傳銷企業時也有經驗,比如一些企業的支付行為或支付活動,跟其法定註冊的經營性質所應產生的現金流不相吻合且數量極大時,也會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

這都是大資料+人工智慧提升風控水平的典型應用。資料,只有在其價值依然鮮活時被挖掘出來,才能被稱為資產。

以專區形式在「粵省事」中推廣行業應用

機器之心:剛剛談到了城市中的一些應用,對於市以下縣鄉一級的政府,比如農民最關心的農產品價格問題,這一點上數字廣東能如何通過輸出標準或雲化資料幫助他們?另外,省市縣鄉各級政府對於各項改革的關注度不同,涉及一系列政策、金融工具,數字廣東是否能有足夠的精力完成如此多工作? 

王新輝:對農業服務的話,廣東省和農業農村部的領導來視察的時候也很重視。

目前我們考慮的形式主要是跟我們之前做的春運專區類似,採取在「粵省事」中開闢一個專區來推廣行業應用。比如農業服務專區或者是農村服務專區

至於說數字廣東如何去解決精力問題,第一、我們可以找合作伙伴。第二、我們也在市級層面,設定分公司,收集客戶需求和本地運維。

比如在農村領域裡面,我們可以找中國做的最好的合作伙伴一起做。比如剛才說的豬肉價格波動問題,我可以跟豬聯網合作,現在叫農信互聯,在豬肉價格指數方面他們企業就做的很深。

另外市場上也有一些相應的保險是能給農民提供服務的,能起到平抑價格波動的作用,比如如果豬死了可以賠幾百塊,至少起到兜底的作用。

只是這些工具現在農民不一定知道,所以我們希望在這個專區上面,能提供農民最關心的一些資訊,一些資料服務,讓他們去感受數字改革的紅利。

未來「粵省事」上的專區會越來越多。我們會基於「粵省事」這個品牌,圍繞更多行業應用建設專區,比如說農業專區、司法專區,應急專區,教育專區,旅遊專區、銀行專區等等。這是我們目前的想法。

另外我們的一個優勢就是推出專區的速度可以越來越快。過去(傳統IT 企業)推出一個專區可能要半年,現在兩個星期就推出來了。這得益於數字廣東的產品建立在底層統一的雲技術架構上。

目前我們建設專區的優先順序是根據各方反饋綜合決定的。

這其中既包括政府內部反映強烈的事項,還有騰訊CDC團隊通過使用者調查得到的反饋,最後還有政務服務辦理量的資料顯示的高頻事項,這在決定優先順序上有很大權重。這也是網際網路公司跟傳統IT企業不一樣的地方。數字廣東更多是以使用者關心的點為中心,用資料說話。

廣東各地市都將設立分公司

機器之心:比如農業專區中您所說的一些應用,可能往下即涉及到縣鄉鎮一級的推廣、需求獲取,往上又涉及到省級政府以上和國家部委、人民銀行等部門的合作。數字廣東會如何應對不同層級政府之間對於數字政府改革的需求異同?數字廣東如今已經在廣東省九個地市設定了分公司,這些分公司有什麼樣的角色定位?

王新輝:數字廣東主要服務的是廣東省,因此我們主要關注廣東省內的應用。部委和人行主要通過省級分部聯絡,在廣東省內,我們要做到全省一盤棋,省市縣鎮村級要統一起來。

其實在中國,可能很多事情都是在市這一層面執行的,這是最關鍵的接地氣的一級。因此數字廣東做數字政府改革,在地市要真正推廣覆蓋的話,必須在當地要有機構。目前我們已經設了九個分公司,將來每一個地市都會開設分公司。

分公司主要負責本地化的客戶業務擴充,和本地化的運維。如果只是在省裡面的運維,運維效果肯定達不到本地化標準,掌握不清楚市、縣、鄉鎮的需求。但是分公司的產品技術是由數字廣東總部統一支撐。

只有這樣,數字政府建設才能夠落地,不然就會懸在空中。

政府資料治理任重道遠

機器之心:支援上層行業應用的基礎是底層三個基礎平臺(政務雲、政務大資料中心、公共支撐平臺),在這背後有大量的資料治理工作。能否介紹一下資料治理工作目前進展如何?

王新輝:資料確實是我們很關心的一個話題,我只能講從模式上,從能力上我們找到了竅門。但是談資料治理工作完成,還遠遠沒有到那一步。

資料就像一條河服務越完善,要治理的資料就會越多。這其中的工作包括對過去存量資料的治理,包括分散在廣東省各個廳局以及各個地市的歷史資料,以及對未來新的資料的引入。

接入資料後還要保證資料的鮮活度,也就是要及時挖掘出資料能對業務起到的價值。比如像清掃大街這樣已經成為常規的事情,每天大家做事的流程都一樣,很少有人負責讓這些事情更有效地完成,我們需要通過資料啟示他們,也許他們的工作沒有想象的那麼好。

我們今年的重點工作,要通過行業應用的推出,助力資料治理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去年我們主要建設四大基礎庫(人口基礎資訊庫、法人單位基礎資訊庫、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基礎資訊庫、巨集觀經濟資料庫),今年側重點是推出一批主題庫。

機器之心:具體可以分為哪些工作?

周靄明(方案規劃中心總監):主要分為兩塊,一個是基礎大資料中心,主要是用來收集、儲存、篩選一些基礎的資料。在這方面,我們政務雲的建設,「兩地三中心」(生產資料中心、同城災備中心、異地災備中心)總共建成了6萬多核處理器的規模。

另一個則是資料服務。我們目前主要是服務於廣東省各個廳局,其實就是社會上各方面的主管部門。我們根據廳局所提供的服務,以及法律授權,來設計資料的應用模式。

其實數字廣東幫政府做的更多是策劃和運營的工作,或者說是從網際網路公司角度幫助政府思考服務怎麼網際網路化。

廳局擅長於其本身的業務,比如稅務局的業務就是稅務,這個我們不可能比他們熟。所以我們要跟他們溝通,把他們的業務經驗變成我們的需求輸入。

之後的資料打通其實分幾個層面。

最早的打通是網路打通;第二次大規模打通是政務雲的打通,就是儲存和計算的打通;而提供了統一的政務雲,也只是虛擬機器層面上打通,不代表真的打通。第三層面的打算是資料的打通,在資料交換平臺中進行受控的資料授權。

最終目的是提供服務。服務其實是平臺上的一個應用,數字廣東引入了騰訊的公共支撐平臺,平臺主要的功能是為了支撐所有應用。

傳統為政府開發軟體應用是一個獨立的煙囪式系統,不同應用之間不溝通,但是有一個公共支撐平臺,上層應用就能真正打通,這也是數字廣東做策劃運營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