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舉辦的“2019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上,廣東省旅遊行業協會與廣州大學旅遊學院聯合釋出了2018年《廣東省旅行社行業發展報告》(簡稱“《報告》”),這是廣東首次對全省旅行社行業發展進行的系統性研究分析。《報告》從旅行社經營環境與發展現狀、產業發展現狀、產品現狀、營銷方式與策略、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等五個方面,對文旅融合背景下廣東旅行社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進行了深入研究。

旅行社業具備開創引領性

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底,廣東共有旅行社2962家,比上一年增長了12.24%。其中,具出境遊經營資質的旅行社609家,外資旅行社19家;旅行社行業就業人數66369人,比上一年下降了0.23%。

《報告》稱,經歷了40年的發展,廣東旅行社行業在品牌經營、模式創新、質量管理、產品研發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開創性與引領性。近5年來,廣東旅行社行業總體規模變化不大,從業人數逐年下降、人才流動性加大,這與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科技手段普遍應用有著密切關係。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顯著提升。《報告》顯示,廣東省人均旅行社服務消費從2000年的121.68元上升到2016年的655.15元。

三大市場各有千秋

從廣東三大旅遊市場的發展來看,國內旅遊市場體量最大,出境遊市場、入境遊市場分列其後。

從國內遊市場看,廣東作為重要的客源地,其國內遊人次佔國內旅遊總人數的16%,且長線旅遊市場還有增長潛力;作為旅遊目的地,廣東接待的國內旅遊人次也佔到全國的10%。從全國佔比情況來看,廣東省旅行社接待國內遊人次數的比例低於組織國內遊人次數的比例,這說明廣東省客源地特徵屬性明顯。不過,近兩年隨著多項大型節事活動的舉辦、城市形象的提升,廣東作為目的地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而在出境遊市場方面,近5年來,廣東旅行社組團出境旅遊市場穩步增長,遊客數量從2014年的860.54萬人次增長到2018年的1035.42萬人次。遊客多以香港、澳門為目的地,廣東遊客數量分別佔到當地旅遊市場總量的1/3和1/2。廣州、深圳兩地遊客成為出境遊市場的主體,佔據廣東出境遊市場近80%的份額。不過,佛山、東莞兩地的增長力也不容小覷,且這兩地遊客多選擇出國遊,並不單戀香港、澳門。

從入境遊市場看,廣東省旅行社接待的入境人次佔到全國總人數的1/5。相應的,廣東省旅行社外聯入境市場也佔到全國這一市場的1/4。但是,資料顯示,入境遊客在廣東的停留時間較短,《報告》分析,這與廣東毗鄰我國港澳地區,廣州、深圳、珠海多為入境口岸城市有直接關係。有業內專家指出,入境遊市場是目前廣東旅行社業務的短板,儘管有大灣區、海上絲綢之路等新的發展機遇、“144小時過境免籤”等政策加持,但是,由於旅行社缺乏相應的產品體系和服務意識,這一市場仍有待開發。

正視問題推動改進

《報告》提到,廣東旅行社行業發展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准入門檻較低,退出機制不完善;人才隊伍儲備不足,制約了行業持續發展;低價競爭與不誠信現象仍有發生;旅遊市場發展不均衡,入境旅遊市場成短板;粵港澳大灣區旅遊市場一體化有待實現;旅遊客源地特徵明顯,消費潛力有待挖掘;旅行社發展區域不平衡,珠三角城市優勢有所下降等。

針對以上問題,《報告》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比如,通過對旅行社經營業績、稅收繳納情況的核查,制訂詳細的退出標準和流程,對於未開展旅遊業務的旅行社,實行年度公示制度,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秩序的旅行社;建立獎勵機制,對不斷創新、加大“旅遊+”融合力度、細分市場、大力發展會獎商務市場的旅行社適當提高獎勵幅度,激發旅行社的創新動力;進一步推動文旅融合,引導文化和旅遊企業資源共享、跨界滲透及整合開發,推動博物館、劇院等文化旅遊資源與旅遊產品的整合及推廣;由行業協會牽頭,逐步推行“優質誠信旅行社紅名單”制度,保障旅行社市場執行效率,保障遊客與社會的公共利益。

對於如何加快大灣區旅遊市場一體化程式,《報告》建議,成立大灣區旅行社行業組織,逐步解決大灣區內旅行社跨區域機構設立、業務跨區流動不暢、人員跨區服務不暢等問題。如針對目前粵港澳三地導遊不能自由流動的現狀,推進導遊備案制度,實現大灣區內註冊導遊領隊跨區域帶團。尤其是在入境遊推廣方面,大灣區旅行社行業可以借鑑港澳入境遊市場的成功經驗,挖掘廣東旅遊厚積薄發的優勢,研發有創意的“一程多站”式旅遊產品,形成大灣區的旅遊品牌,增強吸引力。

自 環球旅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