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型機”到“雲”,邁向開放的網路轉型之路
近代計算機是從機械式計算機開始的,17世紀法國數學家帕斯卡19歲發明的,主要用於為父親計算稅款。1673年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發明乘法機,這是第一臺可以執行完整的四則運算的計算機。1822年巴貝奇花了近10年時間,構想、研製成功了第一臺差分機,它能根據設計者的安排,自動完成高次多項式的整個運算過程。
計算機是雲端計算的重要基礎,雲端計算就是目前計算域發展的階段,雲端計算最先就是從重新定義“計算”開始的。不管是平行計算、分散式計算、還是計算虛擬化,都是透過軟體將計算資源整合或拆小。對於現在的絕大部分應用來說,一臺物理伺服器的計算效能已經太大了,可以讓不同的應用跑在同一臺伺服器上。這樣就將物理伺服器“分割”成一臺臺虛擬伺服器,每臺虛擬機器有邏輯上獨立的CPU、記憶體和網路資源,可以按需安裝各種作業系統。這樣就打消了使用者的顧慮,對於他們來說,看到虛擬機器和以前物理機沒有區別,就是伺服器。軟體定義計算(SDC)最成功的就是透過軟體將伺服器這個硬體裝置重新定義成為可控大小的虛擬裝置。縱觀計算機的發展歷史是從機械到電子,分離到整合,專用到通用,歸根結底是從硬體定義到軟體定義的過程。
計算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網路裝置方面並未有更大的改變,從網路發展歷史上講計算網路原型是1969年美國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為軍方建設的,80年代初期ARPA和美國國防部通訊局研製成功用於異構網路的TCP/IP協議並投入使用。1986年在美國國會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支援下,用高速通訊線路把分佈在各地的一些超級計算機連線起來,以NFSNET接替ARPANET;1974年開始,TCP/IP 協議的釋出,1995年快速乙太網標準,1997年IETF成立MPLS工作組。2005年左右,全球骨幹網路基礎建設大規模興起,而後又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形成Internet。
網路裝置最初的核心是處理器,大家都知道處理器的核心能力在於計算,而不是資料包的轉發,不過當初對網路裝置的轉發能力的要求並不高,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和聯網要求的不斷提高,特別是TCPIP網路協議標準化的發展,讓使用者對網路傳輸速率的要求不斷提高,網路裝置的轉發能力逐漸的成為關注的焦點,所以基於FPGA、基於NP(Network Processor)、基於ASIC的網路裝置相繼出現,並應用於不同的場景。
隨著網路裝置硬體的逐步“積體電路”化,網路的應用逐漸成為使用者更加關注的焦點,如果能快速的擴充套件、視覺化、轉發效率再次提升、整網安全性、整網QoS等逐步的被重視起來。SDN(軟體定義網路)就應運而生。
SDN起源於Nick教授團隊的Clean Slate專案。在2006年,Nick教授團隊的人員首次提出了一個邏輯上集中控制的企業安全解決方案,開啟了集中控制解決安全問題的大門。隨後的2007年,Nick教授攜其團隊成員在矽谷創辦了Nicira公司,這是SDN歷史上第一個初創公司。到了2011年,開放網路基金會ONF才誕生,並舉辦了開放網路峰會。SDN從誕生到現在也不過十年時間,真正在網路中有應用是在2012年,在谷歌的資料中心裡得到了規模部署。
SDN是對現有網路架構的重新構建的技術,實現分離網路控制和轉發,形成邏輯上集中的統一控制器,進而在控制器上開放軟體可程式設計介面供業務呼叫,達到靈活配置網路的目的。傳統網路架構是由交換器、路由器等網路基礎設施來定義網路流量的傳輸,就像高速公路和鐵路,每一個站點到下一個站點的方向是由你購買的車票所決定的,不能更改你要去的方向和路程。例如這班車從廣州到深圳必須經過東莞,而SDN網路,可以自定義或網路智慧決定流量的去向,還是從廣州到深圳,可以定義從惠州轉車,可以定義從珠海轉車,一切都依照你對於網路線路的定義。
雖然SDN誕生時間不長,卻得到了長足發展,SDN相關的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傳統的網路裝置商也紛紛向SDN丟擲了橄欖枝,各大資料中心、網路運營商都在SDN展開了技術研究和各種嘗試,意圖在SDN的時代能夠大展手腳。SDN已經有一套比較完善的技術體系支撐,OpenFlow協議是其實現的重要技術。不過,由於商業利益、歷史沿革等原因各個廠家對SDN的理解各有差異,很多大廠實現的控制器軟體往往只能控制自家的硬體裝置,實際上違背了SDN架構設計的初衷。
國內SDN領軍企業泰信通推出的泰吉平臺,採用標準OpenFlow協議對主流SDN交換機進行管理,同時還可對接多廠商網路硬體裝置,真正實現軟硬體分離,使用者採購硬體盒子可以獲得更多選擇。同時可以將傳統網路裝置納管進來,實現傳統網路到SDN網路的平滑演進,最大限度降低使用者成本。泰吉平臺的網路商店,基於SDN的靈活性,可以對SDN裝置實現線上升級的效果,保證使用者採購裝置不再因為網路發展而被淘汰,新協議新功能的支援就像手機APP升級一樣方便。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40497/viewspace-215745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智慧製造】解讀力諾特玻邁向智慧化轉型之路
- 從規則到神經網路:機器翻譯技術的演化之路神經網路
- 從美術生到程式設計師轉型之路【我的故事】程式設計師
- 從勞動密集到AI密集,「實在智慧」如何助力企業邁向AI路AI
- 亞馬遜雲科技成為瑞士電信首選公有云提供商 加速數字化轉型邁向雲原生5G網路亞馬遜
- 邁向淨零:“綠領”群體在公平轉型中的崛起
- 開源新生代的成長之路:從校園到開源,需要邁過哪些挑戰?
- AI之旅-開篇:從雲端計算之路到AI之旅,從搬上阿里雲到留在阿里雲AI阿里
- 邁向2060碳中和:聚焦脫碳之路上的機遇和挑戰
- 從網路接入層到 Service Mesh,螞蟻金服網路代理的演進之路
- 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從這裡開始
- 機器學習從入門到放棄:卷積神經網路CNN(二)機器學習卷積神經網路CNN
- 女子體育的興起:邁向商業化之路
- 從傳統的神經元網路轉變到深度學習網路深度學習
- 從單體邁向 Serverless 的避坑指南Server
- 華為雲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 助力製造業企業邁向智慧化
- 從入門到放棄——快應用踩坑之路
- TF中文社群之下,國內雲網路的開源之路
- Hyperledger 身份社群完成了 DID: Indy 方法的開發,使其邁向更廣闊的網路
- 思嵐科技引領服務機器人邁向智慧化行走之路機器人
- 銷售之路:揭秘失敗陷阱,邁向成功之道
- 從物聯網到智慧雲:微軟全力支援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微軟
- 機遇與危機,婚慶行業的轉型之路行業
- Eggjs 從放棄到開始使用JS
- 企業向網際網路化轉型一體化管理成新引擎
- 從公有云方案轉向谷歌開源Knative,網易雲音樂的Severless演進實踐谷歌
- 一小時神經網路從入門到精通(放棄)神經網路
- 從點線面體談開發到架構師的轉型架構
- 畢馬威報告:邁向淨零排放
- 智慧IP先鋒:從園區網路智慧變革,到數字化轉型新突破
- 雲原生網路代理(MOSN)的進化之路
- 自智網路:網路自身的數字化轉型
- 回顧4399的轉型之路
- 從ALOHA邁向Humanplus,史丹佛開源人形機器人,「高配版人類」上線機器人
- 從《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分析自我轉型之路
- 從“網路魔法”到“黑科技之年”:手機軟體新航道的開通時刻
- 網路的開放和封閉的思考
- 重走JAVA之路(二):面試中的單例模式(從入門到放棄)Java面試單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