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通正式宣佈,已獲得向華為出售4G晶片的許可。這為美國對華收緊晶片出口限制以來的緊張情緒多少帶來一些緩解。
然而積體電路是全球資訊產業發展的基石,中美貿易摩擦以來,美國逐步升級對中國的技術封鎖,深刻觸發了國人科技自主的危機感,只有掌握自己的核心技術才能夠不被掣肘,才能為產業發展甚至國家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不幸的是,目前中國本土積體電路自給率只有14%,整體積體電路產業的全球市佔率只有5%。在最為核心的半導體裝置市場,2019年中國半導體裝置國產化率僅為18.8%,且核心裝置佔比很小。
中美貿易戰下,晶片產業發展的不穩定的因素持續增多。無論遭遇封鎖升級或者間歇性的限制放鬆,都是難以預期,終歸受制於人。
唯一的解決之道是中國企業能夠尋求自主創新,加速全面國產化,緩解未來可能的衝擊。
AI催生“芯“機遇,國產AI晶片代表已就位
幸運的是,中國積體電路產業這一輪的發力,恰逢全球新一輪技術變革浪潮,人工智慧為中國的晶片產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很多AI晶片可以在不需要頂尖製程工藝的前提下,僅透過成套工藝的創新就獲得與先進製程工藝同樣的計算能力。
深度學習將人工智慧技術推向新高度的同時,人工智慧技術開始影響晶片設計,晶片架構師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來提高晶片的效能、降低功耗,業界認為“演算法即晶片”全新時代即將到來。在這個全新時代,中國晶片產業與世界巨頭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人工智慧近年來在中國蓬勃發展,使得中國在新整合設計上最有可能獲得突破,對此產業界已經有所“作答”。據業界不完全統計,中國大陸目前已有18家AI晶片初創公司,不少已開始有實質性的產品研發落地,並取得了不錯的業績表現,如華為海思、AI獨角獸寒武紀、依圖等。
一線研發大廠代表——華為海思,在2018年全連線大會上首次對外公佈全棧全場景 AI 戰略,晶片成為其AI業務的根基。華為基於自研達芬奇架構推出的昇騰系列AI晶片無論在效能上獲得了優越的表現。以昇騰 910 為例,根據華為官方的資料,昇騰 910 的 FP16 算力達到 256 Tera-FLOPS,INT8 算力達到 512 Tera-OPS,而達到相關規格算力所需的功耗僅 310W,這個表現在當時不輸於包括英偉達在內的任何競爭對手。
典型晶片設計公司代表——寒武紀,能成為國內首家登入A股市場的AI晶片初創企業,技術也是有其獨到之處,寒武紀是國際上為數不多能全面系統掌握智慧晶片及其基礎系統軟體研發和產品化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相關資料顯示,歷經DianNao、DaDianNao、PuDianNao和 ShiDianNao等一系列架構演變的寒武紀在AI晶片方面擁有深厚的基礎。基於這些豐富的經驗,先後推出了AI IP、思元270和思元220等面向移動端、雲端和邊緣端的晶片,這些產品同樣也使寒武紀在與同行相比時不落下風。經歷“失去華為”事件之後,寒武紀正在找準方向再次啟航,嘗試技術產品與商業合作兩條腿走路。
“演算法系”造芯代表——依圖,不同於寒武紀是典型的業務直接聚焦在AI晶片上的創業公司,依圖是AI演算法立身後投身AI晶片的第一家企業。依圖在2019年5月釋出了一款名為“求索”,具有均衡的端到端服務能力的AI處理器,意味著它不依賴於X86處理器和英偉達GPU獨立執行,基於“求索”,依圖還推出了原子伺服器,構成軟硬體一體化的多元產品和解決方案。事實上,也只有演算法和晶片強耦合,才能夠在這樣一個比較複雜的設計空間裡面形成一個更有競爭力的設計。對依圖這樣演算法立身的公司而言,是一個先天的優勢。之後,在上海、貴陽、福州等智慧城市專案上的落地,也驗證了演算法公司做晶片的可行性甚至巨大發展空間。
這些企業儘管處於不同領域,“出身”不同,體量有別,切入賽道路數也不盡相同。但都在各自的領域裡持續研發,不斷突破。或憑藉先進的架構創新,或憑藉深厚的行業積累,或憑藉廣泛的客戶基礎所帶來的落地場景,以不同的優勢在各自領域的長跑中領先了一個身位,為國產AI晶片發展帶來了希望與信心。
政策再次加碼!國產AI芯迎突圍最佳時機
站在新時代的風口上,對於本土晶片企業來說,只有在找到正確的位置之後,才能有機會迎來騰飛,同時,他們也需要一些力量去支援他們的成長。
11月3日,國家釋出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科技自立自強”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被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在列舉出的幾大前沿科技中,人工智慧、量子資訊、積體電路位列前三。如此具體和明確地將行業發展寫進國家規劃和國家發展規劃,背後傳遞出的訊號和決心已經不言而喻了。
此外,“十四五規劃”中還明確,支援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11月12日,剛剛召開了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慶祝大會的上海,因習近平主席提到的“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備受外界關注。
“要聚焦關鍵領域發展創新型產業,加快在積體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領域打造世界級產業叢集”。浦東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主戰場、主陣地,而在中國,上海一直是積體電路領域是“橋頭堡”的地位,此次再被中央點名,背靠這樣的產業資源和政策利好,對上海本土孕育的AI企業來說也非常利好。事實上,把積體電路打造成為“上海製造”的重要代表,也是上海關注的重點。2019年以來,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多次專題調研積體電路企業,先後考察平頭哥、華虹等企業,連續兩次調研依圖。
晶片行業是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型的產業,除了企業自身的實力積累,外部環境的培育是不可忽視的一環。倪光南院士此前曾在採訪中表示“需要國家下決心,吸收社會資金進行大投入來追趕。”
事實上,不僅是在產業發展戰略上高度重視 ,政策持續加碼,在市場化手段的扶持上“東風”也已就位。
科創板的設立初衷,就是要為資本和技術的融合搭建平臺,為中國經濟的科技力量注入“活水”,不僅為成功的科技創新企業“錦上添花”,也為“在路上”的科技創新企業提供金融助力,持續推動資本市場支援科技創新,架設起金融資本與科創要素的通道。
資料顯示,科創板開板至今,已吸引189家上市企業,晶片企業達27家,科創板“含芯量”近15%。中芯國際迴歸科創板,為科創板吸引更多高質量晶片企業開了一個好頭,同處晶片賽道的寒武紀、瀾起科技也均衝擊千億市值。而承載國家和市場期盼的科創板,也需要有更多標杆性企業成為科創板的“壓艙石”和“助推器”。近期披露招股書的依圖有望接下接力棒,成為硬科技中的“上海AI第一股”。資訊顯示,今年5月,依圖獲得上海科創基金戰略融資,上海科創基金由上海國資委下屬上海國際集團主導設立,後者旗下投資的多家公司入選首批科創板受理名單。
回看中國科技產業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基本是一部追趕的歷史。尤其是在晶片產業,因為技術、市場和產業基礎等多種原因,本土的晶片發展落後於美歐日韓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筆者看來,今天政府自上而下並且高度重視的政策紅利疊加資本市場的支援,已經為國產晶片產業走上新臺階構建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中國晶片市場正在迎來一個新的黃金時代。與此同時,作為“受益者”的國產晶片企業肩負的使命和責任,也是前所未有,我國亟需一批領軍企業作為“貢獻者”真正帶領產業深入發展。
有資料顯示,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日趨成熟,數字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工智慧商業化應用將加速落地,推動AI晶片市場高速增長,預計2025年全球人工智慧晶片市場規模將達726億美元。背靠國家產業政策和活躍的社會資本支援,PC時代正向萬物互聯、人工智慧時代轉變,進一步激發對AI晶片的需求。
面對廣闊的市場前景,國產晶片企業還需不斷攻堅克難,除了自身產品、技術的持續深耕,也需要面對產業化應用和完善生態閉環的挑戰。
新的發展契機下,將有望湧現更多國產AI晶片中堅,掀開屬於他們和中國科技發展的新篇章。AI晶片落地潮還在繼續,我們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