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Korok發表於2024-08-30
時間來到 2024 年下半年,AI 熱潮依舊,大模型之爭已經發展到一個階段,越來越多 AI 廠商把目光投向了應用市場,並開始積極走向海外。

據 AppGrowing國際版 資料監測,自今年 3 月份以來,來自中國廠商的 AI 應用在海外的投放呈現明顯增勢,6 月在投數量突破了 100。

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而根據 AppGrowing 的觀察,巨頭如阿里巴巴、華為等,紛紛在海外推出自己的 AI 大模型產品,更多團隊則靈活地探索起 C 端應用市場的可能性。其中,“AI 伴侶”這一品類的熱度在明顯提升。

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藉助 AppGrowing國際版 二級 AI 應用標籤篩選功能,我們對中國廠商 AI 應用的投放情況進行篩選,會發現 AI 伴侶這一品類的投放力度有著顯著增長。

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SensorTower 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兩款國產 AI 伴侶應用《Talkie》和《Poly.ai》就登上了美國 AI 應用市場下載榜的前十。

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不難看出,中國廠商雖然加快了出海步伐,但現階段對市場的統治力還是有待加強。在這種情況下,這兩款細分型別產品能夠在美國市場突圍,顯然值得關注。

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AI+伴侶應用想在美國市場突圍並不簡單,在《Talkie》和《Poly.ai》入局之前,《Character.AI》就已經在該賽道混得風生水起。

去年五月份,《Character.AI》的移動端正式上線,不到一週就吸引了超過 170 萬使用者下載。

作為一款基於 LLM(大語音模型)的 AI 聊天應用,《Character.AI》允許使用者和自己或他人建立的虛擬角色進行對話。

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不同於《ChatGPT》,《Character.AI》更加註重產品的娛樂屬性,透過更具人格化的虛擬角色定製,來滿足使用者的社交和情感陪伴需求,因此更符合特定消費者群體的需求。這種做法讓《Character.AI》迅速積累了一大批使用者,使其一度成為流量僅次於《ChatGPT》的 AI 應用。儘管如此,《Talkie》和《Poly.ai》還是做到了後來居上。

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Talkie》來自國內 AI大模型公司 Minimax,於去年 6 月上線。《Poly.ai》則於去年 5 月上線,有趣的是,它最初的定位是一款教育類應用,據白鯨出海報導,其背後公司是國內教育大廠作業幫。

同《Character.AI》一樣,《Talkie》和《Poly.ai》都支援使用者自定義虛擬角色的形象、性格、聲音,並允許使用者公開自己的虛擬角色供其他人使用。不過,《Talkie》和《Poly.ai》都對虛擬角色功能做了進一步的開發。

比如在虛擬角色建立方面,《Talkie》為了進一步降低使用者的上手門檻,在建立角色時,從形象到各種角色資訊,都能透過 AI 一鍵生成,以此方便新使用者快速體驗和專屬 AI 對話的樂趣。

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而《Poly.ai》則推出了 MOD 功能。該功能允許玩家在遇到自己喜歡的虛擬角色時,在原有設定的基礎上,透過 MOD 功能對設定進行補充,從而讓角色更符合自己的喜好。

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為了進一步發揮虛擬角色的價值,《Talkie》還推出了類似手遊的抽卡功能,由 AI 生成虛擬角色不同形態和背景的卡牌,並劃分稀有度,以此刺激使用者的收集慾望;

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Poly.ai》則推出了名為 Event 的功能,同樣是生成虛擬角色不同形態和背景的卡牌,但與抽卡收集強調的稀有性不同,Event功能更偏向專屬性。

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無論是抽卡還是 Event,都可以豐富虛擬角色的形象,增強角色與使用者之間的情感聯結,同時還能進一步挖掘虛擬角色的商業價值。

與之相比,《Character.AI》在這方面就顯得有點太過純粹,沒有進一步挖掘虛擬角色在情感陪伴方面所能產生的的價值。

此外,在操作上,《Talkie》和《Poly.ai》還透過演算法在主介面向使用者推送不同使用者建立的虛擬角色,並採用劃屏切換的方式方便使用者快速挑選自己感興趣的角色。

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除了產品體驗上的最佳化,與《Character.AI》幾乎放棄買量不同,《Talkie》和《Poly.ai》在買量投放上則有不小的動作。

據 AppGrowing國際版 資料監測,《Talkie》從去年九月開始加大投放力度,峰值在今年初,日投放一度逼近 5000 組;美國是主要投放地區,佔比突破40%。

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Poly.ai》則在去年十月底開始發力,今年投放出現多個高峰,峰值出現在七月初。相比《Talkie》 ,《Poly.ai》在投放數上略顯剋制,但卻更聚焦在美國市場,佔比在 60% 以上。

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具體到素材方面,《Talkie》和《Poly.ai》都會透過一段簡短的場景對話來快速呈現自身的 AI 聊天功能,或是快速展現不同虛擬角色形象,來突出產品內容的豐富度。

不同在於,或許是為了更好觸達歐美使用者,《Talkie》投放了許多更偏寫實風格的“偽真人”素材。

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或許正是在更細緻的產品體驗最佳化和買量加持下,《Talkie》和《Poly.ai》才成功超越《Character.AI》。

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除了上述提及《Talkie》和《Poly.ai》,同樣是 AI+伴侶的《CrushOn》也在海外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連續多月蟬聯出海 AI 月活榜首,訪問量突破 2000 萬。

隨著 AI 應用出海熱潮持續高漲,AppGrowing國際版 在近期上線了二級 AI應用標籤篩選功能,進一步細化呈現海外 AI 應用在不同市場和賽道的競爭情況。

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使用者可以有針對性地對某一品類賽道進行洞察,或是從多維度比對不同賽道的競爭情況,從而對海外 AI 應用市場的競爭趨勢有更加細緻全面的瞭解,以便更好地制定自身的出海策略。

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不止是 AI+伴侶和美國市場,其他賽道和地區的競爭勢必會更加激烈。在這種情況下,精細化的市場策略就成了突圍的關鍵,為此,更加細緻深入地洞察某一市場或賽道品類上是必不可少的。

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以上為《兩款產品登上美國下載榜,國內廠商開卷“AI+伴侶”賽道》。

*以上相關廣告素材由 AppGrowing 國際版 採集於公開之資訊,僅為研究分析所用,相關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內容僅供一般性參考,不應視為針對特定事務的意見或依據。


來源:AppGrowing出海觀察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BVg1SBp0obmXiWkwOvpy5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