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金融科技Q1:調整、韌性與蓄勢

鐳射財經發表於2022-06-09

透視金融科技Q1:調整、韌性與蓄勢

作者 | 周古

來源 | 鐳射財經(leishecaijing)

主要金融科技上市公司已披露一季度“成績單”,結果與市場預期相差不大,各家公司的業績呈現漲少跌多的局面。這也預示著,金融科技公司在內外環境影響下,業務轉型邁向縱深,階段性調整仍將持續。

從360數科、樂信、信也科技、小贏科技的業績指標看,部分平臺貸款交易量同比下滑,對應的利息和服務費收入減少,加之不良和營銷費用增加,最終導致營收、利潤出現一定程度的調整。

相比之下,信也科技的業績波動最小,營收、利潤、促成貸款規模等維持穩定趨勢,甚至不少指標逆勢增長。尤其是在服務小微企業數量,以及小微貸規模上,信也科技在同業中處於領先水平。

與業績調整相隨,金融科技公司順勢而為的韌性也得到增強。無論是利率壓降、客群最佳化,還是發力科技增長極、提升精細化運營能力、強化線上線下協同效應,金融科技公司逐漸從單一的助貸模型向科技生態躍遷,蓄勢之後的業績反彈可期。

金融科技本依附於金融產業鏈條之上,難免會受到週期影響,眼下,金融科技行業週期輪動加快,風險出清,靴子落地,市場風向愈發明晰。這將為頭部金融科技公司業績增長,估值修復開啟新的空間。

調整

相比2020年一季度,金融科技公司在2022年一季度面臨的業績調整壓力更大。除了疫情對消費需求和居民收入衝擊外,金融科技全面納入監管所引發的業務變動,利率下行帶來的定價壓力,都會傳導至金融科技公司的業績端。

金融科技上市公司的一季度業績透露了比較明顯的調整訊號。360數科、樂信、信也科技、小贏科技一季度的利潤增長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另外,不良率也出現小幅上升。

具體來看,360數科2022年第一季度營收為43.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歸屬於公司普通股東的淨利潤為11.8億元,與2021年同期的13.47億元相比下降12.46%。

樂信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7.12億元,同比下降41.77%;歸屬於公司普通股東的調整後淨利潤為1.29億元,同比下降了83.27%。

小贏科技實現營收8.88億元,同比下降1.98%;歸屬於普通股東淨利潤為1.40億元,同比下降27.44%。

相比上述三家平臺,信也科技在報告期內業績降幅較小。財報資料顯示,信也科技一季度營收24.47億元,同比增長15.8%;盈利5.35億元,同比減少9.44%。

利潤增速放緩背後,金融科技上市公司的獲客壓力和不良壓力有所增加。一季度,360數科、信也科技、樂信的不良率均出現小幅上升,但基於平臺較強的風險抵補能力,資產質量總體可控。

綜合各家機構業績表現,一個比較明確的特徵是,一季度利潤整體保持穩健,頭部平臺均實現一定程度的盈利水平。這也說明了金融科技上市公司,在一季度已經消化了一部分風險和壓力,找到自身的轉型節奏。

事實上,金融科技To B業務作為金融產業鏈最前端構成,一直扮演著打通普惠金融最後一公里的角色。金融市場內外環境發生變化時,金融科技也最先受到衝擊。客觀來看,一季度金融科技上市公司承受的壓力主要體現在宏觀、中觀、微觀三個方面。

宏觀層面,疫情反覆不定,B端商戶經營受阻,C端使用者收入和消費受挫,導致信貸需求收縮。尤其是全國信貸增長放緩明顯,房貸、消費金融、經營貸已出現同比較大幅度地減少,說明了疫情對生產消費衝擊較大。

中觀層面,金融科技行業監管更全面更細化,資料端治理重塑金融科技業務流程,利率端下行倒逼金融科技業務模型進入壓力測試階段,資金端區域限制對場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消費者保護更要求金融科技必須恪守合規底線,整個行業正式邁入精細化運營時代。

微觀層面,金融科技企業經歷爆發式增長過後,面臨週期調整壓力,為了穿越週期,不得不調整原有業務結構。傳統的粗放經營模式,單一業務佈局,贏者通吃策略,顯然不足以支撐新的增長曲線。

蓄勢

就金融科技行業演進方向而言,階段性調整可謂非常必要。當“資料—網路效應—金融業務”閉環模式全面納入監管,金融科技企業需要重新審視自身業務的前瞻性,順應趨勢,迴歸場景,擁抱長期主義,才是金融科技接下來發力的方向。

在這場戰略調整潮流中,頭部金融科技企業的韌性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一方面,金融科技企業基於原有平臺業務的優勢,整合流量、場景、技術能力,按照監管要求開展To B業務,連線金融機構與金融消費者兩端,回到科技賦能的定位,為新戰略蓄勢。

另一方面,在基本盤穩定的前提下,金融科技企業啟動“一體兩翼”新增長策略,向規模要質量,向商業效益要社會價值。與原有流量助貸業務相比,“一體兩翼”更注重商業可持續,弱週期、高效率是其最突出的底色。

立足金融科技業務實踐,“一體兩翼”主要體現為築牢科技底盤,建立場景、風控對未來格局的支撐。在科技生態底盤之上,形成消費金融、小微金融兩翼,依託線上線下O2O展業能力,驅動金融科技企業的非線性增長。

透過頭部金融科技上市公司的助貸規模可以發現,即使處於業務調整週期,但部分平臺憑藉穩定的貸款使用者基礎,依然取得促成貸款規模的增長。

資料顯示,一季度,360數科撮合和發放的貸款總額為988億元,同比增長33%;小贏科技撮合及提供貸款總額為152.5億元,同比增長40.5%,環比增長16.6%。信也科技促成借款金額397億元,同比增長48.1%;筆均借款金額為7107元,同比增長62.7%。

金融科技企業筆均貸款增加,促成貸款規模保持增勢,主要得益於“一體兩翼”戰略。一個明顯的變化是,金融科技企業優質客群擴大,消費金融資產質量提升,小微金融資產規模化效應釋放。

從小微金融視角看,各家平臺小微業務進一步增長。一季度,信也科技為超過50.7萬家小微企業提供服務,同比增長66.2%;在小微領域單季促成的借款金額增長至98億元,佔一季度促成借款總額的24.7%。

緊隨信也科技,360數科促成小微貸款74億元;樂信促成小微借款42億元,同比增長102%。小贏科技的小微業務成為平臺業務規模增長的重要構成,2020年1月至2021年底,小贏科技服務觸達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等達160萬。

在金融服務供給側改革推動下,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變得緊迫,扶持小微、新市民信貸需求成為主流,這為金融科技服務商帶來巨大市場機會。尤其是小微業務,去年以來政策紅利不斷疊加,小微場景已經演化成為商業效益和社會責任兼顧的業務主線。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印發的《關於推動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的通知》,明確提出科技實力較弱的中小銀行可透過與大型銀行、科技公司合作等方式提升數字化水平,增強服務小微企業能力。

除了助貸業務,金融科技上市公司還重新定義To B業務範疇,紛紛透過科技和場景能力踐行ESG理念。以信也科技為代表的頭部金融科技企業,已經把企業戰略與ESG議題結合起來,構建出賦能、綠色、責任一體化的To B生態。

蓄勢引領趨勢,一條推動金融科技以量抵價、價降質升、重塑業績增長的曲線,已經開始抬頭。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69060/viewspace-289976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