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增長潛力和技術創新活力,為綠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帶來歷史性機遇。中國政府2021年工作報告和“十四五”規劃等重要檔案都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把金融支援碳中和列為2021年重點工作,把科技創新作為優先事項。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2020年12月明確表示,人民銀行將繼續探索利用金融科技發展綠色金融。未來,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手段在綠色金融中的運用前景非常大。

從2019年起,課題組開始對中國金融科技在綠色金融領域的應用情況進行年度跟蹤調研。2020年,活躍在中國綠色金融領域的金融科技公司有59家,包括41家綠色金融科技企業和18家金融機構或金融投資集團下屬的科技服務公司。通過對41家以綠色金融為主業的金融科技公司進行跟蹤調研分析,我們發現:

從綠色金融業務看,金融科技工具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綠色信貸、綠色基金、綠色能源市場、綠色債券等業務領域。其中,這些工具在綠色信貸和綠色基金業務領域的使用率較高,而在環境權益市場、綠色信託、綠色租賃業務領域則相對欠缺。

從應用場景看,金融科技工具的使用覆蓋了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投融資、全國碳市場交易、綠色建築、綠色消費、綠色農業、小微企業等多個領域。

從基礎資料與工具看,金融科技在環境資料、ESG資料與評價、環境效益測算及風險監測、資訊共享系統和金融機構綠色信貸資訊管理系統得到較廣泛應用。金融科技在綠色資產識別與溯源、環境氣候金融風險量化評估與信用風險管理等領域的應用成為下一步需求。

從應用主體看,綠色金融科技主要服務於政府機構、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企業、個人使用者。從專案個數來看,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的佔比達50%左右,中央金融監管部門和個人使用者的專案各僅有一例,分別為中央金融監管部門提供綠色金融監管服務和針對個人的碳足跡、碳積分。

從技術應用看,大資料、人工智慧和雲端計算仍是目前中國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三大主要技術。區塊鏈和物聯網應用相對較少,但可預見在未來實現全流程實時資訊採集中將得到快速發展和應用。

從區域分佈看,北京、上海兩地的綠色金融科技企業聚集效果顯著。其中,北京的企業數量為16家,位列全國第一;上海的企業註冊資本金居全國第一,超13.4億元;約80%綠色金融科技從業人員集中在上海和北京兩地。

從資金流動看,國際資本對中國綠色金融科技的關注度在不斷提高。本次調研中,有近四分之一的綠色金融科技公司為外資或合資,其中,六家境外註冊的科技公司在中國開展綠色金融服務業務,包括綠色基金、綠色能源市場和碳金融。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