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樣的資料才有資格成為資產?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大資料時代》中曾經提到:“雖然資料還沒有被列入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但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現在很多企業開始提資料是資產甚至是資本,說明了資料蘊含的巨大價值,但如果企業不明覺厲,在未理解清楚資料資源和資料資產本質區別之前,就把企業的所有資料資源都列入企業的資料資產目錄,那對於企業來講就是一場災難,因為這種“資產”不僅沒有價值,而且大多是負的。
那麼什麼樣的資料能夠成為資產,或者說什麼樣的資料有資格成為資產?
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什麼是財務意義上的資產。
資產是指由企業過去經營交易或各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類比資產的定義,資料資產是企業或組織擁有或控制,能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資料資源。
因此,並不是所有的資料都是資產,只有可控制、可變現、可度量的資料才能成為資產。
自己過去就把資料資源和資料資產當成了一回事,導致很多工作出現了問題,比如把資料資源當成資料資產開放給業務部門,最後是雞同鴨講,這次特別來辨析一下。
第一,資料要成為資產,需對資料有控制權
每個企業都認為對自己的資料具有絕對控制權,比如A企業無法拿到B企業的資料,這就體現了B企業對自己資料的控制權。
但B企業真的對自己的內部資料有控制權嗎?
未必。
企業的很多領域資料實際是掌握在部門手裡的,但這些掌握在部門手裡的資料是否屬於企業的資料資產,取決於企業是否擁有對於這些資料進行採集,加工的權利。
有一個簡單粗暴的判定領域資料是否屬於企業資料資產的方法,就是如果一個部門的資料只在部門內部流通使用,從來不對外開放,那麼這種資料不能算是企業的資料資產。
很多部門的資料由於業務經營的需要,不得不貢獻出來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服務,這種已經被強制使用的資料體現了企業對這些資料的控制權,這些部門資料自然而然具備了成為企業資料資產的前提。
但很多時候並不是這樣。
雖然部門屬於企業的一部分,部門也完全受企業管理,但部門的資料其實完全可以不受企業的控制,正如封建時代的帝王能控制分封的領主但無法指揮其家臣一樣,那些失去企業控制的部門資料,無法自然而然的成為企業的資料資產。
那誰能代表企業來確認對這些部門資料的控制權呢?
財務部能代表公司來確認企業的各種資產,但資料比較特殊,現階段大多企業還沒有專門的組織來確認散落在企業各個部門資料的性質。
資料治理特別強調要建立企業級的資料管理組織,實際體現的是企業對於這些部門資料控制權的爭奪,部門資料能否升級成為企業的資料資產首先取決於PK的結果。
因此,一個連部門牆都沒打破的公司,一個沒有完成企業級資料匯通的的公司,即使它有很多的資料資源,但這些分散在各個部門的資料資源就如埋葬在地底下的原油一樣,是無法成為企業的資料資產的。
第二,資料要成為資產,資料需有潛在價值
首先,找不到的資料不能認定為企業資料資產。
即使你知道企業某個部門有某類資料,但如果連放在哪裡都不知道,那這些資料肯定是不能認定為企業資料資產的,甚至連認定為資料資源也要打個問號。
其次,看不懂的資料不能認定為企業資料資產。
任何源端的沒有任何解釋的資料資源,或者只把源端的資料資源抽取入湖,都不能講這些資料資源就成了資料資產,而只有配套了後設資料管理等相關動作以後,這些資料資源才可能轉化成資料資產,因此,企業資料資源目錄和資料資產目錄,雖然看著名字相似,但內涵大相徑庭。
再次,資料資產是個相對的概念。
某個領域認定為資料資產的資料,在企業的其他領域如果沒有價值,那麼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講,你可以認為它只是領域的資料資產,而不是企業的資料資產,因此無需將它匯通入湖,也不應該進入企業資料資產的目錄,對於企業來講,這些資料只能叫作資料資源。
舉個例子,某個領域的一張操作配置表,可能對於這個領域的流程效能提升有幫助,但這種配置表匯通後對於企業沒有額外價值,那麼,這種配置表就不能叫作企業的資料資產。
企業對資料資產的認定,我覺得應該有個最低標準,就是至少應該是看得懂的,至少應該對1個以上的業務領域有價值。
很多企業直接把源端表當成了自己的資產,這是謬誤,很多把匯聚到大資料平臺的表當成企業的資料資產,也不合理,這些資料大多沒有什麼價值,除了空耗成本,而且給領導帶來了困惑,“明明匯聚了很多資料資產,但為啥它們都沒有發揮出價值呢?看來大資料是大忽悠!”
但這些領導沒搞清楚的是,搞個大資料平臺匯聚的實際是資料資源,而要讓這些資料帶上更多價值屬性,成為資料資產,依賴的可是企業的資料治理能力,顯然他們還沒做好準備。
第三,資料資產的成色,需通過開放來驗證
即使你對某個資料資源有控制權,即使你已經對這個資料進行了各種加工,讓它看起來有潛在價值,但最終這個資料的資產成色到底幾分,還是取決於其實際創造價值的能力,當前資料創造價值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資料本身直接產生價值,第二種是幫助現有產品、服務實現收益的增長。
資料交易市場的落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一種方式的艱難,相比貨幣資產,資料資產當前還是缺乏標準度量方法,因此我們只能採取第二種方式來間接評估資產的價值,但前提是資料資產要能充分開放。
但我們大多數企業的資料開放並不樂觀,一方面頂層設計缺失,“不開放為例外”等原則並沒有形成企業共識,另一方面,資料開放重形式和不重實質,對外開放了一堆無法使用的資料資源,再一方面,資料開放的效率不高,缺乏SLA的承諾,最後,資料開放的閉環沒有形成,資料資產開放出去了,但效果回不來,導致資產沒法評估和持續增值。
最後,從資產的角度看,資料治理的目標就是讓資料變得可控制、可變現、可度量,從而形成資料資產,在這裡,資料資源是起點,資料資產是終點,如果把兩者混為了一談,資料治理也就失去了意義。
來自 “ 大魚的資料人生 ”, 原文作者:討厭的大魚先生;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G7hQ8sT915Su3GdB_Lj6Fw,如有侵權,請聯絡管理員刪除。
相關文章
- 奈飛的資料網格是什麼樣?
- 到底什麼才是大資料技術?大資料的概念?大資料
- 到底什麼是大資料?新手學大資料的路徑是什麼?大資料
- 資本為什麼盯上國產資料庫(案例解析篇)資料庫
- 大資料能做什麼,為什麼學大資料大資料
- 到底什麼是雲原生資料庫?資料庫
- 資料資產管理與資料治理什麼區別?
- 《資料資產》專題:什麼是《資料資產》?應該如何落地《資料資產管理與實施》
- 資料治理為什麼要清洗資料
- 資料倉儲、資料集市、資料湖、資料中臺到底有什麼區別?
- SQL、Mysql、資料庫到底什麼關係MySql資料庫
- 到底什麼是實時資料倉儲?
- 為什麼資料資產管理首先從頂層設計開始
- 資料產品規劃到底該怎麼做?
- 資料資產管理:資料發現,發現什麼,怎麼發現?
- 資料標準和資料規範到底有什麼區別?
- 到底什麼是資料中臺?
- 為什麼超融合正在成為資料中心的主流?
- 為什麼需要資料治理
- 什麼是大資料?大資料的產生、特點、用途大資料
- 資料分析到底是什麼?_光點科技
- 大資料這麼火,大資料到底可以用來做什麼?大資料
- 資料庫產業為什麼需要規模效應資料庫產業
- 資料資產確權認責,確什麼權,認什麼責
- 對於垂直大模型,什麼樣的資料算是“好資料”?大模型
- 資料庫倉庫系列:(一)什麼是資料倉儲,為什麼要資料倉儲資料庫
- 什麼是IT資產?如何保障IT資產安全?
- 成為MySQL DBA 部落格系列-資料庫升級MySql資料庫
- 什麼是資料實時同步,為什麼資料實時同步很重要
- 什麼是資料視覺化,為什麼資料視覺化很重要?視覺化
- 前端資料監控到底在監控什麼?前端
- 資料治理到底治什麼?有沒有前景
- 資料資產怎麼治理
- 為什麼DBA需要資料庫廠商的資料庫概念文件資料庫
- 資料血緣系列(1)—— 為什麼需要資料血緣?
- 什麼是大資料?大資料能做什麼?大資料
- 華為雲災備服務,憑什麼能保護企業資料資產?
- 為什麼資料備份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