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這個獨特、神祕、平均重量大約為 1.2-1.4 kg 的大腦,才讓人類與其他動物區分開來,建立人類文明。據神經學家估計,人類大腦擁有數量高達 1000 億的神經元。
在傳統的研究中,科學家們主要從大腦的大小、重量和結構上將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進行對比,但仍然無法解釋為什麼人類的認知能力與眾不同。
比如在既往的認知中,人類和大象都是哺乳動物,但為什麼神經元數量更多的大象卻沒有進化得更為聰明?
近日,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及其合作者就針對這一系列問題,給出了一些線索。
研究顯示,人類大腦皮層神經元的生物物理特性不符合其他哺乳動物的普遍規律。與其他哺乳動物相比,人類大腦皮層中允許鈣、鉀和鈉等離子流動的神經元離子通道(ion channels)數量比預期的少得多。
論文第一作者 Lou Beaulieu-Laroche 說:「比較研究證實,雖然人腦的構造與其他哺乳動物的大腦一樣, 但人類的神經元是特殊的。」
11 月 10 日,相關論文以「Allometric rules for mammalian cortical layer 5 neuron biophysics」為題發表在 Nature 期刊上。
研究團隊將人腦和其他哺乳動物進行比較的實驗始於 2018 年,他們的第一個物件是老鼠。
他們發現,人類大腦皮層第五層的錐體神經元樹突不易興奮,並且也比鼠腦的樹突(dendrites)更長,這一特點改變了人腦神經元胞體和樹突的輸入-輸出性質。
圖|人和 9 種哺乳動物的第五層錐體神經元形態比較(來源:該論文)
所謂樹突,是指神經元上的多個突起組織,因呈樹枝狀而得名。
對大腦來說,樹突是神經元之間以及每個神經元內傳遞資訊的關鍵結構。它接受上一個神經元化學訊號的輸入,在達到興奮臨界點時激發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進而傳遞資訊。
靈長類動物的大腦皮層一般分為六層結構,位於顱骨下面的是最外層,也就是第一層,最靠近白質的是最內層,也就是第六層。
研究團隊此次研究的第五層是指內部錐體細胞層,包含大型的錐體神經元(pyramidal neurons),也就是前額皮質中的主要興奮性神經元。興奮性神經元可以將資訊傳遞到臨近細胞,而抑制性神經元則負責減緩或阻斷興奮性神經元的放電行為。
研究團隊在 2018 年的這項研究成果為其進一步對比人腦皮層神經元奠定了基礎。
圖|神經元訊號傳遞過程示意圖(來源:UCLA)
研究發現,在這 9 種哺乳動物中,神經元離子通道的密度都隨著神經元大小的增加而增加。例如,小臭鼩小腦瓜中神經元的體積是很小的,而兔腦中單個神經元則要大得多。因此在同樣體積的腦組織中,小臭鼩的神經元數量比兔子要多得多。
但因為兔子神經元中的離子通道密度較高,所以在同樣體積下的腦組織內,這兩個齧齒動物離子通道的數量應該是大致相同的。
然而,研究團隊卻驚訝地發現,實驗中的人腦組織切片卻不符合這一規律,人類大腦皮層第五層的錐體神經元是一個例外。
研究人員認為,人腦中離子通道密度的減少可能是在進化時進行權衡的結果。為了減少能量消耗,人腦減少了離子通道數量,讓大腦可以將能量用於其他事情,比如在神經元之間建立更復雜的突觸連線,或者以更高的速率激發動作電位。
當然,這一理論還有待證實。但最新發現引出的一些重大問題是:
- 人類的大腦是否和其他哺乳動物有著本質區別?
- 以哺乳類動物的行為推斷人類心理學機制是否科學?
- 基於小鼠和獼猴基礎上開展的藥理研究,又是否能準確地反映人腦神經元的執行機制呢?
據估測,玫瑰果神經元在新大腦皮質(Layer I)的抑制性神經元中佔比 10-15%,對全腦的興奮性輸入有強大的抑制調控作用。
另外,在 2019 年,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等機構的研究人員也發現,人腦中神經元處理資訊的效率更高,但猴腦中神經元的同步性和穩定性更好。
研究認為,在遭遇一頭老虎的情況下,猴子需要大腦總是能穩定地做出逃跑反應,而對於更高階的人來說,大腦可以綜合分析環境等方面的更多資訊,從而做出經過更多思考後的反應。
顯然,我們對大腦的認識才剛剛開始。
雖然小鼠等模型對人類的心理學和神經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人類大腦皮層神經元的獨特性還是反應了哺乳類動物模型的侷限。
與其他器官不同,人類大腦發展出的獨特認知和情感功能給科學家們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但也正是因為這份獨特,才讓我們生而為人,與眾不同。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uman_brain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072-3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11/211110131613.htm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8)31106-1
https://zhuanlan.zhihu.com/p/9357024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3-018-0205-2
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19-01/23/c_137764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