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Gartner釋出《2021年中國ICT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Hype Cycle for ICT in China,2021),指出資料中臺(Data Middle Office)作為近年的新增技術熱點,持續受到企業級市場關注。

Gartner認為,目前國內企業的數智化轉型多以資料中臺為基座展開,目的在於減少資料分析架構中的技術冗餘,彌合企業內不同系統的資料孤島,並推動可重複使用的資料和分析能力建設。但同時,報告也表示,現階段國內很多廠商都稱自己有建設資料中臺的能力,但大多數都僅僅是收集並儲存了資料,沒能真正做到資料驅動的組合式創新,在此情況下,“不少企業儘管在資料建設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最終卻發現並沒有取得效益上的增長。”

縱觀國內資料中臺市場發展,從2015年阿里巴巴首率先提出這一概念,在歷經自身實踐後以阿里云為載體對外輸出,波司登、飛鶴、伽藍集團、良品鋪子、聯合利華、悅詩風吟等企業先後嘗試並獲得實效;到如今,袋鼠科技、雲徙科技、數瀾科技、奇點雲等垂直型資料中臺解決方案廠商經歷和阿里雲合作交付之後,在部分行業獨立運作;再到騰訊、華為、位元組等平臺型廠商紛紛入局。

國內資料中臺市場,初步形成“一大七雄”局面。

“一大”領先多產品矩陣場景級部署

2018年阿里雲資料中臺核心產品陸續推出,並於2020年6月完成矩陣全新升級,其中包括智慧資料構建與管理平臺Dataphin、資料視覺化分析平臺Quick BI,全域消費者運營平臺Quick Audience、全域行為洞察分析平臺Quick Tracking。

而隨著企業資料安全意識的逐步增強以及金融行業個性化場景需求,阿里雲資料中臺又先後推出了Data Trust和Quick Decision兩款產品。

作為引領國內資料中臺建設風潮的老大哥,阿里雲資料中臺起源於阿里巴巴集團在資料建設及應用層面的自我需求——彼時,阿里巴巴集團的資料量飛速增長,既要滿足眾多業務部門日常性資料需求,又要解決像618、雙11等業務高峰期應對大規模資料的線性可擴充套件問題,以及應對複雜活動場景下跨業務系統的解耦狀況……

正是經歷了“遇到問題-提出需求-解決方案-親身實踐-能力產品化”這一整條鏈路,阿里雲資料中臺才能真正沉澱全套“方法論+組織+工具”的模式,並在內部沿用至今。

如Quick BI(阿里巴巴集團內部版為“FBI”),憑藉10億條資料查詢秒級獲取的高效能,以及100%組建面向移動端定製的協同性,目前為阿里巴巴集團內部數十萬員工在資料分析場景中所使用。

只是,阿里巴巴集團在資料建設及應用層面遇到的問題並不是偶發情況,諸多企業其實也早已出現端倪。

“隨著集團規模的不斷增長,原本相對獨立的系統分佈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維護成本,且因資料指標不統一、資料處理過程不可見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跨業務協同效率的提升,” 伽藍集團大資料中心總經理 羅予晉表示,“其次,資料ˋ採΄ˋ建΄ˋ管΄ˋ用΄各環節,對員工操作能力都有較高的門檻要求,亟需整套視覺化資料處理工具,以提升資料處理效率。”

因此,當阿里雲資料中臺正式對外輸出能力時,便大受歡迎。

伽藍集團將資料中臺建設定義為伽藍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專案”,伽藍集團董事長鄭春穎在早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業務資料化、資料產品化、產品運營化”將是伽藍資料中臺建設的路徑。

通過Dataphin、Quick BI、Quick Audience阿里雲資料中臺產品三件套,伽藍集團目前已經實現多套資料系統的全面打通,集團員工在獲得相應資料許可權的基礎上,可針對不同前線業務需求開展資料調取和視覺化分析,使資料成為伽藍集團常態化的工作方式。

無獨有偶,波司登運用Dataphin打通全國門店與線上商品的流轉系統,完成了商品通、庫存通、會員通,波司登創始人高德康說道,“目前波司登已經實現全國一盤貨,可以統籌排程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分倉就近直接配貨,做到前端門店按需供給,後端通過供應鏈的小單快反、拉式補貨,使工廠按需生產。”據瞭解,波司登的首鋪準確率提高了79%,拉補效率提升60%,資料的及時性和有效性都得到了極大地提升。

而除了零售行業,阿里雲還將資料中能力向包括金融、旅遊、網際網路等多行業蔓延,如財通證券、良渚文化遺址公園……

七雄並進行業賽道“長板”式追趕

這邊,阿里雲資料中臺在企業側的運用如火如荼;而另一邊,市場“後來者們”早已虎視眈眈。

目前國內提供資料中臺建設服務的廠商大多可以分為兩大類,以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和位元組(火山引擎)為首的平臺型雲廠商,以及袋鼠科技、數瀾科技、雲徙科技、奇點云為代表的垂直型資料中臺解決方案廠商。

其中,騰訊雲、華為雲、位元組(火山引擎)以及袋鼠科技、數瀾科技、雲徙科技、奇點雲等7家廠商,因平臺型優勢以及切準行業賽道,形成一定競爭壁壘,而發展尤為迅速。

今年7月底,騰訊釋出全新智慧醫療資料中臺,涵蓋從資料整合、資料治理到資料應用的全流程醫療資料服務能力,並進一步開放平臺、引入生態,幫助醫療機構和各級管理部門實現對醫療資料全面、專業、自動化的管理。

騰訊雲資料中臺的優勢在於能夠成分聯動自有生態業務,比如與微信小程式的聯動等,也正是基於這一獨有的聯動能力,不少企業會選擇騰訊雲作為資料中臺建設合作伙伴。

華為雲雖然未明確提出資料中臺戰略,但其提供的智慧大資料服務中卻也處處透露著“中臺”思維。

去年8月,中國工商銀行軟體開發中心總經理助理劉承巖在華為雲TechWave大資料專題日的演講中不無驕傲地表示,“工行在大資料創新應用方面的探索,就是一段不斷使用新技術、提升自身資料駕馭能力的歷程。”

據瞭解,中國工商銀行通過引入華為雲FusionInsight智慧資料湖解決方案中的大資料產品,搭建了自主可控的大資料雲平臺,解決了大資料全場景生態化應用的儲存、算力和演算法挑戰,真正將資料智慧服務由事後快速演進到事前、事中的階段,而在其後的生態化階段裡,又進一步深化與華為的合作,實現大資料雲平臺與華為雲Stack雲基礎設施的融合,進一步提升大資料雲平臺的高可用和彈性靈活擴充套件等能力,全面支撐起數字平臺的生態化建設。

相比其他平臺型廠商,華為雲在傳統To B服務層面更具經驗,因此在傳統有業務系統經驗積累的運營商行業和金融行業比較容易受到青睞。

位元組跳動的資料中臺建設歷程似乎一直處於“鎂光燈”之下——從最初簡單的A/B測試,到後來的資料分析平臺、資料開發治理、ABI、極速OLAP引擎等一系列產品形態的擴充,逐漸形成了如今的資料中臺模樣。

援引《雷鋒網》報導,2020年位元組跳動將資料中臺通過火山引擎對外開放,恰恰說明了一件事:位元組跳動的資料中臺已經很好服務於內部。

雖然起步晚,產品能力還處於進一步籌備階段,但業內人士卻已經透露出火山引擎對如今國內資料中臺市場衝擊的期待,“位元組對火山引擎不管是人員還是資金的投入都非常大,且又掌握抖音這一巨大流量池,未來或許會與阿里雲資料中臺在零售行業賽道上形成強有力競爭。”

此外,袋鼠科技、數瀾科技、雲徙科技、奇點雲等垂直型資料中臺解決方案廠商,鑑於在細分行業的專案交付過程中沉澱了一定經驗,同時在價格等因素的影響下,也長期維持一批忠實客戶,成為當前國內資料中臺市場的重要補充。

至此, “一大七雄”格局已初步確立。

只是,企業數智化轉型是一道長遠命題,不同行業面臨的數智難題既有共性亦有個性,這就要求各資料中臺廠商需要持續洞察行業場景變化,針對企業需求推陳出新服務,以滿足其日益多樣的需求。

真正做到,用各有所長的能力,助力數字經濟下的企業更好地落實數智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