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更半夜,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一邊刷手機看看劇,一邊啃啃西瓜,吃吃滷味、燒烤或小龍蝦,這樣的搭配似乎很適合這個夏天。不過,夜宵好吃,卻要三思,注意別吃壞肚子。最近,頂尖學術期刊《細胞》發表了一項研究,發現機體抵擋食物中毒的能力在一天之中會有起伏波動,在白天增強,到了晚上變弱。

“我們發現,免疫系統也不是一天到晚都在上班,這個結果令人意外。”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John Brooks II博士說。

科學家們早就知道,幾乎所有動物都有一個內在的生物鐘,與太陽東昇西落的時間相對應,調節著進食、睡眠等各種行為。晝夜節律可以讓動物預測和準備環境變化,違背晝夜節律則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後果。

在這項研究中,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TSW)的科學家想要確認,腸道抵抗感染的免疫力是否也有晝夜節律的變化。為此,他們首先檢視了小鼠腸道內的一系列抗菌蛋白(AMP)含量。抗菌蛋白可以直接抑制致病細菌的生長,對先天免疫反應的調節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分析後果然發現,一些抗菌蛋白的量在一天內有高低起伏。以抗菌蛋白REG3G為例,總是在夜間含量較高,白天含量較低。小鼠晝伏夜出,行為習慣與人類相反。也就是說,在一天裡進食、活動較多的時間,腸道內的REG3G較多;睡覺期間,REG3G較少。

進一步實驗揭示,一類叫做分節絲狀菌(SFB)的腸道細菌主導了這種抗菌蛋白的週期性表達。分節絲狀菌無論在小鼠還是人類的腸道菌群中都很常見,它們的一種獨特能力是會附著到腸壁表面並改變宿主細胞的基因活性。

研究人員發現,分節絲狀菌的附著也有晝夜節律。具體來說,在動物一天裡進食活躍的時間,分節絲狀菌紛紛附著到腸壁,就像在腸黏膜上皮細胞上鋪了一層稻草。與此同時,抗菌蛋白REG3G在腸道中的產量增加。

這種變化明顯地影響了小鼠在一天不同時間裡的抗感染能力。研究人員用沙門氏菌(一種常會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感染小鼠,發現小鼠在傍晚接觸細菌時——此時腸道內REG3G等抗菌蛋白水平較低,致病菌更容易在體內生長,小鼠也更容易死亡。

研究人員分析,身體通過產生抗菌蛋白防止食物中毒的能力會隨著晝夜節律變化,在最有可能接觸到有毒細菌的時間段(對於人類來說是白天),抗感染能力增加,可能提供了一種生存優勢。

科學家們指出,這個結果從另一方面提示我們,如果能利用好免疫系統抗感染能力的“高峰”時段,為口服疫苗或抗生素治療設計相應的服藥方案,也許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在此之前,研究人員還需進一步驗證人體內是否也有同樣的現象發生。

“看到這些實驗結果,現在我半夜三更想要翻冰箱時都會多想一想。”研究負責人Lora Hooper教授說道,“畢竟當你的腸道抵抗力在最低點時,吃一份內含細菌的土豆沙拉可能比較危險。”

自 藥明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