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的萬里長征和萬里長城

naojiti發表於2021-06-13

這些天來,HarmonyOS引發了無數人的強烈關注,以及各種聲音雜糅交織的探討。很多人都喜歡用作業系統的歷史經驗去推測HarmonyOS的未來,但果說著說著就難以完成邏輯自洽。這是因為HarmonyOS有太多新的東西。新的局面,新的技術,新的需求,當然也面臨著新的期待。這時候如果反反覆覆去翻閱作業系統寥寥無幾的成功經驗,似乎更像是預設立場,再來尋找論據。

就像可能很少有人預測到,在HarmonyOS 2釋出之後的一個星期,使用者裝機量就已經突破了1000萬。要知道,這還是建立在HarmonyOS 2處在內測階段,推送入口位置靠後,推送機型僅限首批的情況下。似乎歷史上也沒有任何一款作業系統,在一週時間裡達成過千萬覆蓋量。

所以,思考和論證HarmonyOS,不妨多用一些新的線索。比如HarmonyOS到底瞄準了什麼、做了什麼,優勢和困境各自在哪裡。

對於“初開”的HarmonyOS來說,首周千萬的覆蓋量無疑僅僅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前面雪山草地都在等候著。但HarmonyOS無論從出發點、技術差異化還是戰略走向上,都與以往的或成功或失敗的作業系統,有著極大的不同。

HarmonyOS的萬里長征,必然是一條新路。現在這個階段,我們其實已經可以梳理出一些“HarmonyOS之路”的端倪,無論是從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超級終端”“萬物互聯”,還是HarmonyOS作為一個專案,在實際推進中的具體動作。我們希望能把這項因素重新組織在一起,和大傢俱體聊聊,HarmonyOS究竟打算如何走下去,甚至走到更遠。

HarmonyOS不是Windows,不是安卓,更不是那些已經快被忘記名字的作業系統。

我們在討論HarmonyOS時,需要首先知道,HarmonyOS的長城究竟建在哪裡。

價值之始:HarmonyOS遠征的準星

讓我們先回到最近被大家探討了無數次的話題:HarmonyOS不是一個手機作業系統,而是智慧終端作業系統。

在審視HarmonyOS未來的時候,我們首先要知道HarmonyOS的用處不是替代品。HarmonyOS不應該,也不可能僅僅依靠大家的熱情走下去。想要獲得長期的、獨屬的生命力,就必須解決只有你能解決的問題。比如說Windows在那個時代,解決了桌面任務和軟體管理的問題;安卓解決了手機系統重複開發和標準化的問題。而所有隻能解決同樣問題,卻在體驗、生態,甚至釋出時間上處於劣勢的作業系統,最後都失敗了。

HarmonyOS的不同之處在於,它解決了至關重要,且沒有其他方案的問題:我們處在一個確定性的多裝置時代。

宏觀來看,根據相關預測到2022年全球可聯網裝置將達到164億個,2025年將達到252億個,平均每人佔據2-4個可聯網裝置。如果說資料顯得太遙遠,那麼請你環顧四周,相信你一定會在五米之內找到超過一個可聯網、可操作的智慧裝置。手機、平板、耳機、手錶,甚至冰箱、空調、車機、攝像頭、門鈴、玩具、文具。今天讓一個裝置聯網太容易了,而且幾乎聯網和互動成為了所有產品的共同選項。

而這個問題迴歸到使用者側,卻會發現聯網容易互動困難。我們會發現大量可聯網的家電,我們都沒有開啟過網路功能;在手機PC平板間相互傳送檔案依舊是最令人惱火的辦公室體驗;更多裝置帶來更多APP,導致大部分APP都在安裝之後再也不被開啟。

這些問題的原因,就是缺乏多裝置之間共通的作業系統,每個裝置之間的系統語言、聯網方式與操作方式都不同,從而導致裝置、應用、互動在我們的生活裡變得愈發臃腫。想要讓裝置協同互動,在作業系統端打通它們是路徑最佳的選擇。

但讓人遺憾的是,多裝置的系統級協同,無論是安卓還是iOS似乎都無法完成。佔據移動端作業系統80%以上的安卓,如今每個大版本更新所需的記憶體、硬碟空間都越來越大,導致大部分物聯網裝置都無法搭載。這就是因為安卓天然就指向手機,於是在能力需要不斷升級的前提下,體量只能滾雪球一樣增大。

HarmonyOS跟安卓的根本性不同之處,就在於用壁壘極高的技術獨創性,打破了裝置之間的界限,實現多終端協同。在HarmonyOS的終端特性中,我認為核心技術有三點:功能解耦、短程傳輸、分散式計算。

功能解耦,是把各種裝置的能力全部都重新梳理,在基礎軟體層面原子化,從而保證HarmonyOS不是一個龐大整體,而是可以靈活拼接的樂高積木,這是HarmonyOS實現多終端協同的前提;分散式計算在重新理清作業系統結構的基礎上,實現了搭建無形的軟體匯流排,來靈活呼叫不同裝置的計算、儲存與硬體模組,從而實現了多終端能力統一,這是HarmonyOS技術優勢的核心;很多人可能會忽略的是,HarmonyOS應用了華為在聯接技術的長期積累,短程傳輸效果很強。我使用了10天HarmonyOS系統,發現多裝置之間的實時協同體驗精度非常高。這是HarmonyOS能夠實現價值的幕後功臣。

這三項技術差異化的疊加,讓HarmonyOS確實能解決其他作業系統應該卻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構成了HarmonyOS存在的基礎價值,也是HarmonyOS這個專案,會歷經數年長期準確的動機與準星。

值得一提的是,這三項關鍵技術都具備很高的准入門檻。比如智慧裝置的能力解耦,華為數千人的軟體團隊花費了數年之久才能完成。而顯然不會有另一家公司去從頭梳理這件事。

作業系統能夠生存下去,獲得使用者和生態認可的第一步,是能力不可替代,且確實解決問題。

無論我們怎麼看,只要正視HarmonyOS自身的技術特性,都應該承認HarmonyOS的確如此。

多說一句,根據我的體驗,即使你只使用搭載了HarmonyOS的手機,也能體會到各種區別於以往的體驗。比如服務卡片、控制中心,以及多種能力的最佳化。試一試真的不虧。

服務之途:“百機覆蓋”背後的意義

如果說HarmonyOS的多裝置協同能力已經被討論了很多,那我們不妨多討論另一個點:華為究竟希望HarmonyOS是怎樣發展的?僅僅是一連串全新的程式碼和技術解決能力,還是一個會持續發展,輸送服務的平臺。

有理由相信,深耕HarmonyOS的軟硬體底座,不斷加深服務滲透才是華為希望HarmonyOS生態的未來模樣。關鍵證據就在於HarmonyOS覆蓋的機型。

在6月2日的釋出會上,華為正式釋出鴻蒙系統升級計劃。首批將為華為Mate40系列、Mate30系列、P40系列、Mate X2、MatePad Pro系列等18款產品啟動HarmonyOS 公測。

此後,華為將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裡,為超過100款產品提供HarmonyOS 升級。其中橫向覆蓋有手機,以及智慧屏、平板等等全場景裝置;縱向將可以直接覆蓋到Mate 9左右的機型。換言之,華為在過去多年種推出的大部分機型,將都可以升級HarmonyOS。

如果大家對作業系統適配有所瞭解的話,會知道出廠時間超過兩年的機型已經非常難以適配新系統。其中既要面對老機型的硬體損耗、效能落後問題,也要考慮到釋出一段時間後使用者檔案形成堆積,整體效能大幅下降。既要確保作業系統更新後的體驗完整、能力不打折,又要照顧老機型本身的效能體驗,是一件非常繁瑣、細緻,且需要消耗大量軟體工程的工作。當然,也是華為技術自信和不放棄老使用者的象徵。

無論如何,百款機型的覆蓋計劃一定已經極大程度超過了外界的想象。HarmonyOS完全可以選擇換一個方式向前發展,或者收縮覆蓋機型大幅節約成本。但既然華為做出了這個決定,顯然就是更看重機型覆蓋背後,可以長期延續下去的服務觸達能力與使用者體驗升級。基於HarmonyOS釋放的服務價值與成長性,才是HarmonyOS生態能夠延續下去的關鍵。

覆蓋超過百款機型,是HarmonyOS提供成長性的服務的開始,也是一個承諾:在迎接萬物互聯的驚喜時,誰都不會掉隊。

生態之聚:HarmonyOS規模化自何而來?

在我們討論作業系統時,總會第一時間提到生態;但當我們討論生態時,到底在討論什麼?

通常來講,作業系統的生態規模化包括南向北向兩個核心因素,即軟體與硬體的數量和質量,二者缺一不可。

我們以生態規模化的基礎邏輯審視HarmonyOS,會發現HarmonyOS與以往的作業系統都有不同。HarmonyOS是建立在華為全場景硬體佈局以及初具規模的硬體開發夥伴基礎上的,有充分的選擇可以讓HarmonyOS在現階段就釋放多終端協同的價值。剛剛推出的華為Watch 3,就支援叫車、導航、值機等手機服務流轉到手錶等一系列能夠體現HarmonyOS特性的能力;我使用了一款九陽破壁機,也可以非常容易感知到HarmonyOS對家庭IoT裝置聯接的革新。

在軟體方面,HarmonyOS根基於華為長期在EMUI的佈局和探索,對目前軟體都有很好的相容性,並且已經與大部分主流軟體合作開啟HarmonyOS新特性的探索。HarmonyOS的服務卡模式,可以大幅降低APP為主導形態的軟體開發成本與工作量,降低軟體開發者門檻。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就是華為對合作夥伴、開發者生態的賦能能力。如今,生態賦能已經成為了華為的標誌和基因,得到了科技界普遍認可。對生態的扶植力度和方法,應該沒有人會質疑華為。

這些因素,聚合成了屬於HarmonyOS生態的差異化。在剛剛大範圍推送一週後,HarmonyOS使用者就超過了千萬,背後隱含的邏輯當然有強烈的使用者期待,但同時也有對HarmonyOS生態現在已經初具規模、具備體驗價值的認可。

回看剛剛開啟不久,其實已經醞釀多年的“HarmonyOS長征”,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邏輯關係:HarmonyOS能夠解決的問題、具備的技術特性,是它存在的根本,也是吸引南北向開發者、使用者加入HarmonyOS的原因;而華為的大範圍推送策略,既梳理了HarmonyOS長期服務使用者的決心和根基,也為HarmonyOS長足發展建立了規模基礎;在這些基礎上,硬體、軟體、使用者的互成動力,互為增長,構成了HarmonyOS走向規模化的唯一途徑。

華為必須把HarmonyOS技術、服務的因種好,然後開發者、合作伙伴、使用者會去決定HarmonyOS的果。

相信對於初開的HarmonyOS,我們每個人都有絕大的善意和期待。但正確開啟HarmonyOS的方式,也許是先了解,再嘗試;先體驗,再認可。

大家沒必要聽信莫名其妙的詆譭,給HarmonyOS帶上主觀成見;也沒必要盲目誇大HarmonyOS的價值,而是要堅定回到自己的需求。

但無論如何,你的選擇才是HarmonyOS的最終答案。你所在的地方,你在多裝置時代的體驗,就是HarmonyOS的萬里長城。

所以,不妨在可以更新之後,嘗試一下升級HarmonyOS。用現在的網速升級會非常快,然後充滿好奇的用上十幾分鍾,再告訴自己選擇是什麼。

天地初開,你就是HarmonyOS。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77664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