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學子的奮鬥史(二)
關於作者:程式猿石頭(ID: tangleithu),現任阿里巴巴技術專家,清華學渣,前大疆後端 Leader。歡迎關注,交流和指導!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原文連結,轉載請全文保留。後臺回覆關鍵字 “1024” 獲取程式設計師大廠面試指南。
背景
大家好,我是石頭哥。本篇延續上篇內容家窮應該讀大學嗎?| 寒門學子的奮鬥史(一) ,沒看過的同學可前往看看農村娃都幹些啥活。
從上篇內容的反饋來看,從農村出來的讀者還不少,大家都深有感觸。不過,我去過更窮的地方,本科期間去過貴州支教過一段時間,比我們那裡窮多了,後面有空細說。
本篇文章就繼續回憶了一下,自己“豐富多彩”的初中生活。
高考文科狀元如是說
我深知,讀書這條路確實是給寒門學子提供了一個“相對”公平的出路,我只能牢牢把握住這個翻身的機會。
前文提到,因為『九年義務教育』的具體落地實施了,沒辦法“跨區”考縣一中了,自然而然就讀了我們鄉中學。
山溝裡的中學
我們鄉中學離我們鄉 CBD 區域 2 公里左右。這個 CDB 區域其實就是有條街而已,鄉親們每逢日期尾數含258(例如每月2、5、8號,或者12、15、18等)會趕集前往購物。
家鄉中學,來源網路,圖所示為2018年的中學,改造後的條件好不少
2 公里不算很近也不算太遠,因學校地處山谷,去學校一直下坡路,回學校爬上坡。如果不是住學校附近,大部分同學會選擇住校。
家鄉中學,截自百度地圖,旁邊有條河,周圍都是山
別看現在的百度地圖上操場還是標準的塑膠跑道的操場,當年我們的那個操場是雜草叢生的泥巴土地,下雨都不敢走的那種。
住
我們宿舍當然是上下鋪,別小看這上下鋪,下鋪睡 2 人,一個上下床就可以睡 3 人。
上下鋪,來源網路
宿舍分佈如下圖所示,跟上圖很類似,有 6 + 1 張上下鋪,圖中的第 7 張床,就是把靠牆的兩邊的床另外用鐵架子焊接起來形成的。
這寢室,容量可不小,(2+1)*6+2*2=22
,一共能睡 22 個同學。因為第 7 張床比較寬,所以上鋪也安排 2 位同學。
鄉中學宿舍
可大概估算一下,這個宿舍也就10+平米,卻需容納 20+ 同學住,可想而知這居住條件。不過,好在宿舍也就睡覺時用,平時白天都不準進入的。
食
說了住,再來談談吃。
我讀中學那會,剛開始學校還沒有一個正經的食堂,只有一個鍋爐房用來給大家燒飯。
每個班級基本上會分配兩個鐵籠(沒找到圖,大概就是用鐵焊接處的鏤空的一個長方體鐵籠),然後大家自己在飯盒裡面放好生米+水,放入鐵箱裡面,再統一抬到鍋爐房裡面蒸飯。
飯盒,來源網路
負責抬鐵籠的值日生得負好責任,因為一不小心,抬偏了,打翻了,飯盒裡的水灑了,飯就煮不熟了。
然後食堂(姑且稱為食堂吧,在鍋爐房旁邊,沒有桌椅,只有幾個賣熱菜的視窗)有賣菜的,印象中 2~3 毛一份菜吧,大多數學生都採用自己做米飯+食堂買菜的這種方式。
也有少部分家庭更加貧困的同學就吃自己帶的鹹菜。
家庭條件稍微好的,就直接吃食堂賣菜阿姨打包賣的(米飯+菜),不用自己蒸飯和洗碗。
淘米、洗碗的場所是經常出現打架的情況,因為地小人多,會搶位置。還別說,就這淘米、洗碗的地方都是後來才建的。
淘米洗碗水槽,來源網路
這新建的淘米洗碗場所都沒上圖那麼高階,一根水管,戳上洞即可。上圖中把水龍頭去掉,然後水管中間下部每隔一段距離打個孔,水總閥開啟,放水即可。
這種方式出水,往往出來得很猛,水會四處亂濺。在寒冷的冬天,想想都冷得發抖。
最初,大家做飯的水基本都是直接用旁邊河裡的水(前面百度地圖可以看出),從河邊引入了一個人工水渠,供大家淘米、做飯,同時也是洗衣、洗鞋的來源(在水渠下游,專門有搭架水泥洗衣板)。
無食堂,網圖
我讀初中那會,學校一直沒有一個能夠容納學生吃飯的場所。所以,大家都是直接站在露天在壩子吃飯,一般也不會讓大家端著飯盒回教室或寢室吃。直到後來幾年,學校另外新修了食堂,(前幾年有回學校看到,就是最普通的學校食堂),學生終於可以坐在餐桌前的椅子上吃飯了。
行
因為實在是不太習慣這住校生活,中途我還申請走讀了一年,即每天從家裡到學校往返。
因我們家地理位置還不算偏僻,畢竟讀小學時從家到學校也就二十來分鐘。
更偏遠的同學,讀六年級的時候都選擇“住校”了(學校沒官方宿舍,只是繳一定費用,在周圍學校的農戶家裡住)。
我初中走讀時,往往天不亮就得從家裡出發,晚上上完晚自習又從學校回家。因地理因素,都是步行。
去學校下坡路,走小道,半小時左右到達。晚上回家,基本走大路(公路),因為一個人走鄉間小路,還是有點怕怕的感覺。
啥,你說騎自行車?
就這麼說吧,我到讀大學前,沒騎過正兒八經的自行車。在山城那地勢,即使有錢買車,也沒機會、沒能力騎呀。
不過住家裡有個好處,就是時間相對自由呀。學校基本封閉管理,學生平時都不能出校的,走讀生除外,有一絲絲優越感。
不過,就這窮鄉僻壤,也沒什麼可玩的,沒有啥網咖、遊戲廳等。不過,中午可以到旁邊河裡釣釣魚之類?。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晚上可以在家裡看電視。我基本每晚躺床上看電視,我這近視眼,很有可能就是那個時候看電視引起的。
走讀,每天早出晚歸,還是稍微有點累,因此就嘗試了1~2 學期(具體忘記了),就放棄了,老老實實做回了住校生。
玩
我小時候其實也挺貪玩的。
前文提到,因為窮鄉僻壤,沒有網咖、遊戲之類,所以娛樂活動就是打牌,走讀時會和同學一起釣魚(網魚),有時候去河裡游泳。
額,說到去河裡游泳,其實是大忌,每年夏天,學校放假通知都會強調,不能私自下河游泳,因為會出現有人私自下河游泳發生溺死的情況。
我游泳的基礎應該就是來自初中在河裡學的“狗爬”吧。
正常一點的娛樂活動,就要屬打乒乓球了,學校有幾個乒乓球桌,每逢課間或放學,大家都搶著去佔桌。
乒乓球桌,網圖
住讀時,晚上會偷偷起來跟大家玩牌;深夜時,基本都是偷偷摸摸在走廊下進行(走廊有路燈);一般兩種形式,“炸金花”、“鬥地主”。
有的同學會直接在寢室裡麵點蠟燭玩,前面的宿舍分佈圖中的第 7 張床,大家用被子從上鋪放下來,蓋得很嚴實,從外面看,不容易發現。
印象最深的一次“炸金花”,我 3 個 K 還是啥,只贏了一個 5 毛的底兒,(每局單人下注 5 毛,輪換這下注),氣的我後來都不怎麼玩炸金花了,就偶爾鬥地主。
跟喜歡“賭博”等做“壞事”的同學玩在一起,還有個好處就是,也沒人敢欺負,因為知道有“兄弟們”罩著。
也經常跟著大家一起鬼混,什麼課後跑廁所抽菸,偶爾還會跟著喝酒什麼的。誰都沒想到,表面“品學兼優”的同學,背後也會幹這些“壞事”。
有時候不乏被學校領導抓住,好在我玩的頻次不多,基本沒被抓住。不過,“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有一次就被班主任發現了。
當初就和另外一個同學被抓到操場,另外一個同學被當場一個耳光;我估計是因為成績還可以?老師沒打我,只是被狠狠罵了一頓。其實當初自尊心也挺強的,後來擔心被告訴家長,還求著老師不要跟家長說。
自那次後,我也就很少做這種不守規矩的事情了。
學
該玩玩,該學學。
初中教輔
在學習方面,還是很努力的。上圖就是我用到的一些教輔材料(之前老媽差點把我的這部分書拿去當廢紙賣了,被我阻止了(^o^)/~,滿滿的都是回憶),讀初中了,手裡的錢會寬裕一些,且有時候我姐偶爾還會給我寄錢(我姐當初讀大學,直接寄信的方式,夾雜在信件當中),因此還買了不少教輔書籍。
其實,談到學習方法,我覺得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要懂得多問老師。
那時候,基本每節課後,就會拿著問題跑去問老師,揪著老師不放。
當初跟一位老師關係比較好,人稱仙哥(因名字帶“仙”)。仙哥當初給我的方法就是,自己多自學,往前跑,不懂的就去問。因為老師要照顧班裡的大部分同學,所以教學的進度相對較慢(相比我能夠掌握對應知識點的能力)。
記得在讀初三的時候,經常會進行月考,並且每次還會進行年級排名,分數名詞等進行全年級通曬。
可以毫不謙虛的說,基本上我都能拿第一名。年級統考時候,一般考室的座位是按照上次的年級名次排序的。因此我也就經常做在第一個位置。
月考考場——露天操場,網圖
甚至有的時候,不在教室考試,是直接全年級考生,自己搬桌椅到操場考試,以防止作弊和統一管理。當時,我們一個年級 8 個班,好幾百人,想想自己坐在第一名的位置考試,還是很拉風的。
初中各科競賽獎狀
當初各科成績都還不錯,然後基本都會參加各種競賽,且都還榮獲獎狀。這個時候才發現,和城裡的學校拉通比賽的時候,還是有差距的。
比如,“自我感覺良好”的數學,也最多隻拿到一個市級三等獎。
數學競賽-市級三等獎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鄉旮旯學的英語,竟然能獲得全國三等獎。
英語競賽-全國三等獎
幾門主要課程,就是語文不太行,參加作文競賽,沒一次成功。這也難怪,其他課程基本靠“做題苦練”能取得效果,作文文采這種東西,沒有長時間的閱讀積累,像我,第一本課外書就一個新華詞典,這哪能行。
記得有一次,某個學科的競賽,統一要去縣城裡面考試。當時校長親自開著他的長安車接送到縣城參加比賽,還是有點“顯擺”的。記得當初在車上,校長和其他送考的老師聊到,學校裡面有另外一個老師要從鄉學校調往縣城學校了。
校長的一句話,在當初給我留下了較深刻的印象,大意是:“人工高處走,水往低下流”,這個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同時,還跟我說,“這就比如向你們這批學生,到時候肯定也是到大城市讀大學,也不會回我們山溝溝裡來了……”。
中考
然而,我都經歷不了大考(中考、高考)(其實,某種程度上講,還是自己能力欠缺呀),每次平時考試成績、月考、期末考都還不錯,基本第一名。
但最終中考從第一名跌落至第三。
中考其實也是鎖區的,即我在我們縣城讀初中,是不能像高考填志願那樣,直接把高中學校填市裡的學校。
中考最好也就只能考縣一中,還好不像小升初一樣只能直接讀鄉初中(我們鄉初中學校並沒有高中師資)。
記得當年中考後,縣一中的錄取通知書有個錄取編號,據說那個編號應該就是全縣的排名。我記得當初的的排名是縣 20+ 名吧。
明明平時幾乎都是第一,大考落到第三,想想還是有點心酸。
好在,市裡的高中為了好的生源,會到各區縣招生,並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比如免學費,如果每學期考試成績必須在前 xx 名,還給免住宿費,並額外補助生活費等。
因此,後面迎來了我在大城市裡的高中生活。在讀高中前,我都沒出過縣城,一到大城市,那場面用“劉姥姥進大觀園”來形容,不足為過。
未完待續……
後面將繼續分享免費到大城市讀高中,然後高考又發揮時常,但運氣不錯上了某 985,最後成功保送至清華的求學經歷。
關於作者:程式猿石頭(ID: tangleithu),現任阿里巴巴技術專家,清華學渣,前大疆後端 Leader,歡迎關注,交流和指導!
歡迎掃碼加入網際網路大廠內推群 & 技術交流群,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後臺回覆關鍵字 “0” 送阿里技術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