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昨日釋出最新白皮書《十字路口:中國金融科技的新篇章》,報告介紹了在上海舉辦的研討會、中國商業論壇圓桌會議的討論以及專家訪談的初步結果。報告探討了中國金融服務體系的演變,憧憬未來的創新不僅能惠及國內使用者和企業,也能惠及全球社會。
隨著中國金融科技行業進入關鍵的第三個發展階段,我們看到科技公司、傳統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之間合作與競爭的複雜互動。這三個參與者所採取的策略和立場將繼續塑造金融科技在中國金融體系中的角色,設定行業發展的步伐,並決定更廣泛的金融環境的最終構成。
創新不再像第一階段那樣由監管機構協調,僅僅由金融機構實施(自上而下);也不再像第二階段那樣由科技公司驅動(自下而上)。目前的創新動態反映了傳統服務提供商、進入金融服務領域的大科技公司、獨立的金融科技公司和監管機構之間複雜的合作與競爭。隨著這些參與者不斷在新出現的商業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中國金融業的未來構成和特徵仍有待確定。
中國金融監管機構選擇的方式將對確定未來的方向起到決定性作用。與大多數其他司法管轄區相比,金融科技在中國的發展速度更快,對個人和服務提供商之間的互動影響更深。該行業的成功使數以億計以前未得到傳統機構服務的個人能夠獲得金融產品。它還大大提高了使用者體驗和運營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該行業之所以能夠帶來這些好處,是因為中國監管機構在其發展的早期階段採取了 “觀望 “的態度,允許傳統監管範圍之外的創新開花結果,然後在 “監管追趕 “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才調整規則手冊。
隨著金融創新的發展,推動金融創新的公司已經成長為規模較大的公司,創新者和監管者之間的關係開始發生變化。在意識到許多技術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的規模意味著,如果它們的創新努力和商業行為過於激進,它們可能會威脅金融穩定和社會和平之後,監管機構開始更加積極主動地監督技術公司的活動。但監管者和政策制定者也明白,過於限制的監管方式可能會扼殺未來的創新和經濟增長。
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周到的創新和監管方法,使金融科技公司能夠提供許多好處,同時控制(最好是消除)潛在的風險。監管機構行業面臨著微妙的平衡,需要考慮有關資料使用和保護的問題,潛在的壟斷行為,並與全球方法和標準保持一致。
只有所有利益相關者(包括規模較小、獨立的金融科技公司)採取合作方式,才能確保中國的金融科技行業和國家金融體系繼續繁榮,為整個社會帶來利益,並在金融創新和包容努力方面引領世界。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