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演"拼命工作"的苦情戲,如何更聰明地提高工作效率?

碼匠趙鐵柱發表於2021-01-25

前幾天PDD的事情又把網際網路打工人的工作狀態推向了大眾視野,引起了大家的口誅筆伐。但是目前來看這種憤慨終究是暫時的,作用甚微。在大環境短時間無法改變的前提下,想想如何應對,或許比在網上憤憤不平破口大罵更有用。最近讀到了《重來3:跳出瘋狂的忙碌》,書中倡導拒演“拼命工作”的苦情戲,有很多作者關於提高工作效率的思考,下面是部分節選,祝開卷有益。

“我快忙瘋了”

你是不是經常聽到“我快忙瘋了”這種話?或許你自己也這麼說過。對許多人來說,“快忙瘋了”已經成了他們的日常。可是,為何要這麼瘋狂?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工作時間被各種或真實或虛擬的東西干擾,被切割得七零八碎;二是不惜任何代價追求成長,這種不健康的執念促使人們設下不切實際的期望,把他們壓迫得疲憊不堪。

難怪人們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出門的時間越來越早,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週末也要加班加點,只要有一點兒空閒時間就要處理工作。在上班時間,工作從來都做不完。就這樣,工作侵佔了絕大部分時間,生活淪為了邊角料。

更糟的是,在某些人眼中,超長的工作時間、過度的忙碌及缺乏睡眠,竟然變成了他們引以為傲的榮譽勳章。可長期的疲憊不是榮譽勳章,而是愚蠢的標誌。

更有甚者,上述問題並不是組織所獨有的——個人、承包商、個體企業家都在以相同的方式消耗著自己。

你可能在想,人們投入了這麼多時間,再加上各種新科技手段的幫助,負擔應該減輕了吧?並沒有。它越來越沉重了。

可是工作量並沒有突然增多。問題的關鍵在於,人們幾乎沒法專注地、不受干擾地工作。人們花在工作上的時間變長了,可完成的事情卻變少了。你必須將大把大把被浪費在不重要事情上的時間算來,這才能講得通。

不少人每週在工作上要花費60、70,甚至80小時,在這些時間裡,有多少真正用在了工作上?又有多少被浪擲在會議和干擾裡,被虛耗在效率低下的業務中?可以說絕大多數都被浪費了。

解決方案不是多花時間,而是少扯淡;是減少浪費,而不是增加投入。你需要大幅減少干擾,去緩解持續不斷的焦慮,並避開壓力。

高質量的1小時

切分60分鐘有很多方法:

1×60=60

×30=60

4×15=60

25+10+5+15+5=60

上面這些算式的結果都是60,可效果卻完全不同。數字一樣,可質量完全不同。我們追求的1小時,是1×60。

分成數段的1小時並不能算是1個小時,只能算是零碎時間的堆砌。如此低質量的輸入,真的很難做出任何有意義的事情。高質量的1小時是1×60,不是4×15。高質量的一天至少應該有4×60,而不是4×15×4。

時間被切割成零碎的小段後,你很難高效率地工作,但你會很容易感受到壓力:你用25分鐘打了個電話,接下來花了10分鐘跟一個拍你肩膀的同事聊了會兒,手頭上的事情剛做了5分鐘,有人叫你去參加討論,結果你在一件根本不需要佔用你注意力的事情上又浪費了15分鐘,最後你只剩下5分鐘來做想做的事情了。難怪人們會變得脾氣暴躁。

而且,在你努力一心多用、應付場景轉換的時候,你必須得把緩衝時間考慮進去。頭腦放下上一件事,轉而處理下一件事的時候,是需要時間的。就這樣,當時鍾走到了5點時,理論上你已經在辦公室裡待了8小時,可你卻在自問:“我今天到底都幹了些什麼?”你知道自己人在這裡,可一個又一個小時都是輕飄飄的,它們都不留痕跡地溜走了。

仔細審視一下自己的時間。如果你的時間都是零碎的小段,是誰,或什麼原因把它切分成了這樣?是其他人在干擾你,還是你在干擾自己?你能做出哪些改變?在1小時內,你在同時處理幾件事?一次做一件事的意思,不是這件事做完,下一件事就飛快接上,然後再來處理第三件,而是說,一次投入好幾個小時(一整天更好)去做一件大事。

問問自己:上次你能把完全不受干擾的3個甚至4個小時留給自己和工作,是什麼時候?我們曾在一個600人的大會上提出這個問題,舉手作答者還不到30人。你答得出來嗎?

高效比高產更重要

這些日子,人人都在談論提高產能。市面上有無窮無盡的方法和工具,都承諾能讓你變得更加高產。可“更加高產”到底是什麼意思?

高產是用來形容機器的,不是用來形容人的。把一定數量的任務填到一個時間段裡去,或者力求把更多工塞進更短的時間裡去,這是毫無意義的做法。

機器可以每天24小時、每週7天地連軸轉,人不行。

如果人們把注意力放在高產上,到最後,他們就會一心讓自己忙碌起來。每一分鐘都要填滿,而且永遠有更多事情等著!

在Basecamp,我們不推崇忙碌,我們推崇高效。投入的精力能減少嗎?要做的事情能砍掉多少?我們的清單裡寫的不是“哪些事情要做”,而是“哪些事情不要做”。

高產指的是把時間全部占上——把時間表填到不能更滿,然後盡你所能,做得越多越好。而高效指的是找出更多未被侵佔的時間,留給工作之外的其他事——留給休閒放鬆,留給家人和朋友,或者留出時間,什麼也不幹。

沒錯,什麼也不幹是完全可以的。更妙的境界是,沒有值得做的事情。如果你當天的工作只需3小時就能完成,那做完了就停下。不要只為了讓自己保持忙碌或擁有高產的感覺,就再用5小時的工作把這一天填滿。利用時間的一個妙招就是,不做不值得做的事。

上班時反而沒法完成工作,為什麼?

問問人們在必須完成工作的時候會去哪兒,你極少能聽到這個答案:辦公室。

沒錯。當你必須把工作做完的時候,你極少會去辦公室。如果必須去的話,也是在清晨、深夜或週末的時候。只要是沒別人在的時候就行。而在這種時候,它甚至已經不算是“辦公室”了,只是一個無人打擾的安靜空間。

太多人再也無法在上班時完成工作。

可這完全不合理啊。公司花了大筆的錢購買或租賃寫字樓,再往裡頭塞滿桌椅和電腦,然後又做出種種安排,好讓任何人都沒法在這個地方把工作幹完。

當今的辦公室已經成了干擾中心。剛一進門你就成了靶子,人人都可以找你說話,向你提問,找出點事兒來煩你。等你走進屋裡,又有人來找你參與問卷調查、質詢或把你拉去開會。開完一個,還有一個,討論的是另一次會議的事兒。在這麼一個環境裡,你怎能指望有人能把工作做完?人們常責怪臉書、推特和YouTube,說它們是干擾工作的罪魁禍首,如今這種指責已經成了一種時尚。可它們並不是問題所在,它們造成的影響並不比30年前老派的“抽菸休息時段”更大。那時候,香菸是罪魁禍首嗎?

工作中最大的干擾並非來自外界,而是來自內部:到處溜達,經常詢問工作進度的管理人員;收效甚微,卻又連帶出下週另一個會議的會議;沙丁魚罐頭般擁擠的格子間;銷售部響個不停的電話鈴;樓下食堂喧鬧的人聲。這些都是與現代辦公室相伴相隨的、有毒的副作用。

你有沒有注意過,自己在火車或飛機上能做完多少事?或者在度假的時候(雖然這聽起來有點變態);當你躲到地下室的時候;或者在某個週日下午晚些時分,當你無事可做,只好開啟膝上型電腦敲鍵盤的時候。正是在這樣的時刻——不上班的時候、遠離辦公室的時候——你最容易把事情做完。因為這些都是“零干擾”地帶。

們的工作時間越來越長,睡得越來越晚,並不是因為工作量一下子加大了,而是因為他們再也沒法在上班時完成工作!

即時回覆

對即時回覆的期待猶如一根導火索,引發了太多的險情。先是有個人給你發了封郵件。如果幾分鐘內沒有收到你的回覆,他們就給你發條訊息。還是沒回音?那他們就給你打電話。然後他們會問別人你上哪兒去了。於是那個“別人”就把上述過程重複一遍,好引起你的注意。

突然之間,你就被人從手頭的事情中拽走了。這是為什麼?是十萬火急的事嗎?那行,沒問題!他們沒錯。可如果不是急事——幾乎從來都不是急事——那他們就不該這樣做了。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對即時回覆的期待都是毫無道理的。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實時溝通工具侵入日常工作——尤其是即時資訊系統和群聊工具——對即時回覆的期待已經成了常態。

這不是進步。人們一般是這樣想的:如果我能飛快地發訊息給你,你就也能飛快地回覆我,對吧?從技術上說,沒錯;但在現實中,這是錯的。

你把訊息發給別人的速度有多快,跟人家回覆你的速度沒半點關係。決定回覆速度的是溝通內容本身。緊急事項?好的,回覆你。你想讓我把上週發給你的東西再發一遍?這事可以等。你想問個問題,但其實你自己也能找到答案?這事可以等。你想知道3天后客戶幾點到?這事可以等。

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等。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應該等。

在Basecamp,我們努力創造出一種非即時回應的文化。如果一個問題並不緊急,那麼3小時後再回復也無妨,沒人會火燒眉毛。我們不但接受,還鼓勵員工這樣做:不要經常檢查電子郵件、聊天工具或即時簡訊,給自己留出足夠長的、不受打擾的時段。

試試看。說完你要說的,然後回去工作,心裡不設任何期待。等到對方有空、能夠回覆你的時候,你自然會得到回覆的。

如果對方沒有立即回覆你,並不是因為他故意不理你——很可能是因為他在工作。在等待期間你就沒有其他事情可做了嗎?

等一等不要緊,天不會塌下來,公司也不會倒掉。它只會變成一個更加冷靜、鎮定,工作起來更舒服的地方。對每個人都一樣。

群聊的害處

工作中的群聊就好像讓人置身於全天候的會議室,誰都能進來,也沒有議程。真是讓人身心俱疲。

群聊的時候,談話彷彿坐上了一條永不停息的傳送帶,離你越來越遠。如果“傳送帶”過來的時候你沒在位置上,那你就永遠也沒機會表達意見了。這意味著,如果你想發表看法,就得整天盯著聊天的資訊流(往往還得同時盯著好幾個)。你可以主動放棄,但接下來你心裡就會天人交戰,總擔心自己錯過了什麼。無論是跟進還是放棄,結果都令人不爽。

然而,若是有節制地使用,群聊也沒那麼糟。遇上需要立刻處理的急事,群聊就很好用了,可以迅速地討論出結果。如果你面臨一場危機或突發事件,需要快速召集一批人共同面對,群聊就非常合適(它也很適合社交,就好比在飲水機旁打趣閒聊,大家吹吹牛,發點搞笑圖片之類的,能在工作的間隙讓大家迅速打成一片)。

但是,當你被困在“越快越好”的聊天室中的時候,那條細細的界線就很容易斷掉。一刻不停的群聊對話會讓人以為,每一件事都值得立即討論處理,但實際上並不是,幾乎每件事都可以等,也應該等——等到人們有機會好好想想,並清楚地把它寫下來為止。

否則,同事之間很容易產生“預設”的誤解。“你說你不同意是什麼意思?我們們已經在群裡討論過了啊。”“我怎麼知道?當時我又沒在,我在處理別的事兒。”“啊?我們討論過了,看你沒出聲,以為你同意的。”“這叫什麼事兒!”在群聊中做決策時,這種場面太常見了。

涉及群聊時,我們有兩條首要的經驗法則:“在少數情況下實時溝通,在大部分情況下不必”,以及“如果這件事很重要,那就慢慢來”。

重要的議題需要留出時間思考,也需要跟群聊中的其他話題區分開來。如果大家在群聊中討論的某件事情顯然非常重要,就不應該七零八落地一句句發訊息,我們就會請大家“把它好好地寫下來”。這一條要和另一條準則一起使用:“如果你需要每個人都看到它,就不要在群裡說。”為這件事開闢一個永久的、可以讓大家深思熟慮的討論空間,而不是讓它在5分鐘後就被新資訊淹沒不見。

有許多管理人員之所以喜歡群聊,是因為他們可以快速地進出,並且同時對很多人說話,可這會導致許多員工整天心神不寧:明知自己還有很多實實在在的工作要做,卻必須努力跟上群聊的程式。

在某些情況下,群聊還是很有用的,但它不是溝通的全部。


當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像Basecamp一樣追求“冷靜”,但是希望大家讀完能有一些啟發,努力為自己爭取了一個相對冷靜的工作環境。比如:為自己準備一個降噪耳機,最好是一個頭戴式,這樣可以給其它人一個訊號:你正在專注於工具,如果不是特別緊急的事,最好不要打擾。

或者把這篇文章轉發給同事或上司(俺的小心思),大家一起來營造一個相對冷靜的工作環境。

《重來3》在微信讀書有,大家感興趣的可以看看,還有一些其它章節很警醒實用。

歡迎關注,點點再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