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董會結束了與中國的第四條磋商,釋出工作人員報告。

所謂第四條磋商是指根據IMF協定第四條,IMF每年會向其成員經濟體派遣一個工作小組,與所在經濟體的政府就當地經濟發展情況和政策進行討論,提出評估意見並撰寫報告交IMF執董會討論。討論結束後,總裁兼執董會主席總結執董們的觀點,並將該總結轉交經濟體當局。

去年10月26日至11月4日,在IMF中國代表團團長、亞太部助理主任Helge Berger牽頭下,IMF團隊與中方進行了2020年第四條款線上磋商。

根據磋商後的報告,IMF執董會認為,中國推出了有力的防疫措施,迅速開展政策行動緩解危機影響,以此支援經濟從危機中持續復甦。中國的經濟活動持續回歸正常,國內疫情得到控制,預計2020年中國GDP增速為1.9%,2021年增速達7.9%。

主要經濟指標方面,IMF稱,中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仍將維持低位。2020年-2021年通脹率將低於疫情前約3%的目標。企業部門槓桿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預計將上升約10個百分點。經常賬戶順差預計將從2019年佔GDP的1.0%擴大至2020年的1.9%,此後在2021年收窄至1%以下。

2020年中國經常賬戶順差短暫上升,原因在於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出境旅遊銳減、防疫物資及其他貨物出口激增等因素影響,其中後者得益於中國較早恢復生產以及出口價格的上漲。

IMF表示,中國政府採取的經濟和金融政策為經濟復甦提供了支撐。政策制定者推出了金融紓困和財政支援措施,以保護受影響最嚴重的企業,同時維護了金融穩定。這些措施包括向銀行體系提供流動性、擴大向小型企業的再貸款、延期貸款還本付息至2021年一季度、增加失業保險支付及覆蓋範圍、向企業提供稅收減免、允許企業暫緩繳納社會保險等。在這些政策下,IMF預計,中國廣義政府赤字(包括的預算外投資支出)將從2019年佔GDP的12.6%上升至2020年的18.2%。

IMF還指出,儘管中國經濟受到疫情衝擊,但結構性改革取得進展,包括進一步開放金融領域,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取消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度限制;進一步推動勞動力市場改革,通過戶籍制度改革提高了勞動力流動性;進一步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修訂專利法,促進創新。不過,實體部門改革進展較慢,尤其是國企改革方面。IMF認為,結構性改革將是提升潛在增長,減少外部失衡,建立更具韌性、更為綠色和更加包容的經濟體的關鍵。

“中國的經濟增長仍不平衡,財政、貨幣、結構性政策應旨在加強私人部門需求,以實現更平衡的中期增長。”IMF表示。

IMF呼籲中國繼續採取適度支援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直到經濟復甦企穩為止。從中期看,中國有必要開展財政整頓以確保債務可持續。IMF認為,為儘可能擴大政策空間,中國應進一步完善巨集觀財政框架,包括政府間協調和巨集觀經濟資料;同時應推動貨幣政策框架現代化,以加強傳統利率政策傳導並增強金融中介作用。IMF還呼籲中國加強社會保障體系以減少預防性儲蓄——而這與提高稅收體系累進性相結合,將有助於解決收入不平等問題。

IMF強調了積極主動應對金融脆弱性以維護金融穩定的重要性。隨著經濟復甦企穩,對金融部門的臨時性支援措施應予以撤銷,取而代之的是出臺政策解決問題貸款並加強監管框架。中國有必要根據國際最佳實踐建立全面的銀行重組框架,以使實力較弱的銀行能有序退出。在數字貨幣方面,IMF專家與中國政府一樣,認為數字貨幣會帶來好處,但還需要開展更多工作評估其風險。

IMF歡迎中國對參與全球合作作出的承諾,指出中國及其夥伴可在開放的國際貿易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IMF對中國希望在多邊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以應對緊迫的全球性挑戰表示歡迎,這包括讓各國廣泛獲得在華研發並獲批的疫苗、減緩氣候變化等。

IMF還肯定了中國在20國集團暫停償債倡議和債務處理的共同框架下,為低收入國家提供債務減免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但指出進一步提高資料透明度對全球債務減免工作的必要性。執董們還對中國巨集大的減排計劃和增加綠色投資表示歡迎。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