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近期釋出的研究報告,上調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需求預測。由於二氧化碳排放標準收緊,瑞信汽車行業研究團隊將2030年電動汽車的預期滲透率,由45%提升至57%。同時,因電池技術升級,瑞信假設單位能量密度由62千瓦時升至72千瓦時。基於這兩個因素瑞信將2030年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需求,由原來的1.5太瓦時預測上調至1.8太瓦時,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0%。
瑞信分析師認為電池廠商的技術和產能優勢將有助於其議價能力。儘管自特斯拉電池日以來相關擔憂有所上升,然而即使一些汽車主機廠自產電池,動力電池的需求增長仍處於早期階段,高質量電池製造商仍擁有足夠的增長空間。
瑞信認為在當前早期增長階段,第一梯隊電池廠商相對於大多數汽車主機廠的議價能力將會增強,這歸功於:
- 技術優勢(在化學/製造工藝方面的積累)能夠使電池廠商以較低的成本生產高能量密度的電池
- 產能就緒,邊際資本支出負擔不斷下降,材料浪費減少
- 高質量動力電池供應市場正在整合,而汽車主機廠和電池材料市場依舊分散。
瑞信分析師首選韓國電池廠商。韓國電池製造商藉助在電池技術上的競爭優勢快速擴大市場份額,同時不斷改善客戶組合,因此獲得瑞信分析師的青睞。而非韓國電池製造商由於市場份額可能下降,或面臨更大的定價壓力,因此受青睞程度較低。瑞信仍然看淡大多數電池材料公司,這是因為電池製造商的多元化採購將擠壓其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