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生化危機》音效背後的離奇故事

Dale Driver發表於2020-12-02
這段開門音效無處不在,是時候找出它的來歷了。

如果我說,在過去的22年裡,我無數次聽到一個相同的聲音,你會怎麼想?我在無數的電影、電視劇、電子遊戲甚至流行音樂裡都聽見過這個聲音。而且我敢保證你很可能也聽過。

本文編譯自 IGN US 相關內容,原作者 Dale Driver。



那是一段大概三秒長的短音效,它並不刺耳,但每次我都能注意到它。這聲音非常簡單,也有許多其他類似的聲音,但無論何時它都能夠穿透所有其他雜音直達我的雙耳,於是我逐漸迷上了這個聲音。

它常常被用作未來風格實驗室的開門音效。不知為何,它在這二十年間深深地紮根在了我腦海中。這段平平無奇的聲響幾乎遍佈在所有我愛好的事物裡,每次聽見它響起,都會有兩個直白的問題闖入我的腦海:這聲音是怎麼做出來的?又是誰做的?

22年後的今天,是時候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了。

一段《生化危機》音效背後的離奇故事

很難確定我是從何時開始注意到這個音效的,但有根據的推測是,很可能是因為尚格·雲頓的傑作《再造戰士》對其的出色運用。我的青少年時期有一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反覆觀看每一部你能想到的 90 年代科幻動作電影,《再造戰士》當然也在其中。但自那以後(尤其是在我開始特意尋找它的蹤跡後),我發現這段聲音無處不在。從《007 之明日帝國》到《史酷比》。從《明日世界》到《冒險兄弟》。從 90 年代兒童電視節目到 2021 年最新的射擊類 RPG《先驅者(Outriders)》。這種簡單的音效被運用在每個地方,其無窮無盡的用途已經遠超出依靠個人能力可以追蹤的範圍(但如果你在哪裡聽過這個聲音,還是請告知我!)。

但其實我與這個聲音的緣分在更早以前就開始了。

時間是 1998 年。我還只是個 15 歲的毛頭小子。我興高采烈地去買了自己的第一款分級為 15+的電子遊戲。倒不是我的父母特別看重年齡分級,但是能夠光明正大地走進商店去買一部內容血腥、有殭屍出鏡的遊戲,這件事本身讓我很有自由感。

一段《生化危機》音效背後的離奇故事

在遊玩這個我至今仍視為經典的遊戲時,我時刻能感受到這些聲效是多麼的有畫面感。無論是殭屍斷斷續續的呻吟,還是打字機清脆的咔噠聲,整個系列對聲音的運用直到現在都讓我印象深刻。儘管當時的我並不知道,一個不起眼的實驗室門的簡單音效,會在二十年後讓我為之痴迷。

那麼這個聲音究竟是怎麼回事?它為什麼在我腦中揮之不去?我一直找不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因為我發現它給我帶來的滿足感實在難以量化。也許那是一聲沉悶的巨響,或是線圈馬達左右旋轉的嗡鳴,我越是深入研究,就越是堅信這個音效絕對不是無源之水,但它又顯得如此超脫世外。我很確定我從來沒聽過一扇真正的門發出這種聲音,但即便如此,它聽起來卻從不違和。

一段《生化危機》音效背後的離奇故事

可惜,追蹤一個音效的出處並非易事。我遇到的第一個障礙就很直接:你要怎麼谷歌一個聲音?輸入「實驗室門」或者「科幻門」理所當然會得到成千上萬條結果,全部檢查一遍需要的時間長到沒有盡頭。而且也沒有一款專門識別音效的 APP,雖然我倒很希望能有一個。第一回就出師不利,於是我決定後退一步,從更簡單的方法開始:找個朋友問一問。

我首先聯絡的是我在 IGN 英國的同事們,特別是和我一樣是《生化危機》狂熱粉絲的 Jesse。儘管他也非常熟悉這個聲音,可要如何找到它,對他而言也同樣是個迷。幸好,Jesse 有一位名叫 John 的朋友。John 不僅是《生化危機》的忠實粉絲,而且還參與制作過《生化危機》的 mod,主要負責音效和旁白的製作。因此,他對遊戲原始檔有不少了解。這就是我要找的人了,而他親切地同意了和我聊聊。

一段《生化危機》音效背後的離奇故事
John

Dale Driver(本文作者):我們都是 Jesse 的朋友,他提到你以前製作過《生化危機》的 mod 內容,是真的嗎?

John:沒錯。我做過幾個小 mod,還有一些小型同人企劃,我常常標榜自己是「音效設計師」。我給它打個引號是因為我不是專業人士,那只是我的愛好。

Dale Driver: 我一直在追尋《生化危機 2》裡的實驗室門音效,已經花了很長時間了,然而事實證明你沒法谷歌一個音效。所以我很期待,也許你能幫上忙?

John 對《生化危機》的音效檔案很熟悉,他知道其中有許多可以從一個叫 Sound Dogs 的音效素材庫合法獲取。一般人可能不知道,但迴圈利用音訊檔案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做法。卡普空在《生化危機》裡也是這麼做的,相比製作原創音樂,買版權只需要花很少一筆錢。如今的卡普空就不太可能這麼做了,他們現在更喜歡自己製作原創音訊。但在 1998 年,這是個很划算的做法。

有了這個資訊(外加上一點我的執著),John 和 Jesse 開始搜尋一切他們能想到的相關詞條,直到……

John:我聽了大概三四十個音效。沒花太長時間。我聽著那扇門開啟,然後關上,然後我就想,「就是它。就是這個。肯定沒錯。」

一段《生化危機》音效背後的離奇故事
音效資料庫

多虧了 John、Jesse 和其他一些網路上的幫手,我得到了一份檔案,還有一個音效資料庫的連結。從邏輯上說,過去我能在那麼多不同的地方聽見這個聲音,肯定是因為這個資料庫對於音效設計師來說很容易獲取。但對於我的追根溯源之旅而言,眼下的問題是:它到底是怎麼跑到這個資源庫上的?為了深入瞭解這個過程,我聯絡了我年輕時玩樂隊認識的朋友,他是我與專業音效領域的少數接點之一。Chris Mock 是一名音效設計師,在我混跡於英國音樂場所時,他還幫我製作過混音。之後他的事業一路壯大,現在已經在負責現場活動和電視節目了。我不僅期望 Chris能給出一些見解,還希望他能對這個聲音的製作方式提出一些猜想。

簡單地向 Chris 解釋了我的執念和目前的進展後,他還是有點搞不清狀況,但仍然親切地伸出了援手,於是我們直接討論起了音效庫。

一段《生化危機》音效背後的離奇故事
Chris(左)與作者

Dale Driver:有人會專門為資源庫製作音效嗎?還是說音效都是為特定的專案製作的,但泛用性很高的音效就會加入素材庫?

Chris:你說的都沒錯,兩者皆有。有人會專門錄製音效放到素材庫裡,可能會傳到他們自己的網站上,也可能會放在「Sound Ideas」或「Sound Dogs」之類的地方。人們使用素材庫裡的音效時,會加一些東西,讓它聽起來或是更有特色,或是更抓耳,又或是在某種程度上更有畫面感。你也可以改造這些聲音,就像影視業乾的那樣,他們經常用音效庫的資源。這也就是為什麼多年來你總是能在電影裡聽到些熟悉的聲音。音效設計師們甚至可能特意將它塞進某部電影裡。我知道你肯定明白我說的是哪一個音效。

對不太瞭解的讀者說明一下,Chris 指的是最廣為流傳的資源庫音效,「威廉尖叫」。它因為在《星球大戰》中出現而走紅,自那以後,《印第安納瓊斯》以及幾乎所有大製作動作電影都用上了它。但那就是題外話了(而且很容易就能找到詳細的介紹),我來這裡是為了找到我的「實驗室門」。所以我決定考考 Chris,看看他認為這是個什麼聲音。

Chris:第一印象嗎?科幻電影裡的門……也可能是科幻遊戲。讓我再聽一次。不存在會發出這種聲音的門,這個聲音肯定是人工的。開頭可能是一個資源庫音效,結尾又是一個,但中間肯定加了什麼東西。我還得再聽一次。

Chris反覆聽了許多遍,感覺就好像他也像我一樣被迷住了。又或者他只是真的很希望能幫我找到這個聲音,給出一個可靠的推測。但我更希望是前一種情況……

Chris:好了,我覺得這很明顯是一扇門。一扇門開啟又關上。聽上去裡面有某種發動機。但也可能是一把鑽頭,或是一輛減速中的車的傳動帶。裡頭也有金屬聲,但可能是出自門本身。可能還加入了某種打擊聲。我再聽一次。天啊,這也太讓人好奇了,我現在真的非常想知道它究竟是什麼了!

一段《生化危機》音效背後的離奇故事

我現在有了一個連結和一個音效資源庫的名字(General Series 6000,通用 6000 系列,比起音效庫,聽起來更像是高檔烤麵包機),然後,突然之間,這個音效的起源似乎就觸手可及了。

花費了比我預期中長得多的時間瀏覽目錄後(儘管標題寫著 6000,實際上這個庫裡有 7500 個音效),我終於找到了我的摯愛,它有著一個毫無想象力的標題,「科幻門 6039_24_1」。但即便有了這個簡短的描述和對於製作時間的大概提示,我還是對它的來源一無所知。於是,又到了尋求幫助的時間,我這次直接聯絡了音效素材網站 Sound Dogs,希望他們為我指引方向。

一段《生化危機》音效背後的離奇故事

我靜靜地享受了一會這個小小的勝利。畢竟,在最開始的時候,我有的就只是腦子裡的一個聲音,而且谷歌也幫不上忙,但現在我已經成功找出製作者的名字了。喜悅的時刻過去了,我迅速投入到下一個階段,試圖找到 Mike McDonough。幸好,這一次谷歌能幫上忙了。

對著搜尋引擎一陣操作後,Mike 的資訊多到讓我驚喜不已,我發現他是一名美國人,已經在音效行業不斷耕耘了超過 40 年。但也許最值得注意的是這 40 年間他在音效領域有不少著名作品,其中包括《星際迷航 9:起義》和迪士尼的《黑神鍋傳奇》這樣的大製作。我還找到了一段 Mike 的近期視訊,他在視訊裡向潛在的音效資料庫客戶介紹「The Mike McDonough SFX Collection」。我現在知道了「那扇門」背後的男人的名字和樣貌,卻依然無從得知如何聯絡他。

一段《生化危機》音效背後的離奇故事

由於沒有公開的網址或社交媒體賬號,要聯絡上 Mike 確實有點困難。在這個時間點上,說實話我覺得自己已經走進死衚衕了,經過兩個星期毫無收穫的搜尋後,我開始認真考慮就此罷休,至少我找出了他的名字,也算有一點成果。

但那種心癢的感覺實在令人難耐,我必須得繼續下去。我決定繼續追查,然後恰巧撞見了瑞士網站「Digitec」發表的一篇文章,其中寫到,作者 Philipp Rüegg 在今年三月與 Mike 談了談他的一個標誌性開門音效在某個經典遊戲中的運用。不,不是我要找的《生化危機》實驗室門,Philipp 提及的是一個記載更多的音效:《毀滅戰士》裡的門。

是的,沒錯。Mike 僅創造了我要找的標誌性開門音效,他還製作了可能是整個電子遊戲史上最為標誌性的開門音效。這種音效在網路上得到了廣泛認可,甚至有了專門的綽號「毀滅之門(The Doom Doors)」。你可以在網上找到專為這個音效製作的剪輯視訊。它甚至在 TV Tropes 上有一個單獨頁面,這是一個專門介紹電視節目上的常見橋段的網站,但也會記錄其他被頻繁使用的內容。

一段《生化危機》音效背後的離奇故事
《毀滅戰士》的開門音效也出自 Mike 之手

這篇文章提供的資訊幫助我聯絡到了 Mike,我也開始為見面做準備。但在研究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發現 Philipp 的追尋之旅與我自身的經歷非常相似:我們都注意到了某個在電子遊戲裡使用過的資源庫音效,我們也都覺得走到哪都能聽見它,我們都是出於對童年的懷念而開始搜尋,並且最終都聯絡上了同一個人,Mike McDonough,儘管我們所追尋的是完全不同的聲音。

「我的名字是 Mike McDonough。我是一名音效設計師,我猜我們是要談談我製作的某個音效。」

此時此刻,我想你也和我一樣渴望瞭解這段被廣泛使用的音效的歷史。但我最想知道的是,這個音效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Mike:現在,我得坐上我的腦內時間機器——它已經不是非常好使了——回憶一下我是怎麼做出來的了。 開頭那種「咔噠」聲其實出自世界上最早的 CD 播放機之一。我們工作室當時對這種新科技感到很興奮。它很大也很重,裡面的托盤很結實,是金屬材質,不是薄薄的塑料,裡頭有個機械部件,它的發動機會發出「咔噠咔噠」聲。我把它帶進工作室,開啟三角鋼琴,把它放在鋼琴絃上製造共鳴。然後我拿了一個麥克風,是 Neumann U87,那是當時我的最愛。接著我把麥克風放得儘可能接近那個機械,然後把它開啟再關上。

一段《生化危機》音效背後的離奇故事

一臺塞在三角鋼琴裡的老式 CD 播放機,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但我預料到的部分是,這個聲音是多層次的。事實上,CD 播放機只是其中的第一個元素。

Mike:那間工作室裡有一臺很老、很老的影印機,當然當時還是新的;那是個大塊頭。應該是一臺施樂公司的產品,它有好幾個放紙的托盤。側面有一個裝了很多紙的托盤,如果你按下開關,它就會發出這樣的聲音(Mike模仿起迴旋的電子噪音)。我當時就想「哇,這聲音太棒了!」

但這還不是全部。

Mike:我的一個朋友有一輛最早的掀背式汽車,那是一臺福特 Capri。這輛車上有一些小型液壓升降機。你開啟它的時候,它就會這樣(Mike模仿氣壓上升的聲音)。我們把車開到了安靜的舞臺上,然後我錄下了這個聲音。

是時候把這些聲音合為一體了,但Mike還有一招。

Mike:我用來製作這個音效的機器上有一個絕妙的小裝置,我在整個七八十年代都用它來做音效設計,它那時候被叫做 VSO(變速振盪器)。這種機器上的發動機有特定的運轉頻率,並且有一個調節盤。你把頻率調低,磁帶機的發動機就會轉得慢些。頻率調高,它就會轉得更快。如果你把一段音訊放進去,然後調節頻率從慢到快,音高就會改變。於是我就這麼調音,這樣聽起來就像是門在移動。

終於,我得到了答案,不僅比我想象地要複雜得多,而且還讓我……有點失望?設計師專業的聽覺、想象力和巧妙的組合都令人印象深刻。但我想,在我內心深處,有那麼一點不切實際的期待,希望它會是某種超越傳統的手段。但我還有兩個重要的問題,他是什麼時候創作的這個音效,還有最重要的是,為什麼?

一段《生化危機》音效背後的離奇故事

Mike:我在洛杉磯長大,在那裡我接觸到了許多創作者,通過一次偶然的會面,我認識了一位科幻、奇幻小說作家雷·佈雷德伯裡(代表著《火星紀事》、《華氏 451 度》)。我們成了朋友,他有點像是我的導師。我想要將他的故事改編成……我想可以稱之為廣播劇,只是為了好玩。我進入大學時,我們真的獲得了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的撥款,用以製作十三集半個小時長的廣播節目,內容根據雷·佈雷德伯裡的故事改編,於是,突然之間,我需要做十三期半個小時的原創立體聲廣播劇,還要用上原創的音樂和音效設計,但我當時還沒有任何稱得上專業錄製的音效。那是在80年代,大概是83、84年。

Dale Driver:噢,那是我出生的時候!

Mike:所有看這篇文章的人都還沒出生呢!(笑)我在80年代晚期有一段很脆弱的時期。我那時候剛結婚,在大學任職,身上沒什麼錢。事情剛開始的時候總是這樣。在我做完了雷·佈雷德伯裡廣播系列之後,我參與了華特迪士尼的《黑神鍋傳奇》,那是我第一次以音效設計師的身份參與電影製作。接著,在那段脆弱、潦倒的時期,我把一大堆音效賣給了 Sound Ideas 公司。他們把支票放在我面前,然後我就想,「哇,真的有人想要我的音效?他們要為這些莫名其妙的音效付錢?」所以我就賣了一批音效,然後它們就變成了那張 6039 CD。我們現在說的就是我在80年代製作的音效之一。

一段《生化危機》音效背後的離奇故事
MIke McDonough(左一)與雷·佈雷德伯裡(左二),圖片來自 Mike

在80年代末期,賣掉了所有原創音效之後,Mike 的音效庫廣為傳播。儘管他不知道這些音效被用在了《生化危機》和《毀滅戰士》裡,但他很清楚它們在各種形式的媒體中大肆擴散。

Mike:多年以來,它們一直在公眾視野之中。而且,是的,我在電視上聽見過,也在各種大製作電影裡聽見一些小片段。結果就是我好像不能再用這些音效了。每個人都能獲取這些音效,它們已經不再是由我創作、專屬於我的特別聲音了。我不想用每個人都在用的舊音效,所以我不再使用自己的音效了。 (笑)

Mike 覺得他無法再使用自己的作品了,這是件令人有些憂傷的事情。但自己的創作在這麼多年以後仍然得到人們的關注,這明顯讓他感到很自豪。也許更重要的是,這些音效對現代媒體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他也對此感到很欣慰。他已經為世界留下了自己的饋贈,但可惜只能當個「幕後功臣」了。

儘管我對那個音效背後的祕密十分著迷,但 Mike 把自己的工作當成了一件尋常的事,並將我的反應比作揭開魔術手法後的失望感。

Mike:瞭解這類東西背後的現實的確會造成落差感,因為那都是很普通的聲音;一個 CD 托盤和一臺影印機。就像《綠野仙蹤》裡演的,主角們看到了掛簾後面的「魔法師」。掛簾被拉開,你看見一個普通人在裡面撥弄拉桿,神祕感就蕩然無存了,不是嗎?

一段《生化危機》音效背後的離奇故事

他說得沒錯,那都是些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聲音,他把它們整合成了特定場景中非常有用的音效。但真正有著魔力的,是這個音效 40 年來走過的旅程。這是他當年絕對無法想象的事,所以即便祕密的真相讓人失落,我依然得到了滿足。他製作的音效已經在現代媒體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這不僅是因為他的製作水平過硬,同樣也是因為它們易於獲取。這是Mike永遠無法預見,更無從策劃的。

我給自己發了一條任務,專程去尋找這個實驗室門音效的製作過程,而最終的結果可以說令人滿意,但對我而言,這個音效本身所經歷的旅程,才是最為迷人又瘋狂的故事,它將會長久地留在我的記憶中。

作者:Dale Driver
來源:IGN
地址:https://www.ign.com.cn/shwjpc/30640

相關文章